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邦达(1894~1944年) 戴邦达,字心印,又名听鹂,今头桥乡戴家村人。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后应南汇大团盛姓土绅之聘,设馆授徒。民国11年后,历任大团小学、泰日桥小学教员和头桥镇警董。民国 17年10月,因被指控为“共党嫌疑”,受到县警方搜捕。戴转逃沪上匿于法租界,半年后出...[详细]
朱前(1916~1944),原名贯义。涟水县余圩乡人。烈士。日军侵占涟城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斗争。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由于他对敌斗争有胆有识,工作热情高,开辟新区有办法,不久被调到离大汉奸王培坤盘踞的时码据点最近的光华乡任指导员。光华乡当时是伪化区。他一到那里,就发动群众摧毁了伪乡、保组织,组建共...[详细]
赵得臣(1872~1944),原名揖泉。祖籍泗阳,因水灾落户扬州西乡七里甸赵家庙,是扬州中医经方派创始人。幼年丧父,随母陈氏进扬州城,14岁从东关名医朱素臣学医,18岁悬壶旧城仓巷。其时扬州西医甚少,疔、疽、痈等外症难得医治,赵得臣大胆进行手术治疗,故人称赵氏中医内外方脉。由于他替人医病处方灵巧...[详细]
张玉梅(1918—1944)无棣县便宜店村人。1933年入庆云县中学,毕业后到无棣县大屯村任小学教员。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毅然放弃教学,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1939年任中共沧县县委书记。1940年10月调任中共盐山县委书记。1943年10月,组...[详细]
张一鹏(1871~1944),字云抟。吴县(今苏州市区)人。早年在苏州观前街设开智书室,后到南洋公学读书,肄业,回苏州创办唐家巷小学、组织苏学会。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人。后去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律。回国后历任-主事、京师地方检察厅长、吴江地方检察厅长、云南高等检察厅长。从云南返沪后,任《时...[详细]
尹天佑 (1913—1944)历城县孙村镇武家庄人。 1929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1931年因积极参加-被开除。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回武家庄建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为支持抗日工作卖掉家里的10亩地和耕牛。1943年冬任济王工委书记。1944年2月2日被特务杀害。 ...[详细]
姚锡舟(1875~1944),名锦林,字锡舟。上海南姚人。中山陵的承建者、中国水泥工业的先驱。13岁独自外出谋生,充当童役、小贩、筑路工,曾受教于著名工匠杨斯盛,营造技术造诣日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上海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三十年,承建上海电话大厦而崭露头角。此后,又因建造外白渡桥、...[详细]
姚琪(1920—1944)原名姚世卿。蓬莱县(今蓬莱市)马格庄中村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保卫大队中队长、胶东军区五旅十五团 (后改为十四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主任等职。他作战勇敢,指挥果...[详细]
颜竹林(1914—1944)原名颜景隆。临清县颜竹楼村(今属临清市)人。革命烈士。 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任中共临清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38年初,任中共临清县工委书记,后任中共临清县委书记。1939年春任中共鲁西北地委宣传部长。1941年任中共湖西地委委员、巨南工委书记。1944年夏...[详细]
杨日暲(1919—1944) 南蓢翠亨村人。中山纪念中学毕业,曾在石门小学任教。民国30年(1941)参加抗日-工作。1942年5月,其兄杨日韶在浮墟抗日战斗中牺牲,即遵照母亲“继承兄长遗志”的吩咐,参加抗日游击队,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0月,任南(南海)番(番禺)中(中山)顺...[详细]
杨鸿修(1864—1944)回族。冠县人。近代查拳大师。自幼师从马老维等,苦练查拳门拳械,有“大 杨”、“快拳杨”之称。1915年应聘于山东武术传习所教授查拳、弹腿等,并参编《中华新武术》。培养出王子平、于振声、王兆林、马金骠等著名武术家。...[详细]
徐明富(1890~1944),金坛县建昌乡沟嘴头村人,出身贫苦家庭,祖辈务农。民国26年(1937年)冬,日军侵入金坛建昌圩,烧杀抢掠,人民深受其害。次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东进茅山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沟嘴头村地处建昌圩大芦滩西侧。他家单门独户,坐落在四面环水的土墩上,只有一座小木桥通向陆路。水里...[详细]
徐国灿(1914~1944),又名子文。阜宁县九灶(今属九灶乡)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烈士。民国29年(1940年)11月,参加民兵模范班。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九灶乡乡长。为了团结群众抗日,发展地方武装,徐国灿首先动员三弟徐国光、四弟徐国水、侄儿徐宝富、徐宝功参加乡武装民兵。由于他全...[详细]
薛浩(1903—1944)又名薛其浩。泰安县薛庄(今属泰安市岱岳区)人。早期中共党员。1924年毕业于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东北,参加党的地下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回泰安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32年为营救共产党员程照轩,曾与隐居泰山的冯玉祥有来往。后以教...[详细]
许春禹(1915—1944)莱芜县大山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历城县委书记。1944年在历城曹家庄牺牲。 ...[详细]
夏元瑮(1884—1944)浙江杭州人。1904年入南洋公学,1905年夏赴美留学,1909年赴德国深造,1912年回国。为我国第一代理论物理学家,其翻译的爱因斯坦名著《相对论浅释》(今译为《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于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我国第一本有关相对论的译著。1924年至1927...[详细]
吴雷川(1870-1944) 名震春,字雷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末翰林。著名教育家。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1906年任浙江高等学堂(今浙江大学)监督(校长)。1910年因办学有殊绩,晋授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参事,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