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钟载亮 [公元1924年-1945年]

  • 钟载亮(1924~1945),灵山县佛子镇新塘藤梨塘村人,家庭较富裕。他在佛子中心校读小学时,得到共产党员王文崑和进步教师的培养教育,思想进步很快。1940年秋,考上灵山中学后,继续得到中共地下组织的培养教育,勤奋阅读革命书刊,带头参加反对 校长劳权和 教师曾传栋的斗争。还利用家里的灵城糖行街的...[详细]

覃震声 [公元1888年-1945年]

  • 覃震声(1888-1945) ,原名覃家荣。城隍镇龙潭村人。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堂毕业。曾任广东陆军第二军军长林虎的秘书、 广东潮梅筹饷总局专员。 1927年任广西天峨县县长。 1929年任广西第七军军长李明瑞的军法、广西财政厅专员。1930年任梧州执法专员、禁烟局专员、苍梧县政府秘书兼承审...[详细]

赵力耕 [公元1917年-1945年]

  • 赵力耕,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西柳村。少年时代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拥护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思想,拥护平均地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力耕不甘心做-奴,离开海城,先后辗转于北平、河南、西安等地读书。1938年考入国民党政府武汉军校第12期电训班受训。毕业后,调到军统重庆电讯总...[详细]

赵昌燮 [公元1877年-1945年]

  • “就死易,全名难。当年之不死而死,正今日之死而不死,岂仅以书名传哉!”这是友人武尧卿为以书法著称于世的赵昌燮所题之挽词。“岂仅以书名传哉”,一代书家的人格气节,跃然纸上。 赵昌燮,字铁山,亦字惕三、铁珊、错铁、旧铁、省斋等,别号赵叔子、汉痴道人。清光绪三年正月十二日(1877年2月24日)生...[详细]

邝兆安 [公元1894年-1945年]

  • 邝兆安(1894~1945) 广东省台山县人。民国2年(1913年) 赴美留学,学成归国后,在外国人办的开滦煤矿任工程师,不甘为外国人效劳,便辞职到山西省与人联办小煤窑,又被当地财主霸占。民国26年(1937年)初,邝被聘任合山煤矿工程师。广西出兵抗日,军费开支浩大,公司的公股无法支款,煤矿生...[详细]

张载阳 [公元1874年-1945年]

  • 张载阳(1874-1945),字春曦,号暄初,浙江省新昌县诚爱乡(今梅渚镇)张家店村人。民国浙江省长、陆军上将。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出身农家,幼年随父业农。及长,仪容修伟,臂力过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考入浙江武备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正科第二名...[详细]

张体宽 [公元1911年-1945年]

  • 张体宽(1911~1945),大成乡下底坝村人。1938年,张世聪等人回到白石水地区进行宣传抗日,开办民众识字夜校,他才有机会读书;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南路抗日游击队战士,参加过反奸商运米资敌斗争,发动群众支持抗日、散发八路军通电《告全国人民书》,进行了反“围剿”斗争。并参加了...[详细]

张生智 [公元1902年-1945年]

  • 张生智(1902~1945),乳名更祥,改名生瑞,横山县殿市镇张家湾村人。 生智幼年家境较为宽裕。11岁进五龙山私塾。翌年转入殿市小学。民国十三年(1924)入县立响水高小。不久,辍学,到波罗兴盛茶馆当学徒。旋又转入横山一高。 民国十四年(1925),生智在校接触高岗、鲁贲,阅读《新青年...[详细]

章烈 [公元1889年-1945年]

  • 章烈(1889—1945),字定一,乳名小庆,新登麻车里(今富阳洞桥镇枫瑞村)人。家贫,由其姐夫资助,高小毕业后就读于杭州安定中学。当时,目睹国势阽危,乃愤而习武,考取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南下广州,充大元帅府侍从武官。后调任黄埔军校教官,曾率学生军东征陈炯明,初具战绩。 1926年7月,...[详细]

张家保 [公元1920年-1945年]

  • 张家保(1920~1945),又名张文琪、张茂德。北海市人。曾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南中队指导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学校、街头宣传抗日。1938年日本军舰开到北海外面水域游弋,他拿起武器参加警戒自卫。193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6月, 受中共组织指派到灵山开展...[详细]

张尔田 [公元1874年-1945年,著名诗人、词人]

  • 张尔田(1874-1945),原名采田,字孟劬、幼蒓,号遁庵、遁庵居士、许村樵人,晚号遁堪。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末民初史学家,著名诗人、词人。 清同治十三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日(1874年3月17日)生,出身仕宦世家。祖父张之杲,累官至泰州知州。父张上禾,曾任直隶昌黎知县。张尔田幼承家学,才...[详细]

余光凝 [公元1874年-1945年]

  • 余光凝(1874—1945),字炳心,又字炳星、病心,遂安东亭(今淳安东亭乡)人。父余西园,原以农为业,后参加洪秀全的太平军,任文书。太平军失败,回乡务农。光凝幼年因家贫失学,在家放牛,路过私塾,常伫立馆外,听馆内读书,居然能熟记背诵。塾师见其聪颖,免费收为学生,并送至严州双峰书院学习。后考中秀...[详细]

覃一振 [公元1922年-1945年]

  • 覃一振(1922~1945) 又名覃寿岷,壮族,合山市北泗乡瀑泉村人。在浔梧玉师范学校读书时,就追求进步,宣传革命理论,抨击日本侵略者罪行。民国33年(1944年),日军入侵广西,耳闻目睹日军暴行,组织瀑泉村抗日自卫队。民国34年(1945年) 2月,覃率领自卫队10余人,在里兰的白山伏击日军...[详细]

杨宗祥 [公元1917年-1945年]

  • 杨宗祥(1917--1945)出生于海城市感王镇感王村。中学读书时接触了进步思想接受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拥护平均地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奴,毅然-关内,先后辗转于北平、河南、西安等地读书。1938年考入 国民党武汉军校十二期电训班受训,毕业后被派到皖南屯溪一...[详细]

杨得龄 [公元1859年-1945年]

  • 杨得龄(1859—1945),字子九,号四正堂,孝义下栅村人。童年失母,少年丧父,与胞弟靠姑母抚养。14岁到汾州府(今汾阳县城)义泉涌酒坊学徒,虚心学习,工作努力,颇得师傅秘传。三年期满,当领班。21岁擢升三掌柜。时值晋地连年灾荒,义泉涌濒临破产,不料有人向府衙暗送“黑帖”,图将破产之责嫁祸杨得...[详细]

杨洸 [唐][公元1917年-1945年]

  • 杨洸,原名杨宗祥,辽宁海城人,1917年出生。中学读书时接触了进步思想,接受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拥护平均地权。1938年,考入国民党武汉军校十二期电训班受训,毕业后到皖南屯溪一带沦陷区潜伏电台任报务员,后调回重庆军统电讯总台任报务员。在重庆军统电台工作期间,与赵力耕等7名进步青年...[详细]

熊景升 [公元1915年-1945年]

  • 熊景升(1915—1945),化名陈明,新田乡美沙村人。1932年考入博白县立初中13班就读,1935年春以优异成绩毕业。 9月到北流新圩广西省中学生军事集训总队第二大队接受军训。 1936年春,熊景升免试直升南宁高中17班学习,在共产党员崔真吾和进步教师王贞谔的悉心指导下,阅读了进步刊物和...[详细]

谢以燕 [公元1928年-1945年]

  • 谢以燕(1928~1945),灵山县新圩镇古文水人,家中较为富裕。1940年秋,他在灵山中学读书时,参加了进步学生石必明、侯祖荣等组织的读书会,认真阅读革命书报,接受进步思想。1941年参加打倒 校长劳权的斗争,经过培养和锻炼,提高了政治觉悟。1944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积...[详细]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公元1885年-1945年,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英语:George Smith Patton Jr.),GCB、KBE,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军事统帅。巴顿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玛利诺市的一个有军事传统的豪门家庭,190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 家世: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圣盖博镇...[详细]

闵孝荃 [公元1868年-1945年]

  • 闵孝荃(1868-1945),字子骧,鄂城城关人。清末秀才,毕业于湖北 学堂,曾随伊犁太守王槐僧参赞幕府,辛亥革命后任上海体育专科学校校长,湖北警务处秘书主任。 闵擅长书画及金石篆刻。其“八分书”融篆、隶、魏碑于一炉,浑然一体。“铁线篆”力透纸背,铁骨铮铮,法度森严,突破樊篱,自成一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