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正刚(1866-1945),回族,拳师,张家川镇崔湾村人,农民出身,幼年喜武,苦于无师,稍长离家求师于西方,遍访名川大山,拜求名师高手,遂得真人秘传。十余年后返回故里成婚。后仍云游于外,居无定处。一生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疾恶如仇。在其卖艺生涯中,不论走到哪里,都不守“规矩”,即不拜码头,不...[详细]
吴绍芝 (1902~1945) 吴绍芝,善化县六都南嘴岭人(今属望城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8岁入长沙 湘剧华兴科班习唱工老生,取艺名吴华钦;出科以后曾拜同春班言桂云为师;18岁因倒嗓从五云班李芝云改习小生,更名绍芝。他潜心钻研,尽得李芝云的真传,嗓音恢复后重返舞台,首演...[详细]
吴汉卿(1914-1945) 化名李柏林,岳西县毛尖山乡人。在少年时代就参加革命活动,当儿童团团长。请水寨-后,长期坚持地下游击战争,历任潜北游击队大队长、指导员和岳西人民抗日团团长等职。1945年夏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7月15日被杀害于汤池畈。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详细]
吴德施(1870—1945年),美国人。1870年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裴利县,父亲经营的一所农埸里。1891年他二十一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得文学士学位,然后入剑桥圣公会神学院毕业并在该校工作,于1896年离美来华传教,1925年得哈佛大学神学博士学位。 1896年11月自美来华,抵达湖北武昌。当...[详细]
王亚夫(1906 ~ 1945)又名敏,字德武,宁乡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系长沙萃华织布厂工人,1926年北伐军人湘后参加工人纠察队。“马日事变”后加人中国共产党,经常以卖大布作掩护,往来于长沙、宁乡、益阳之间,进行地下活动。1936年担任省总工会领导职务,兼湖南工人日报主任。194...[详细]
王兴,曾用名王树清,王树兴,山东文登人。1911年生于文登县大河区陈家埠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4年参加革命,任党的地下交通员。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村党支部组织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天浮山农民抗日起义军,任连长,后转到中共胶东区委任锄奸干部,继而...[详细]
王克敏(1873-1945) 近代官僚、汉奸。字叔鲁。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03年乡试中举后由清政府派往日本任留日学生监督,后任驻日公使参赞。1907年回国后,在清政府外务部任职。1910年任直隶交涉使。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曾任中法实业银行总经理、中国银行总裁、财政总长等职。1927年南京...[详细]
王超(1921~1945),原名王怀奎,来安县施官乡周桥村人,少年时在家乡私塾读书,1938年入来安县县立初级中学学习。1939年回乡后在耿郢教书。其时,在新四军的感召下,他为抗日斗争作了大量工作,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夏至年底,他接受了抗日民主政府在彭岗铺开办的干部训练班的培...[详细]
陶树才(1918—1945年),1935年冬在融县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进入广西中学生集训队训练,后考入国民党贵州省安顺中央陆军学校,两年后毕业。他因不服从国民党政府分配,毅然回家种田。在家乡,他常与中共地下党员接触,受党的教育和影响,思想得到提高。 1944年冬,共产党组织“融县抗日挺进队”...[详细]
谭留科(1916-1945) 原名谭科月,又名霭济,木格镇社塘村人,家庭贫苦,任村小学教师,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支部书记、县委委员、县委书记,贵县抗日游击队大队指导员。1942年“七九”事件后,转到六万山区活动,兼管典业县党的工作。 1945年3月,桂东南武装起义,任...[详细]
苏世清(1909~1945),灵山县文利镇香山村人。曾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南中队副队长。 他家境贫寒。40年代初,共产党员何正四、岑焕祥等到该村小学教书,开展革命活动,他接受了革命思想,认识到只有跟共产党闹革命才能翻身解放的道理。 1945年3月, 参加苏显枢领导的灵南武装起义,编为南...[详细]
孙万福(1883-1945),环县曲子镇刘旗村人。188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寒,未入学读书,然其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即景吟唱,出口成章。乡村办社火,他常扮演“春官”,乡邻过红白喜事,他常当总管,在曲子一带很有名气。 民国十八年(1929年)大旱年馑时,他家地产典当一空,一...[详细]
宋家培(1915~1945).江城乡西坡村人,中共小江区委领导成员。1938年在合浦一中(今北海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日军侵扰北海,合浦一中迁至小江,他随之回到家乡后,与中共党员,抗日先锋队员和进步师生,举办农民夜校,深入农村演戏、演讲,宣传抗日救亡-。 1940年4月, 小江区...[详细]
阮明(1920~1945)原名阮煦南,又名阮利民,化名李德民。广东省台山县瑞芬乡人。 1935年在北平圣三一中读书时,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春,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随之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学习期满后到广东省委工作;11月,奉命到南路,被安排在国民党第四战区第七...[详细]
任德胜(1924-1945) 山西省孝义县人,中共党员。1943年在决死2纵队5支队任班长,由于作战勇敢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出席了晋绥8分区群英大会,1944年12月在晋绥边区第4届群英大会上荣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1945年4月22日在汾阳县赵庄据点伏击敌人时,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详细]
潘孝彪(1901~1945),字寅文,小江镇潘屋村人,家庭拥有田产外并在马路坡开设广仁栈堂瓷厂和商店。1931年任小江商会长。是合浦一带的著名民主人士。 1934年,他以小江商会名义,与土豪恶霸黄阳交涉,要求降低马江东侧博白境内的太平圩税卡的税率。经交涉和控诉,最后,迫不得以发动和组织小江...[详细]
宁德青(1910-1945) 山西省稷山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大青山情报委员会委员及政治情报科科长,后任中共中央晋绥调查局大青山情报处处长,1943年任塞北贸易局局长,1945年8月13日在偏关病死。...[详细]
莫花棉(1898-1945),壮族,河池六甲镇木律村人,她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略通武艺,能吃苦耐劳。会壮、汉、客家等多种语言,擅长交往,见多识广。嫁到菜洞村韦家,除种地外,还靠贩卖烟叶、生姜等度日。 1944年秋,日军侵逼桂西,她目睹铁路线上成千上万的沦陷区难民露宿风餐的悲惨情景,决心武装自...[详细]
蒙英京(1921~1945) ,灵山县丰塘镇修竹村人,家庭比较富裕。1939年4月于寨圩合浦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和声讨当地国民党政府纵容奸商运粮资敌的罪行, 1940年又参加反对 校长梁宝雅的斗争。1941年2月,中共地下组织通知他先回灵山等待, 想法接上关系。他回乡后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