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五 (1913—1946)又名张方鑫。桓台县尚庄村(今属淄博市张店区四宝山镇) 人。中共党员。1937年1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1942年夏,在保卫鲁南根据地的战斗中,活捉国民党李仙洲部师长刘春霖。后任山东军区鲁南三分区人武部部长、 山东军区九旅十七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1946...[详细]
张尔芳(1928—1946)女。安丘市担山镇西韩吉村人。1944年参加了革命队伍。曾任官庄区妇救会主任。 1946年4月30日凌晨,盘踞在安丘城的国民党军,突然包围了官庄区政府,在与敌人激战中,落入敌手,被押解到安丘城。敌人对她施用了种种酷刑和引诱, 但她始终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1946年7月,...[详细]
于慎修,1912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今文登市)大水泊镇西南台村一个农民家庭里。于慎修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度过了他的童年,饱尝人世间辛酸。他9岁时上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困,13岁-退学,去给本地地主扛活,吃的猪狗食,干的牛马活,稍不留神,鞭子便会抽在打在身上。于慎修幼小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详细]
余慎(1910~1946),原名徐积福,曾用名徐岩福、徐步云。浙江省永康县下徐店人。烈士。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溪岸培文小学。次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共永康县委领导的农民秋收武装-。民国20年,任中共永康县工委部长,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发展共产党员,领导农-动,曾处决国民党当局坐...[详细]
于福昌(1918—1946)曾用名林萍。栖霞县(今栖霞市)于家沟村人。中共党员。曾任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0年后,在胶东区北海地委任职。1946年病逝。 ...[详细]
岳拙园,又名岳桃令、岳朴令,1911年9月30日生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岳家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里。他3岁丧父,17岁丧母,依靠异母兄供养,才得以入校学习。 1928年,岳拙园考入了青州十中;1929年10月,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之后,国民党新军阀之间混战不休的时...[详细]
于淼(1923—1946)女。临淄县东关(今属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沂蒙地区工作团团长。1946年在沂蒙地区牺牲。 ...[详细]
1946年8月17日下午,一个遍体鳞伤、全身正气的女青年,被蒋军押赴如皋城东门刑场。这位时年21岁坚贞不屈的女青年,就是党的好女儿、刘胡兰式的英雄叶邦瑾。 叶邦瑾,1925年7月8日出生在掘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祖父是清末秀才,父母都是教师,她排行老四,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中学时代,她就...[详细]
杨学富(1918~1946),盐城县时桥镇(今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人。烈士。因家贫,13岁辍学,帮父亲拉砻糊口。20岁时,随其三哥在上海拉人力车谋生。民国30年(1941年)春,返乡参加地方民兵。民国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时桥乡民兵中队长。民国35年12月7日晨,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详细]
杨添(1920—1946) 原名召添,沙溪申明亭村人。民国27年(1938)冬在中山联合中学读书时,参加该校广东青年先锋队“联中”支队,投身抗日。1940年7月毕业后,相继在香港英文学校、新闻学院学习。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时返家乡,参加杨子江、黄石生在二区组织的抗日武装(隶属中山游击大队...[详细]
徐仲林(1914—1946)原名徐进宝。莱阳县(今莱阳市)西徐格庄村人。1939年曾任中共山东分局党校教务主任、 中共安丘县委书记。1946年11月7日,在安丘县城战斗中牺牲。 ...[详细]
许发祥(1912—1946)乐陵市铁营乡小许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兄弟5人先后参加抗日部队, 获乐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授予的“一家五英雄”称号。曾任临邑县县长等职。1946年被还乡团杀害于临邑。 ...[详细]
辛冠吾(1908—1946)名可汉,字冠吾。牟平县(其所在地今属烟台市莱山区)人。1931年考入牟平师范讲习所,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先后任教员、小学校长、县教育局视导员。 1934年春, 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牟福边区工委宣传委员。1935年,到福山珠玑村开辟工作,创办《新路》刊物,宣传革命主张...[详细]
萧樾(1893—1946) 字影苍,香山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民国9年(1920)加入粤军,任第一师少校参谋、副官处中校副官。1925年任广西西江绥靖公署上校参谋长。1926年2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南宁分校教育长。1932年任南宁广西军事政治学校少将主任。1934年任第四...[详细]
夏侯苏民 (1919—1946)原名张培礼。蓬莱市夏侯村人。 夏侯苏民,原名张培礼,1919年生于山东省蓬莱县第七区兴村。他8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烟台第八中学。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成绩斐然。受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他积极参加爱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详细]
吴祖贻(1914.8.28~1946.8.10),化名吴鲁生,吴毅,祖籍南京。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是旧政府官吏,母亲是山东曲阜孔门闺秀。祖贻幼年家境日趋败落,母亲带其到山东外祖父家上学。后考入南开中学,因品学兼优,被选为校学生自治会主席。他喜爱打网球,吹口琴,善长速记和演讲,在全...[详细]
闻一多(1899-1946),又名亦多,辈名家骅,字友三,黄冈巴河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战士和杰出的诗人、学者,中国民盟早期领导人之一。 一多5岁入私塾,勤学书画,10岁考入武昌两湖师范附属小学。1911年辛亥革命大爆发,他主动剪辫,常以义和团、太平军为内容作画贴于家中。1913年考...[详细]
魏钰卿(1879~1946),苏州人。评弹演员。自幼喜爱吹弹唱曲。时苏州评弹兴盛,他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师姚文卿,学弹词《珍珠塔》。由于他刻苦学艺,进步很快,但只学到半部《珍珠塔》。翌年,由光裕社司年王绶卿带领出道。此后,他便单独在-一带市镇上演唱,并崭露头角,博得听众好评。光绪三十四...[详细]
王忠莲 (1930—1946)女。单县曹马镇王寨村人。刘胡兰式的英雄。1944年6月湖西抗日军民反碉堡战役后,王忠莲的家乡曹马镇王寨村成为金曹县委的重点村,她被群众推选为村姊妹团长。1945年日军投降后,被借调到城关区开辟新区工作。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她在本村坚持斗争,被国民党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