郭富才(1890~1954) 本县马蹄沟镇水浇湾村人,原籍本县三川口乡,23岁时逃荒到水浇湾,先后给姜姓、栾姓几个掌柜做河滩(熬盐),尤其给盐地主姜白业家做的时间最久,夫妇二人起早贪黑,饱尝人生艰辛。1935年本境南川闹红,他和红军有了联系,并让红军负责人住在他家开展革命活动。 1940...[详细]
关鸿翼 (1892-1954),字宾如,别名玉柯。沈阳市人。1910年奉派到哈尔滨俄国商务学堂"留学"8年,后又毕业于哈尔滨法政大学.精通俄语及商业法律,被委任为中东铁路理事会俄文秘书。1925年,随中国官银号董事长等赴苏联、东欧及德法等国考察;翌年兼任哈尔滨估捐委员会蚕员,成为哈埠知名人...[详细]
高树林(1871~1954) 本县何家集乡峁底里村人,因其身矮而肥胖,乡人送他绰号“老麻”。先后任子洲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二届参议员,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三届侯补参议员。 树林刚毅方正,重义轻财,聪颖机智,能唱善讲。民国初年清涧县收羊圈税,对此群众强烈反对。民国八年(1919)有个叫王明的人...[详细]
高润生(1877~1954年) 高润生,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于福州台江中医世家,祖父高长仁是台江地区有名望的中医师。润生幼年家贫,仅读几年私塾,就在台江中选路复-铺学习中药技艺,旋又师从伯父高寿臣学习中医。他勤奋好学,努力钻研,对中医经典著作,百读不厌。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润...[详细]
高铭三(1892--1954.4) 高铭三,辽宁省黑山县人。兵痞出身,16岁当学徒,不久投东北军当兵。1927年得到马占山部焦团长的青睐,任该旅上尉副官,随团驻防通河。高铭三善于投机钻营,临机应变,不久,又被伪县参事官内田武夫器重,委任他为县 大队长、治安队长、森林 大队和凤山 署长等职。 ...[详细]
高岗(1905~1954)原名高崇德,字硕卿。陕西怀远(今陕西横山)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陕甘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曾被中共陕北特委派到甘肃苏雨生部王子元团做 工作,先后任学兵队分队长、中共特别支部干事。在此期间曾被捕入狱,经营救获释。 ...[详细]
冯祝万(1879~1954) 冯祝万,广东鹤山人。少时家境甚贫,清末,冯参加县试,获中,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与李济深等同学。毕业后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习骑科。毕业后派往陕西督军陈士藩幕下任职,旋又被保送考入陆军大学。 辛亥革命爆发时,冯与李济深返粤投奔革命军。民国10年(1921)任...[详细]
冯治安(1896年—1954年),原名治台,字仰之,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河北省故城县辛庄乡东辛庄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冯玉祥将军麾下。1926年随冯玉祥五原誓师,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四师师长,14军军长,23军军长。1928年入陆军大学学习,次年毕业任28师...[详细]
冯菊坡(1899~1954) 冯菊坡,广东顺德人。民国8年(1919),就读于广州慕藜英语学校。民国10年初,加入广-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是年秋,冯以中共广东支部机关报《广东群报》代表名义,与王寒烬一起,由广东中共组织派遣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详细]
范紫东(1879~1954)名凝绩,字紫东。陕西乾州(今乾县)人。五岁发蒙,七岁起即读古诗、经史,有“神童”之称。清光绪二十八年参加七县秀才统考,以第一名入选三原宏道学堂。四年修业期满,考试成绩仍名列第一,旋被西安府中学堂聘请为理化教习,又应邀在健本学堂兼任语文教员。清宣统二年(1910),经...[详细]
董必骧(1928~1954年) 董必骧,又名必湘。民国17年(1928年)生于台江上杭路小商人之家。民国25年至民国30年在福州南郡小学读书。民国31年至民国37年就读福州英华中学。他勤奋好学、各科成绩优异,并广泛阅读课外各种进步书刊。民国35年6月,必骧参加校内中共地下党举办的读书会。通过...[详细]
邓尔雅(1883~1954) 邓尔雅,原名溥霖,字宠恩,号季雨,别号尔雅、万岁,原籍东莞。 清光绪九年(1883),邓生于北京,排行第四。其父邓蓉镜,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二甲翰林编修,任江西督粮道、三署江西按察使司,诰授一品荣禄大夫,后掌教广雅书院。尔雅自幼从父在江西等地读书,光...[详细]
慈航(1895~1954年),原名艾继荣,乳名六,法号慈航,建宁艾阳村人。6岁入私塾,13岁母丧辍学,14岁学裁缝。17岁丧父,18岁出家泰宁峨眉峰,拜自宗和尚为师。同年秋至江西九江能仁寺受比丘大戒后,遍游九华山、天台山、苏州、南京、扬州、厦门等地的大寺院,听教求学。曾两度闭关,6载阅藏。 ...[详细]
陈三多(1871~1954年),字祝萱,号其华,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泉州新门外井尾村(今属鲤城区江南镇)一个世代华侨家庭。幼在家乡读私塾,旋奉父命往菲律宾。初在马尼拉任布店书记,嗣承父业经营布店,并投资经营土产业,为早年马尼拉著名富商。 陈三多少壮时强记忆、善辞令,能作长时间演讲。...[详细]
陈国栋(1879—1954),原名言保,字益廷,四川郫县人。北洋政府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将军府骞威将军,四川陆军讲武堂、保定军官学堂毕业,川军将领。 生于郫县郫筒镇。1908年(此处不详)顶替已故学员陈国栋之名,补入四川官弁学堂。毕业后,入四川陆军讲武堂和保定军官学堂继续学习两年,然后随营见习...[详细]
蔡孝忍(1893~1954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晋江石狮大仑(今属石狮市凤里街道大仑村)人。孝忍少年时南渡菲律宾,帮其父经营“源顺昌”商店。民国元年(1912年),其父病逝,遂承父业。历经商场奋斗,改营进口面粉业务,创办源泰昌公司,开办面包加工厂。孝忍热爱家乡,当其事业初具规模、...[详细]
艾继荣(1895~1954年),乳名六□,法号慈航,建宁艾阳村人。6岁入私塾,13岁母丧辍学,14岁学裁缝。17岁丧父,18岁出家于泰宁峨眉峰,拜自宗和尚为师。同年秋至江西九江能仁寺受比丘大戒后,遍游九华山、天台山、苏州、南京、扬州、厦门等处的大寺院,听教求学。曾两度闭关,六载阅藏。 民国8...[详细]
艾捷三(1900~1954) 名克明,字捷三,本县双湖峪村人。 他自幼好动,早在上小学时就被称为“打架王”,但因天资聪悟,一听就懂,加之个子高力气大,且在劳动中舍身吃苦,虽管教费手然颇讨教师喜欢。1920年考入榆中就读,此间他参加了军事训练,学会了吹军号、投弹、射击等军事技术。毕业时由教...[详细]
张敬忠(1911~1954),原名张道安,字恕之,武陟县小原村人。中华民国时期,曾任国民党武陟县长、新乡行署督察专员,在职长达10年之久。 张,9岁时能写诗文,14岁曾参加“五卅”反帝-运动。15岁,考人省立第二商业学校。 1927年参加国民党,任区党部委员,并在学校组织学生自治会和“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