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王星拱 [公元1887年-1950年]

  • 王星拱(1887-1950)安徽怀宁人。字抚五。早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科学知识,反对宗教迷信。1923年“科学与玄学”论战中,主张“科学万能”。后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兼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校长。相关院校: 武汉大学同名...[详细]

王世楷 [公元1886年-1950年]

  • 王世楷(1886~1950)字俊千,德州市丰华街人。自幼从兄读书,清末秀才。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校,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尤以数理化为佳。参加毕业考试,名列全省第一。1910年(清宣统二年)回德州,在城内创办两等小学堂(后改为第二高等小学),为第一任校长。因改革教育成绩...[详细]

王培英 [公元1912年-1950年]

  • 王培英(1912.4.24~1950.4)原名毅豪,莱西市马连庄镇马连庄村人。1928年在莱阳中学读书时,由于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29年被学校反动当局开除学籍,随后去益都求学。1931年毕业回乡执教。1933年与进步教师一起驱逐了马连庄高级小学的国民党校长。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详细]

王敬斋 [公元1900年-1950年]

  • 王敬斋(1900—1950),原名王守信,山东省沂水县人。1921年在淄博洪山煤矿当职员,1924年组织矿业工会,成为矿区工人运动骨干。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洪山煤矿党小组组长。1926年3月,到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秋结业回山东。10月受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派遣到沂水县从事建...[详细]

谭伯棠 [公元1900年-1950年,革命烈士]

  • 谭伯棠(1900—1950年),又名荫垣,临高县附城镇(今临城镇)洋勋村(已废)人。伯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跟随父亲在县立第一高小学读书,毕业后考上琼崖中学。1918年,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 斗争,担任琼崖国民义勇军第四支队司令王贻堃的秘书。曾参与驱逐盘踞临高和府城的桂系军阀蔡炳寰部的战斗。...[详细]

孙亚九 [公元1921年-1950年]

  • 孙亚九(1921~1950年)女,出生于梅山镇梅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7年春,在其堂哥孙维青的教育和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9年参加妇女抗日救国会,利用唱山歌、讲故事的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上平民夜校,成为梅山地区第一批妇救会员之一。1940年秋冬,任乡妇女主任期间...[详细]

孙恕忠 [公元1888年-1950年]

  • 孙恕忠(1888~1950)字贯一。定县(今定州)大王耨村人。保定育德中学堂毕业。清宣统三年(1911)赴广州学习飞行。1912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1914年11月毕业,分配在河南开封吴佩孚部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1年为父奔丧,在家丁忧一年。1922年在北京国民军冯玉...[详细]

苏华民 [公元1920年-1950年]

  • 苏华民(1920—1950年),原名树珍。昌江县海尾镇海渔村人。少年时在海尾小学读书。1937年,受地下党员王业熹的影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苏华民与桂树魁等人组织成立“海尾渔民抗敌同志会”、“海尾农民抗敌同志会”。勇敢地揭露海尾团董陈际棠勾结国民党警长周耀东...[详细]

邵剑鸣 [公元1925年-1950年]

  • 邵剑鸣(1925-1950),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南京汪记伪政府驻刘公岛的海军练兵营人员,1944年11月参加起义后加入八路军。作战中勇敢顽强,曾多次立功受奖,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某部战士、班长,华东野战军某部排长,第三野战军某部连长。1949年5月改编...[详细]

阮禾秀 [公元1925年-1950年,革命烈士]

  • 阮禾秀(1925.02~1950.07),化名胡秀,男,汉族,民国14年(1925年)2月生于玉环县楚密区塘垟(今楚门镇塘垟村)。民国34年(1945年)2月参加革命,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 民国29年(1940年),进东方小学读书,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30年(1...[详细]

潘大源 [公元1927年-1950年]

  • 潘大源,1927年9月出生于新昌县羽林街道丁家园村—个中医世家,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虽缀学在家,仍继续从陈土标老师处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中共嵊新县委在嵊县下东区组织游击武装。1944年5月,调往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开始,在上虞县办事处做民运工作,...[详细]

马全仁 [公元1889年-1950年]

  • 马全仁(1889~1950)字淳夷。回族。保定人。早年就读于直隶陆军小学堂、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16年6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期工兵科一连毕业。在晋军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上校团长、旅参谋长等职。1926年8月随晋军开赴冀中,参加北伐战争。1936年12月授陆军少将衔。抗日战争时...[详细]

吕芋农 [公元1871年-1950年]

  • 吕芋农(1871-1950),字春琯,广西陆川县乌石镇谢鲁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附贡生,旧桂系陆荣廷部的陆军少将。历任县丞、知州、道尹、陆川民团清乡督办,加晋为陆博四县边界清乡督办,郁林直隶州长,南宁地方警察厅长,邕南、四南道尹,南韶连绥靖处参谋兼警卫军一、二营统领,广西陆军中区步兵第...[详细]

李子谦 [公元1901年-1950年]

  • 李子谦,名承章,字子谦,大荔县步昌乡上鲁坡村人。生于1901年2月,故取乳名正吉。地下工作时曾化名纪朝纲、李戊寅。是最早在县内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李子谦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和父亲都以坐馆授徒为业,因而从幼年起,就受到较为严格的教育。在长辈们那种超乎寻常的要求之下,他既熟读了一般学...[详细]

刘灼藜 [公元1895年-1950年]

  • 刘灼藜(1895~1950),马井镇人。1920年毕业于府城中学,同年以县半公费资格赴法留学,毕业于法国南锡大学。1926年学成归国,任海陆丰法院院长,后调任梅县地方法院院长。1931年后回马井镇积极开展禁吸 活动,并倡议开建马井镇“伏波街”。1938年任儋县国民党“统率委员会”主任,日军侵琼后...[详细]

李瑞 [公元1912年-1950年]

  • 李瑞(1912~1950)阜平照旺台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村武委会主任、游击组长。多次带领游击组杀伤敌人。一次,日本侵略军的汽车开到县城东门外,踏响李瑞他们埋的 ,车被炸翻,几个日本兵当场毙命。一次,两辆汽车载着日伪军到青沿村抢粮,车被 掀倒在地,日本兵气得吱哇乱叫。从大派山转到...[详细]

李晴峰 [公元1874年-1950年]

  • 李晴峰(1874~1950),名晓山,号光国,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八月初四日出生在太平畈乡的一个农民家庭。6岁丧父后,家境十分贫困。他生性聪慧,渴求读书,受到本地一位塾师的怜悯,分文不取收为学生。他刻苦求学,奋发向上,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考中秀才。正准备赴省考贡时,适逢同盟会...[详细]

林兴强 [公元1879年-1950年]

  • 林兴强(1879~1950),海口长流镇道益村人。出身贫寒。幼年在家乡读书,青年时赴穗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后任少尉排长,参加第二次北伐。1930年,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升上尉连长。1933年,随军第五次围剿中共苏区,升任副营长、营长。1937年8月13日,奉命随军参加淞沪会战,升任上校团...[详细]

林森火 [公元1933年-1950年,革命烈士]

  • 林森火(1933.05~1950.11),男,汉族,民国22年(1933年)5月生于玉环县教场头镇小菜场巷(今属坎门街道)。坎门小学学生,全国现代少年英雄之一。 9岁入坎门西头小学读书,但因家境贫困和日军侵扰,中途数次辍学,16岁下半年才跳级插入坎门小学毕业班。勤奋好学,喜爱绘画、木刻、泥塑...[详细]

李赐生 [公元1887年-1950年]

  • 李赐生(1887—1950) 又名次生,孝南朋兴涂河东李家湾人。1900年入博学书院学习。l905年毕业,与革命党人孙武等结为“摇清四友”之一。1909年入共进会。1911年10月10日,参加武昌首义,众人推李赐生为领导,将九角十八星大旗穿上旗杆,执旗率队,挑选精壮人员数十人前往蛇山插旗。李将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