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湖州市> 吴兴人物

章鸿钊

[公元1877年-1951年]

章鸿钊为[公元1877年-1951年]

章鸿钊
  章鸿钊(1877—1951),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吴兴(今湖州)荻港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取秀才。二十七年入湖州安定书院和爱山书院就读。秋末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东文书院。三十年赴日本留学,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理科部。三十四年毕业后又进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宣统三年(1911)6月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回国后应聘北京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地质学讲师,是我国主讲地质课的第一位学者。
  辛亥革命爆发,章鸿钊应聘赴南京参加筹建临时政府。1912年创设地质科,任科长,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开端。1913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培养地质专门人才的机构工商部地质研究所,任代理所长、所长,致力于地质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地质调查机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地质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1922年,为中国地质学会发起人之一,被推为首届会长。
  1928—1945年,因与时政不合,章鸿钊辞去公职,专事研究、著述。因无固定收入,经济拮据, 清苦,仍矢志献身地质事业。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因长子病重,滞留北平。日本曾以高薪相聘,宁可变卖珍贵藏书度日,严词拒绝。1943年举家隐居上海。抗战胜利后,迁居南京,任国立编译馆编纂兼中央研究院特约研究员。1949年4月南京解放,应邀参加南京市首届人民代表会议。1950年,赴北京参加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会上致开幕词,并被选为该会顾问。1951年9月6日病逝于南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在悼词中,称之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
  章鸿钊一生著述甚丰,在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发展史、地质调查史和地质科普等领域内发表了大量学术著作。主要有《地质学与相对说》、《中国研究地质学之历史》、《中国地质学研究小史》、《杭州西湖之成因》、《中国锌的起源》、《中国分省历代矿产图录》等。
同年(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