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亚排(1909~1947),河源县黄沙群丰村人。1947年参加游击队任小队长兼军事教官。1947年农历十月,在船塘李田柯树凹伏击战斗中牺牲(原载《河源县志》第1139页)。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陈国汉 (1909~1947)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 伍晋南 (1909~...[详细]
廖奴(1911~1947),河源县黄田良村人。1946年11月,廖奴到叶潭、黄村寻找游击队参加革命。1946年12月,他返回黄田以开店做生意为掩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发动3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加游击队,100多人参加民兵组织。1947年11月,廖奴装扮成商人回黄田老街侦察,被叛徒告密遭捕杀(原载《河...[详细]
梁培基(1875~1947),原名梁缄,字慎余。广东省顺德人,出生于广州市河南一个木船手工作坊主家庭。其父梁奕乾因长子早夭,很希望梁培基能继承家业,但他对装船不感兴趣。20岁时,父亲安排他到友人所开的商店当学徒,不久,他认为从商仍不是自己的理想职业,辞退回家。当时,恰好有父亲的朋友力劝梁培基到外...[详细]
靳素芬,1924年出生于河南省杞县城内盐店胡同,祖居杞县邢口村。父亲靳锡庚是个小知识分子。 靳素芬少时受其父进步思想的影响,反对旧礼教,不缠足,不钻耳孔。1935年,她在杞县一小读书时,就女扮男装到街头演唱《我不与小脚女人结婚》等进步戏曲。 1937年七七事变后,靳素芬来到开封梁苑女中读...[详细]
金成范,1924年12月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清城郡清水里的一户贫农家里。8岁入村子里的私立初级小学读书。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专心听讲勤奋攻读,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初小的学习生活。因家贫无法支付到外地高级小学继续攻读所需学费,只好辍学在家务农。 1940年,他16岁之时,日本侵略者夺走了他家租种...[详细]
冀光,原名孟昭泰,字受田,参加革命后先后化名为田文、周本、徐敬之、军瑞、冀光,1905年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村。其父孟子森是位清末秀才,靠教书度日,薪水微薄,家境清贫。后来全家迁到遵化县城。 青年时代的冀光,靠亲友的资助,考入免费的遵化县师范讲习所读书。毕业后,曾在旧政府当缮写员,时间不...[详细]
贾有全,1923年6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静阳村。他11岁入本村小学读书,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四年功课三年学完,毕业后,考入了昔阳县第二高小。 1937年下半年,日军侵占了距静阳村只有二里地的东冶头村。静阳村经常遭到日军的烧杀抢掠,贾有全-中断学业,次年3月他进入抗日根据地皋落,...[详细]
贾世贵,1912年冬天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县(今莱阳市)万第镇贾家庄的一个农民家庭。贾世贵全家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在地租和捐税的盘剥下,日子过得很艰难。20世纪30年代,由于军阀连年混战,莱阳一带陷入了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境地。贾世贵的父亲眼看全家活不下去了,遂决定带着妻子、儿女去黑龙江东南老爷岭...[详细]
蒋永尊是解放战争初期昆明-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云南较早的一支反蒋武装“六六分队”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威震滇东北地区的“永焜支队”,就是以蒋永尊和傅发焜两位烈的名字命名的。 蒋永尊,1920年出生于云南永善县桧溪区德胜乡土地坪村,有兄弟姐妹田人,排行老三。他性格倔强,14岁时,因...[详细]
黄蜀澄,名遵乐,字淑成,后更名蜀澄,1906年出生于重庆市璧山县定林乡一个乡绅大家庭。幼时在县第二小学和县立中学读书。 1925年夏县中毕业后,抱着“工业救国”的思想,只身乘船经汉口到达北平。1926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大学工学院电机科就读。 1926年3月中旬,正当北平人民痛吊孙...[详细]
黄飞(1921~1947),原名黄士杰,曾用名黄一平、黄文升,新华镇黄歧山村人,革命烈士。 黄飞出身于商人家庭,祖父黄镜波在香港经营米业,父亲黄祥徵在港开设船务公司。从民国15年(1926)起,黄飞先后就读于广州市立第四十九小学及培英中学西关分校;后又转读于香港华侨中学和南华中学,毕业后,到...[详细]
贺恕 (1898—1947) 中共湖南区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书记。 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898年生。6岁入私塾念书。1917年高中毕业后由县里保送考入衡阳省立三师读书。目睹富人欺凌穷人的现状和连年兵祸带来的灾难,萌生改变“不平世道的愿望”。他利用暑假远涉...[详细]
韩景隆,幼名午晨,字兴州,化名胡凌云、王子斌,1916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平舆县西洋店乡后岗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韩道南,粗通文墨,性格豁达,为人正直,在当地颇为开明。母亲胡氏,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常常周济穷苦人家。韩景隆7岁时,被送到私塾读书,练就了一笔好字。14岁考入新蔡县立中学。 在方...[详细]
韩广聚,字文萃。1914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掖县崖头韩家村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掖县城师范学校。他在学校读书时,就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表现出对当时黑暗社会,对人剥削人制度的不满,并积极参加进步的学生活动。1932年4月,韩广聚秘密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韩广聚开始了为共产主...[详细]
顾寿山,原名乌力吉胡图,蒙古族,1908年生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吉拉苏木。他从小帮助父母放羊、背柴、做家务,聪明、勤快,深受家人的喜爱。 1924年,有个叫王华富的东北籍蒙古人从旗衙门来到阿拉庙,因此人是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成员,又有文化,他积极参加“独贵龙”运动的同时,在章文轩支持下办起了一所学...[详细]
郭少伯,1901年出生于北京市通县老庄户村。3岁时死了父亲,母亲-给人家当奶妈。孤儿寡母像断了线的风筝,在饥寒交迫中飘摇。为了生活,不得已母亲带着郭少伯改嫁到通县南刘村王家。 13岁时,郭少伯来到通县马驹桥史村扛小活。因为年纪太小,所以东家只给饭吃,不给工钱。过了一年,他14岁时,已经能随长...[详细]
郭敬富,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川县寨里乡土山峪村(今淄博市淄川区)一个雇农家庭里。父亲郭振南是个老煤矿工人,他日夜拼命地干活,但四口之家还经常断炊。生活重担,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郭敬富8岁时,父母万般无奈,只好让他带着妹妹出门要饭讨食。郭敬富10岁时,便到地主家当了小羊倌。13岁时,郭敬富便到...[详细]
郭杰,原名郭凌章,1919年4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杞县竹林乡郭屯村。郭家世代种地。郭杰18岁以前在本村读书,以后在本村教书。 1941年秋,郭杰参加革命,在本村发动群众抗日救亡,工作积极。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初,郭杰任中共郭屯村党支部书记。 1944年初秋时节,一天上午,郭...[详细]
关起义,字翼青,蒙名吉鲁木图,别名刘元复。祖籍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1904年出生于辽宁省康平县西关屯一户蒙古族农民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于辽源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入辽源县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考入东北大学理工学院建筑系。1931年被选为留德学生,因九一八事变爆发未能成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