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陶少卿 [公元1914年-1945年]

  • 陶少卿(1914~1945年) 陶少卿,四川人,佃农出身。15岁时被抓丁参加国民党军队,后随队到达江南。民国19年,入青村场务所缉私营当盐警,颇能同情盐民。3年后入赘盐行徐家圈(今塘外乡盐行村四队)陶家,改名陶志元。民国31年,毅然脱离缉私营,参加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初期,奉命在家乡开店作掩...[详细]

苏诚 [公元1893年-1945年]

  • 苏诚(1893—1945),南宁郊区亭子乡人,民国初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由于成绩优异,校方出资送他到日本、 朝鲜考察。 归国后, 在南宁创办《农商报》 ,任社长。民国14年(1925),任建设厅技正,督察农、林业及公路发展,在茅桥、槎路、七坡、五象岭等农、林场参与培植出驰名的茅桥马铃西瓜。  ...[详细]

宋志达 [公元1917年-1945年]

  • 宋志达(1917~1945年) 宋志达,原名秋生,今奉城觉民村五队人。3岁丧父,8岁入私塾就读,3年后停学,随母务农。民国32年4月,参加浙东纵队海防大队。他曾赤手空拳从驻奉城刘福云伪军手中缴到 枝1枝。有次回家探亲,为敌拘捕,虽受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吐露真情。后经多方担保营救获释,伤愈后立...[详细]

施淑懿 [公元1876年-1945年]

  • 施淑懿 (1876—1945) 施淑懿,女,祖居城内南街。父在光绪年间中进士,长期在外做官。施少年时好吟诵。17岁随父到湖南,从外祖、舅祖习诗,自号学诗。22岁,与庙镇蔡南平结为伉俪。1902年,父调京城任职,施留武冈。1904年夫亡,奔丧回崇。 施有爱国思想,关注时局变幻,时怀忧国之心...[详细]

史楚琪 [公元1912年-1945年]

  • 史楚琪(1912~1945),又名史平之、史品之,民国元年(1912年)生于宜兴官林。烈士。民国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中共无锡县委扩建为中心县委时任中心县委秘书。同年7月,由于内奸和叛徒的告密,中心县委书记吴仲超等10人被捕,无锡的党、团中心县委均遭破坏。史楚琪于危难之际,在无锡城郊...[详细]

沈广训 [公元1898年-1945年]

  • 沈广训 (1898年~1945年) 字迪生,绰号沈大鼻子。寿张县孙口村(今属台前县孙口乡)人。早年曾任军阀营长。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寿张城后,沈广训历任伪维持会长、警备大队副队长和伪县长等职。沈广训效忠日本侵略军,网罗兵痞、土匪和社会流氓,扩充汉奸武装,组建警备大队,多时辖17个中队。...[详细]

沈纯 [公元1911年-1945年]

  • 沈纯(1911~1945),原名杨文儒。今建湖县上冈镇人。烈士。民国29年(1940年)冬,任四区新北乡助理;次年秋后,赴盐阜区行政学院学习。民国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继任建阳县(今建湖县)四区民政区员兼西乐乡乡长。该乡和新兴场伪化区仅一河之隔,他多次到新兴场西边组织群众藏粮放哨,打坝拆桥,借...[详细]

上官子平 [公元1906年-1945年]

  • 上官子平(1906~1945年),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人,出身地霸。久有控制地方之心。曾任国民党渑池县-长、县长,地方自卫队司令等职。他嗜好烟毒,搜刮民财,为非作歹,在渑池称霸达十年之久。 1930年,阎锡山和冯玉祥联合讨蒋(即中原大战)时期,上官子平出任渑池县-长,因-,被当任县长...[详细]

任升荣 [公元1909年-1945年]

  • 任升荣(1909一1945)字东华,乳名大果,因其所在结拜的“七大弟兄”中排行第五,又称“任老五”,温县南张羌村人。住在青少年时代多交徒闲汉,常在社会上闯荡,骚扰乡里,曾遭当局缉捕,先后逃往武汉、西安。1930年“西安事变”,任升荣颇受影响,遂返乡,扯旗拉杆,鼓动抗日救国,并建立了一支二三十人的...[详细]

马保林 [公元1887年-1945年]

  • 马保林(1887-1945),城关乡三道沟人。自幼家贫,和养父马和裕靠在西永庙看庙堂度日,后到国民党县保安团当兵。民国25年冬,被提升为国民党县警卫队分队长,分守谷旦镇。同年击溃了土匪头子胡玉明,活捉土匪头子杜广新,并杀之,悬杜头于城门示众。民国27年(1938)张伯华任国民党孟县县长,马受编为...[详细]

吕水仙 [公元1883年-1945年]

  • 吕水仙(1883~1945年),乳名葫芦,柏香乡肖寺村人。十岁开始在西王良村跟怀梆老艺人苗发信学戏,出师后一直在沁阳“行戏班”主演旦角。他的嗓子高亢宏亮,音域宽广,唱腔吐字圆滑自如,韵调优美动听,声情并茂,他的大段唱腔往往使台下掌声不绝。当地群众常说:“听着葫芦唱,只把碗来放。听着葫芦喊,只把碗...[详细]

吕畴 [公元1923年-1945年]

  • 吕畴(1923~1945),女。民国12年(1923年)生,南京市人。烈士。日军侵占南京后,面对血腥大-,她立志要参加抗日队伍,替死难同胞报仇。民国22年,她在南京信府河、中华门一带,结识地下党员陈扬,在陈扬的启发教育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工作需要,她将寡母送往厨子营舅父家,秘密开展地下活动。是年...[详细]

罗云高 [公元1901年-1945年]

  • 罗云高(1901~1945),原籍河南,出身贫苦家庭。逃荒来到江苏,曾在南通大生纱厂当过门警,后在国民党韩德勤部任连长,后又编入伪军三师八团。 1942年初罗率部驻丹徒黄墟镇时,受到中共京沪路北特委敌伪军工作委员会和铁道工委关于民族大义的教育,开始懂得抗日道理。 1943...[详细]

罗玉芬 [公元1928年-1945年]

  • 罗玉芬(1928~1945年),乳名荣,女,渑池县英豪街人。1945年2月在豫西公学学习。同年9月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17岁。 罗玉芬在豫西公学学习期间,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5年5月26日,上官子平叛变,她随学校渡黄河转移至山西,后又随军返回渑池。由于她立场坚定...[详细]

罗青松 [公元1914年-1945年]

  • 罗青松(1914~1945.3),原名罗继钦,又名罗钦。广西陆川县人。在私立南兴中学读书时加入共青团,当过小学教师。民国20年(1931年),在陆川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陆川县委委员、 书记。25年冬,调梧州工作。26年1月,任中共苍梧县委书记。在梧州大力发展中共地方组织,先后建立中共广西大学...[详细]

刘家玺 [公元1923年-1945年]

  • 刘家玺,1923年10月5日生于河北省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其父母生育四男二女,他排行为四。1936年,刘家玺随父到天津,在河北省立第一中学(今天津市三中)求学,直至高中毕业。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名列前茅。他思想进步,为人正直,热心公众事业,乐于助人,深得师生信赖。读高中时受学校委托,担任省...[详细]

林皋 [公元1913年-1945年]

  • 林皋 (1913-1945) 原名陈明久,河北迁西县(原迁安)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冀东抗日武装-后,曾在抗日联军特务第二大队当文书。1939年10月,任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二区区长,年底调任遵化县二区区长。1944年秋至1945年春任蓟遵兴联合县代理县委书记。1...[详细]

李耕川 [公元1922年-1945年]

  • 李耕川(1922~1945),亦名李川。民国11年(1922年)生。江苏沛县唐楼乡孟楼村人。烈士。16岁时与中共沛县地下党员接触,受到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经常热情帮助家乡地下党组织送信。民国29年(1940年),参加沛县抗日救国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武装交通员,负责沛南泰山庙至丰沛边一段交通工...[详细]

李凤祥 [清][?-1945年]

  • 李凤祥和李莲环是夫妇俩,陕县西李村乡塔罗村人。1945年8月,他们同时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被害时李凤祥50岁,李莲环37岁。 李家夫妇为生活所迫,1935年逃到洛宁县岳山寺,开荒种地,艰苦度日,1943年重返塔罗老家。1944年冬季,八路军在李村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李风祥被群众选为...[详细]

李端章 [公元1916年-1945年]

  • 李端章(1916——1945年)字文甫,乳名河印,王召乡西王召村人。其父李汝香,原配早逝,续妻杨氏,李兄弟二人,端章为前母所生,兄名伦斌,系继母所带。 抗战前,李家有房屋6间,地9.5亩,毛驴l头。民国22年(1933年)其父病故后,端章遂与继母分居,自分房3间,地4.5亩。他9岁入本村私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