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新昌人物

张载阳

[公元1874年-1945年]

张载阳为[公元1874年-1945年]

  张载阳(1874-1945),字春曦,号暄初,浙江省新昌县诚爱乡(今梅渚镇)张家店村人。民国浙江省长、陆军上将。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出身农家,幼年随父业农。及长,仪容修伟,臂力过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考入浙江武备学堂。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正科第二名毕业,历任浙江常备军及新军步队哨官、旗官、队官,浙江新军第三营管带,八十四标标统等职。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杭州光复时,张载阳驻守镇海,率军响应。
  民国元年(1912)9月,任浙军第二十五师五十旅旅长兼杭州警备司令,授陆军少将。
  民国二年(1913),任台州镇守使兼禁烟督办,严禁台州、温州地区的 烟毒,获得浙江都督府嘉奖。“二次革命”爆发后,以旅长兼浙江省城卫戍司令。
  1914年7月,任浙江台州镇守使,后升中将。
  1916年,任浙军第25师师长、嘉湖卫戍司令。
  1918年,任浙军第二师师长。
  1922年11月,任浙江省省长。任内注重发展地方公益及慈善事业,建设杭临公路以及绍兴、曹娥、嵊县公路,成立杭州大学校董会,筹建浙江艺术专科学校,募款重修杭州岳坟、钱王祠、绍兴禹陵。在家乡兴修水利,建桥,筑路,兴建先贤祠、大佛寺新社,帮助编纂《新昌县志》,并以在杭新昌同乡会会长的名义,筹银元五千元重建大市聚镇。
  1923年,授陆军上将衔。
  1924年9月,江浙战争时,任浙沪联军第三军司令,兵败去职,居杭州井亭桥“暄庐”寓所,不问政治,研习书法。杭州西湖、灵隐寺、天竺寺、岳坟、九溪等处均有张载阳的题额、对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畏日寇威逼,拒绝出任伪职。为摆脱亲日派的纠缠,张载阳率全家星夜渡江返回原籍,住在新昌县城下市街老宅,后又迁居家乡张家店。当时,张载阳家老幼共30多口,生活拮据,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钦佩张载阳的为人,欲聘其出任浙江省议员,给予经济援助,被张载阳谢绝。
  1944年夏,日军突然来到张载阳家,威逼利诱张载阳加入维持会,张载阳斥责道:“岂能为汉奸,唯有死耳!”日军方退。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张载阳返回杭州居住,时屋宇毁坏不堪,平生积聚之金石书画及珍玩荡然无存,加之国民党接收部队盘踞其宅,滋扰不已,愤极致病。
  同年11月17日,在杭州病逝,享年71岁。因家无恒产,靠亲友乡绅资助办理丧事。
  张载阳文武兼备,军政之余喜弄翰墨,造诣宏深,所书雍容大度,笔力圆润,字如其人,且其联句也富哲理,如:“至性至情得天者厚,实心实政感人也深。”、“壁上琴弦外奏,书中玉纸背磨。”再如题灵隐寺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题岳飞庙墓联:“皦日矢忠心,千古仰军人钜镬;栖霞新庙貌,万方拜中国英雄。”

同年(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