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焦作市> 温县人物

任升荣

[公元1909年-1945年]

任升荣为[公元1909年-1945年]

  任升荣(1909一1945)字东华,乳名大果,因其所在结拜的“七大弟兄”中排行第五,又称“任老五”,温县南张羌村人。住在青少年时代多交徒闲汉,常在社会上闯荡,骚扰乡里,曾遭当局缉捕,先后逃往武汉、西安。1930年“西安事变”,任升荣颇受影响,遂返乡,扯旗拉杆,鼓动抗日救国,并建立了一支二三十人的游击小队。
  1938年春,日军侵占温县。3月8日,日军安田部队派出5名骑兵向县东侦探,至刘村沟遭任升荣部和范廷兰部的袭击,击毙日兵4名。任将所获战马、武器等战利品交国民党38军赵寿山部,遂被收编为国民党豫北抗日游击大队第九别动队(后随战局变化,历编为“豫北第四纵队”、“第一战区豫北游击第十七支队”,任总队长、司令等职)任队长。同年秋,任在沁博公路侧之陈庄,再次伏击日军获胜,将大批战利品武装了自己队伍,扩充兵员近千人。在马庄建立了兵工厂,一年余,用土法制出“马庄遣”步枪近百支。同时还在马庄设“士兵讲堂”,定时请人给其部属讲述抗日道理。在县境内及县周围同日军展开游击战争。
  为抵制日伪的奴化教育,任在其势力所及的赵堡、平皋、陈家沟、南张羌等地办“义务学校”16所,自任各校名誉校长,邀请各村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为校委,自编教材上课,办学近二年,后被日伪军摧毁。
  1938年秋,任率部攻东南冷村,剿灭了该村伪军李广隆部,得到当地群众拥护。
  1940年春,任部已发展到3000余人,战马80余匹,下设政治、参谋、秘书、通讯、军械、军需、军医、军法八大处,成为豫北一支实力较强的地方抗日武装。同日伪-战于温、武、孟、济、沁、博等地。日军视任升荣部为劲敌,多次进行围剿,其中东南冷一战,任部llO人罹难。
  1942年6月,任升荣部同温县常备队、38军177师47旅418团的一个营驻守县西南黄河滩单庄(时称“西局联”),以保卫黄河渡口。6月3日,日军集结骑兵、迫击炮和坦克部队4000余人包围和进攻西局联。激战终日,418团的一个营官兵全部战死,任升荣部遭沉重伤亡,坚持至晚突围,转移至孟县化工、于沟桥一带。因给养困难,士兵军纪松弛,以致拉夫派粮,骚扰百姓劣迹屡见。
  1943年3月,任部配合孟县张伯华部和其它抗日武装,攻打盘踞在桑坡村的日伪据点,捣毁日军固守的清真寺,引起当地回民的不满。加之同孟县地方抗日部队互争军饷,磨擦加剧。5月任升荣赴洛阳联系军火,其部下有两个大队投降伪军。日军遂围困了任部所驻的孟县西汤王庙,经血战四昼夜,伤亡惨重,少数突围至许村又遭围歼,全军溃散。
  因捣毁桑坡清真寺和任升荣部下投敌等事,桑坡村民告状至白崇禧处。1943年6月,任升荣在洛阳被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逮捕下狱。
  1944年春,洛阳沦陷,任升荣被释,携家小栖身于巩县连山沟,以扫盐土熬盐为生。1945年5月,青黄不接,任一家食不果腹,其妻回温借粮不得,任升荣亲潜回温县筹粮,过汜水时被其投降伪军的原部下诱骗暗杀于黄河滩。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