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傅岳棻 [公元1878年-1951年]

  • 傅岳棻(1878-1951),字治乡,号娟净,清光绪举人。湖北省武昌市(江夏县)人。优级师范毕业,历任山西巡抚署文案,1904年任山西大学堂教务长及代理监督,京师学部总务司司长,普通司司长,1912年后曾任北京政府国务院铨叙局佥事、参事,教育部次长,代理部务;后任国立北平大学、私立中国学院、河北...[详细]

董鸿勋 [公元1886年-1951年]

  • 董鸿勋(1886~1951)原字毅生,后改干臣,大理生久村人,白族。少聪颖,十九岁时,即考中了秀才。当时清政腐败,外侮频繁。有识之士,自觉地为了国计民生,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便是其中之一。“入学”(考取秀才叫入学)后,曾对杨范修(与董同榜,笔者先君)说:“现下中原板荡,正是男儿报国之时,你走教...[详细]

陈在基 [公元1929年-1951年]

  • 陈在基(1929-1951),福建省罗源县碧里乡濂澳村人。1950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为闽侯军分区独立二营战士。1951年9月17日,为歼灭盘踞在霞浦沿海西洋岛的国民党军海匪,福建省军区发起解放西洋岛的战斗。陈在基随所在部队乘木船渡海参战,在罗源县吉壁澳海域突遇暴风雨,因翻船落水不幸牺牲...[详细]

陈用滔 [公元1916年-1951年]

  • 陈用滔(1916.8-1951),福建省南平市(今延平区)樟湖乡人。1916年8月出生,1948年8月参加革命,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北游击队战士,参加了解放闽北的斗争。闽北解放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20军某部战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1950年11月赴朝参战,1951年在战斗中牺牲。...[详细]

陈应东 [公元1893年-1951年,革命烈士]

  • 陈应东(1893.10―1951),福建省闽侯县荆溪乡后屿村。1893年10月出生,1945年7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为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干部。1948年5月因“城工部”事件受到审查,此后重病不起。1951年7月在家中病故。1956年党中央重新审理“城工部”事件后获得平反,福建省人民政...[详细]

陈武 [公元1910年-1951年]

  • 陈武(1910~1951)海南临高县和舍乡(今和舍镇)困根村人。自幼家境清穷,7岁父母双亡,无人管教,4岁聚徒作歹,17岁上山为匪。他一生娶7个老婆,生育13个儿女。经常率匪徒20多人活动于长冲、加东铺、高田坡等地,打村劫舍度日。他的身材瘦高, 法较准。1939年,国民政府将其收编为游击队,任命...[详细]

陈松藤 [公元1886年-1951年]

  • 陈松藤(1886-1951),别名翼郎,派名士钧,陈荆的从弟。双峰县锁石镇(清湘乡县今属双峰十竹长塘大屋)人。 陈松藤幼时天资颖悟,倜傥不羁。十二、三岁时,曾应童子试,一次以字劣落第,一次以文章内有“其道大行于天下”句,古代以皇帝死为“大行”而犯讳不取。科举废,他改进新式学堂,1903年秋,...[详细]

常宝堃 [公元1922年-1951年]

  • 常宝堃(1922-1951) 天津市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连安之长子,幼时聪明好学,三岁随父亲常连安变戏法,因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逗笑,聪慧机敏,颇受观众的喜爱。后改习相声,在华北一带颇有名声,在张家口卖艺时,因张家口盛产蘑菇,人们亲昵的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蘑菇”,遂得“...[详细]

朱亚波 [公元1921年-1951年]

  • 朱亚波(1921~1951年),男,苗族,长发乡后寨村人。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任克长区民安村村长。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在剿匪中英勇善战。1951年10月30日,县大队发动隆保、 乌梅、隆那村的民兵群众搜山追捕匪首杨登鹏。朱亚波带领搜山,下午1时发现杨登鹏在克长隆保九冲寨,县大队组织民兵包围...[详细]

朱岐芳 [公元1948年-1951年]

  • 朱岐芳(1948--1951),辽宁省海城市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三纵队七师十九团三营机炮连当战士。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岐芳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辽沈战役后,随军南下征战,1950年3月27日,在解放海南岛的登陆的重任,在2名战友身负重伤,炮架被打坏的情况下,朱岐芳冒着敌...[详细]

朱德昌 [公元1918年-1951年]

  • 朱德昌(1918--1951),辽宁省海城市人。生前系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分局局长。1951年5月28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光荣牺牲,时年33岁。1951年6月30日,东北军区政治部批准朱德昌为革命烈士。...[详细]

周介祹 [公元1886年-1951年]

  • 周介祹 (1886~1951) 周介祹,字筠翘,号朴庵,善化县观沙岭(今属长沙市岳麓区)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17岁举秀才,先后人湖南警官学堂、法政专科学堂学习,毕业后任巡官署长,参与辛亥革命。1912年谭延闿督湘,他任省警察厅秘书长,同时任第一师范经济学、书法课教师,1917...[详细]

周竑 [公元1900年-1951年]

  • 周竑(1900~1951),原名周文超,壮族,乔建镇太阳升村人。 1920年考入广西南宁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桂系军队任排长,参加过北伐战争,负过伤。1927年任隆安县民团司令部副司令。 1947年4月,周竑任隆安、武鸣、果德三县联防办事处主任后不久,率领联防队“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游...[详细]

郑炳基 [公元1886年-1951年]

  • 郑炳基(1886~1951),字德昭。寨沙镇人。少年时入私塾读书,14岁丧父。后靠叔父资助考入桂林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时留校任教。 郑炳基热爱教育事业,看到家乡人材缺乏,便辞去在桂林的教职回到寨沙镇,先后任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长等职务。 民国10年(1921年)下半年,开办榴江县立初级中...[详细]

张一气 [公元1878年-1951年]

  • 张一气(1878-1951年) ,原名张鸿钧,平乐县源头九洞村人。自小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成人。幼入私塾,勤奋好学,能诗善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源头、郡塘等地设馆教书。宣统元年(1909年),在桂林经麦焕章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负责筹集...[详细]

张明德 [公元1891年-1951年]

  • 张明德(1891—1951),栗木街(今属栗木镇)人。桂林简易师范毕业。民国14年,任栗木民团局长,因败讼流落外省,以卖字、看相算命为生。民国20年回家经营药店,次年任恭城县修建委员会总干事,督修平乐二塘至栗木公路。 民国22年发现栗木钨锡矿。次年,他为首集股成立富源公司并任董事长,与各绅士...[详细]

章鸿钊 [公元1877年-1951年]

  • 章鸿钊(1877—1951),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吴兴(今湖州)荻港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取秀才。二十七年入湖州安定书院和爱山书院就读。秋末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东文书院。三十年赴日本留学,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理科部。三十四年毕业后又进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宣...[详细]

张大球 [公元1926年-1951年]

  • 张大球(1926~1951),壮族,丁当乡丁当村人。 他于1949年12月参加革命,1950年秋任第四区(小林区)白马乡乡长。当时土匪-,张大球便在丁当乡随第四区人民政府的干部一起剿匪。 1951年1月23日上午,土匪900多人 ,抢劫丁当乡英敏村潭五等屯群众的耕牛和财物。 张大球和...[详细]

张才兴 [公元1919年-1951年]

  • 张才兴,又名张元(1919~1951年),男,壮族,旧州乡月盛街人,为人诚实,因家境贫寒, 初小毕业便在家务农。1950年1月,旧州解放,他积极参加农会和民兵组织活动,参加剿匪与维护地方治安。 7月,任田西县人民政府武装工作队副队长,深入各乡村发动群众、农会、民兵参加支前和生产。1951年2月...[详细]

俞佐庭 [公元1889年-1951年]

  • 俞佐庭(1889—1951),名崇功,字佐庭,又字荫堂,以佐庭字行,镇海俞范(今属城关镇)人。16岁进余姚木行当学徒,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镇海镇余钱庄职员,后去上海任恒祥钱庄账房。1916年回宁波任慎德钱庄经理,结识沪上闻人、镇海虞洽卿等。1920年复至上海任中易信托公司银行部经理,与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