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徐锡勋 [公元1880年-1951年]

  • 徐锡勋 (1880-1951)又名徐整,字公整、军雁,两江凰乐人,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留学日本东洋大学教育系。宣统三年 (1911) ,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民国 2 年 (1913),授陆军炮兵上校。同年授三等白鹰勋章一枚。民国 6年,段祺瑞用武力解散国会,各省组军声讨...[详细]

谢乃扣 [公元1910年-1951年]

  • 谢乃扣(1910-1951年),又名谢少民,生于陆丰县陂洋古寨村一农户。民国15 -25年(1926-1936年)以农为生。民国26年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是年5月回家在尾山开荒,从此开始为匪。谢乃扣在该处横行独霸,在陆丰、惠来边界一带纠集匪徒不下百人,抢劫,绑票,夺0,0妇女,危害地方,残杀生灵。...[详细]

吴英华 [公元1878年-1951年]

  • 吴英华(1878-1951年),号君实,本县大陈石碧(今属八甲镇)人。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其父吴汇川为方便子女入学,乃迁居春城。英华在阳春书院读书,每天鸡鸣起床,深夜才歇,深通经籍,卓有文名,参加肇庆府试考取国学生员(秀才),年仅14岁。继赴省城就学,光绪二十三年参加广东乡试,被录取为...[详细]

王雄 [公元1901年-1951年,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 王雄:少将,原名王声仁,1901—1951,会文镇新科村人,黄埔一期毕业,1936年10月授予陆军少将,历任虎门要塞总台长、上海警察总队长、琼崖守备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等职,1947年当选-代表并任文昌县县长。 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别字镜波,别号惠吾,海南文昌人。 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及...[详细]

王其标 [公元1901年-1951年]

  • 王其标(1901-1951年),八甲澄垌人,少年读私塾,民国4年(1915年),16岁上八甲大山参加徐东海匪帮。民国14年受招抚,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军官训练所修业。民国15年任第四军第四独立团第二营营长。民国18-38年,历任八甲 所所长、巡官。在任职期间,长期官匪一窝,0贩毒,拉丁0,欺压百姓...[详细]

石远峰 [公元1904年-1951年]

  • 石远峰(1904~1951),宁强县城人,出身于地主家庭,中共叛变分子,国民党骨干,中统特务。解放前曾任宁强县副县长,国大代表。 民国14年(1925),去西安乐育中学读书。16年(1927)考入陕西中山学院军事政治班,3月,加入国民党Cp派(共产党组织),5月军政班毕业,分配在国...[详细]

沙世祥 [公元1888年-1951年]

  • 沙世祥(1888~1951年),号云卿,生于阳江直隶厅阳江城(今江城区漠阳街道)龙津路。清末,毕业于高阳罗水陆总镇府随营学堂第二期步科。参加过0、讨袁、护国、援闽、讨龙(济光)诸役。民国7年(1918年),任援闽粤军第一支队营长。民国10年,任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民国1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详细]

丘鉴志 [公元1900年-1951年]

  • 丘鉴志 (1900-1951),又名丘允文。大源乡菖蒲塘村人,父早丧,由母钟氏抚养成人。 民国 3 年 (1914),考入乐昌高等小学。民国 6 年在省立工校读书。期间曾参加阮啸仙、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领导的广东-。民国 11年,工校毕业后,丘与同学创设“新学生社”,参加谭平山、彭湃、杨安...[详细]

齐昌海 [公元1917年-1951年]

  • 齐昌海(1917~1951),字宴清,镇安县大坪街人。幼年家境贫寒,靠父母租种薄田、卖豆腐为生,供读私塾。学习时常忍饥挨饿,或吃点豆渣上学,回家时帮助父母捡柴、担水、做饭、打猪草,养成勤劳节俭的优良习惯。他曾在学校书桌旁的墙壁上写了一首条幅,勉励自己:“学为国之宝,儒为席上客;读书须努力,有志...[详细]

邝乃贞 [公元1894年-1951年]

  • 邝乃贞(1894-1951),又名邝乃桢,小濠涌人。当地人称邝乃贞“头大如斗,眼细如豆”。为人“狡诈刁钻,口滑如油”。他颇具文化,略懂医术,曾在该乡开设“洁吾堂”药店,生意亦算兴隆。他面面俱圆,钻营有术,善于巴结官场中的上层人物。 民国35-37年(1946至1948),邝乃贞先后任小濠涌乡...[详细]

马天闲 [公元1878年-1951年]

  • 马天闲 (1878~1951),名骏,耀县孙原乡孝义坊西坡村人。青年时,就学于三原宏道学堂,接受民主革命新思潮,并加入同盟会。清宣统二年(1910),受陕西同盟会委托,回到家乡“坐底”,筹建秘密革命据点“耀州牧羊场”。张勋复辟,天闲随宋向辰、樊灵山、郭坚等率师讨伐,不遗余力。 民国...[详细]

卢月樵 [公元1878年-1951年]

  • 卢月樵(1878—1951)郁南县桂圩镇人。清光绪四年(戌寅 )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年六(1904)与龙岗村梅修阁,李朗山、罗顺蓝桂顺等结伴留学日本。到了日本,他学医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学成回国。 回国后,先在上海开设西医诊所,兼任上海光华医院药剂师。民国改元(1912)才回...[详细]

罗宝瑚 [公元1912年-1951年]

  • 罗宝瑚(1912-1951年),中南乡河圩人。私立广州大学法学士毕业。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第六分校政治教官、一五七师及四十六军政治部中校科长、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教员和阳春春湾菁苹中学校长。民国34年(1945年)后,历任本县第三区区长、联防主任,曾率领联防队到先农乡袭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破孩解放...[详细]

罗宝萱 [公元1913年-1951年]

  • 罗宝萱(1913~1951),热水镇人。民国25年(1936)人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积极投入广州学生救亡运动,两次参加抗日大-,几遭毒手。 民国26年(1937)回乡参加罗响等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开办农民夜校,建立抗日自卫队,组织农会,并协助农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和反夺佃斗争。 罗于民国2...[详细]

李叔敏 [公元1912年-1951年]

  • 李叔敏(1912~1951),原名守霖,本县广坪河(今广坪区广坪乡)人。其父李天炳办过民团,曾任国民党宁强县 局长,人称“老团总”,欺下傲上不受官府制约。民国18年(1929),土匪王三春侵扰县城,县长赵仁瑄逃往广坪,李家收其0,赵跪地求饶,始得生还。李叔敏兄弟6人,又招赘两妹婿,8弟兄依次以...[详细]

林国英 [公元1878年-1951年]

  • 林国英(1878--1951),字伟侯,澄海县隆都镇鹊巷村人。早年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并参加同盟会。1907年受孙中山派遣,到汕与许雪秋等人联系,策划黄冈丁未起义,担任后方指挥工作。丁未革命失败后,在广州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广东省参议员。孙中山曾赠他“博爱”手书一幅。抗日军兴,他...[详细]

李成元 [公元1913年-1951年]

  • 李成元 (1913—1951),官沟乡大坝人。曾务农、经商,后加入红帮“翠华山”,结交与山主郑风林有来往的土匪,借红帮摆香堂、收兄弟、开, 场,成群结伙,-,危害地方。民国37年(1948)到留坝县百栈河、江口一带,拦车抢劫,被褒城县国民党政府招安授褒城县独立队长,发给0弹药,遂聚匪一、二百人...[详细]

廖介操 [公元1907年-1951年]

  • 廖介操 (1907-1951),更名镜堂,原乳源县四区 ( 今乐昌县罗家渡乡 ) 清洞廖家村人,出身地主家庭。民国 3 年至民国 l2 年读私塾及师范,其后教书。民国23年参加国民党,同年,任广东省民政厅视察员,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民因 24 年,考入广州燕塘军事政治深造训练班。民因 25 年,...[详细]

梁观喜 [公元1871年-1951年]

  • 梁观喜(1871~1951年),生于阳江直隶厅海陵乡(今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白蒲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举秀才。光绪三十三年得优贡,并考取直隶候补知县,但以家贫亲老辞不赴任。光绪三十四年,任阳江初级师范(简易科)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任中学堂监督,后任劝学所所长。民国17年(1...[详细]

李爱 [公元1884年-1951年]

  • 李爱 (1884~1951年),男,南街镇水声村人。广东油业工会榨油工人。1923年底至1924年初,回广宁开展农-动。1924年4月任荷木咀农会委员,10月被选为广宁县农会第一届执委会委员,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广宁支部成立时11个党员之一。1926年奉调广西省怀集县开展农-动。2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