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林湖鳅 [公元1917年-1944年]

  • 林湖鳅(1917~1944),又名养生、水田,平和人,1932年底参加闽南红三团,1933年11月被派回家乡开展地方工作,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历任靖和浦县委辖下的五南区委、双坂区委书记。抗战时期,历任中共平和县委委员、县委书记、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员,坚持抗日救亡活动,发...[详细]

林奉若 [公元1876年-1944年]

  • 林奉若,又名思延,字亮泽,学名赓飏,蓬壶乡西昌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父以仁,岁贡生,为人正直朴实,曾召集西昌村父老,共决废除乡中酬神大铺张陋习,负责募建壶口及水尾两石桥。 奉若青年时期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影响,醉心新学。最初从普通科学声、光、电探讨新知识,为永春试验发电第一人...[详细]

林秉祥 [公元1873年-1944年]

  • 林秉祥(1873~1944),龙溪县浒茂城内人。 少时赴新加坡,1892年毕业于圣茹授斯学校,通晓英语,当上丰源航务局经理。后航务局改组为和丰轮船公司。公司全盛时拥有丰庆、丰祥等29艘远洋巨轮。航行南洋各埠及香港、厦门、上海等10多个口岸。 秉祥热心公益事业,1903年因捐献6万银元帮助...[详细]

李景波 [公元1911年-1944年]

  • 李景波(1911~1944)名广年,字景波,1911年2月27日生于陕西省绥德县韭园乡李家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春,入陕北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就学。四师是陕北共产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方,1930年11月,李景波在这里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李景波入党后,更加积极地向乡亲们宣传革命,结合...[详细]

李汉卿 [公元1903年-1944年]

  • 李汉卿(1903-1944)新四军第5师赣北指挥部指挥长 男,1903年出生,湖北新洲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投身农-动。1928年当选中共黄冈县县委常委。1935年被国民党抓壮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9月逃离国民党军,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独立游击5大队(隶属于国民革命...[详细]

李大华 [公元1906年-1944年]

  • 李大华(1906~1944年),又名李新,福建省同安县人。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厦门中华中学,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先到漳州开展工农运动,民国15年回到家乡,先后在城关后河小学、兑山陇西小学、马巷牖民小学任教,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9年到漳州开展农-动,在白水营组织武装准备攻打国...[详细]

李春芳 [公元1915年-1944年]

  • 李春芳(1915-1944年),出生于巴彦县兴隆镇西北雌凤岗屯(今之万发镇宏新村)。幼年丧母,靠祖母抚养长大。他虽生长在富农家庭,但其家却不肯花钱供他念书,所以他只读了几年小学。 1930年,由其兄李廷芳(时雨)介绍到兰西县长陈万凯处当侍从。李春芳受其兄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阅读李廷芳送给的进...[详细]

梁林 [公元1911年-1944年]

  • 梁林(1911~1944),原名梁仁,曾用名于飞,1911年4月出生于广西融县潭头乡(今属融安县)新桂村一个耕读世家。父亲梁钟珀一生从事农耕,且勤奋自学,阅读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著作,颇有文化修养。伯父梁钟塘,知书识礼,平易近人,曾任地方官吏,从政廉洁,两袖清风,颇受世人敬重。梁林小时候常听父亲和...[详细]

乐嘉藻 [公元1867年-1944年]

  • 乐嘉藻(1867—1944),贵州黄平县人,字彩臣,举人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 书”,后旋赴日本考察学务,回黔后研讨新学,并与同仁创办蒙学堂、实质学堂,发行《黔报》,主张立宪。宣统元年(1009)贵州谘议局成立,乐嘉藻任议长,三次赴京,参加-。辛亥革命时曾劝促清贵州巡抚宣布独...[详细]

赖月华 [公元1905年-1944年]

  • 赖月华,乳名煌姑妈,1905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西门赖屋的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赖月华与当时在励勤学校任教的张鼎丞结为夫妻。丈夫接受新思想、倾向革命的言谈举止,对赖月华有着直接的影响。1927年9月,永定溪南党组织成立后,金砂各乡在溪南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办起了平民夜校,以启发农民的觉...[详细]

康俊仁 [公元1908年-1944年]

  • 康俊仁,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夏县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性格刚毅,抑强扶弱,爱抱打不平,深得乡亲们拥戴。遇到什么难事,大家都乐意找他拿个主意。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任周村村长的康俊仁,耳闻日军杀人放火的暴行,义愤填膺。在共产党干部金长庚的指示下,他经常以村长的身份作掩护,进入县城为党刺探...[详细]

贾征远 [公元1916年-1944年]

  • 贾征远(1916~1944) 本名-,贾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 1933年,他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各县,开辟根据地。后任四支队政委。次年改编在二五纵队。1935年8月,纵队改编为战斗团转战延...[详细]

简羡强 [公元1890年-1944年]

  • 简羡强(1890~1944年),长教人。因家贫,自幼卖给他人。民国1年(1912年)前往缅甸毛礼谋生,开店铺振成宝号,经营五谷杂货批发。此后,陆续添置帆船10艘载运谷物,并办碾米加工厂,日可加工大米千余包。当时毛礼有闽粤华侨2000余人。为解决华人子弟入学问题,民国19年,简羡强独资创办启民小学...[详细]

惠子俊 [公元1910年-1944年]

  • 惠子俊(1910~1944)曾用名荣生,化名薛斯。陕西长安(出生地今属西安市新城区)人。幼时因家贫,小学毕业后到一家店铺做工,不久进入陕西机器局兵工厂做钳工。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出师潼关,策应北伐战争,惠与一批机械工人应招随军东进。同年秋,第二集团军在河南作战失利,惠-到巩县兵...[详细]

惠光前 [公元1920年-1944年]

  • 惠光前(1920~1944)化名王甘前、林亦青、李新民、李健吾。陕西甘泉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甘泉县高小读书的惠光前,与同学一起走上街头,呼吁各界民众抗日救国。1934年考入陕西省立西安第二中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反帝爱国活动,并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西安事变后奔...[详细]

黄友 [公元1927年-1944年]

  • 黄友(1927~1944) 黄友,人称“黄友仔”,广东东莞县凤岗乡(今东莞市凤岗镇)凤德岭村人。出身贫农家庭。早年父亲去南洋谋生,一去沓无音信,一家生计靠祖父跟牛贩赶牛挣工钱维持。黄友小时在本村小学读过四年书,后跟祖父帮做牛贩的亲戚看牛。 民国29年(1940)冬,年仅13岁的黄友参加了...[详细]

黄翼 [公元1903年-1944年]

  • 黄翼(1903~1944年),字羽代,厦门人。早年求学于北京清华学堂,民国13年(1924年)毕业。次年留学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专攻心理学。民国17年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民国19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他受到美国儿童心理学权威A·格塞尔(ArnaldGesell)、K·...[详细]

黄仁添 [公元1906年-1944年]

  • 黄仁添,小名花苟,光泽县寨里乡桥亭村佛岭下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父亲黄细福是个勤劳的农民,一家四口,仁添是他的长子。家中有田七、八亩,自耕可以自给自足。仁添年幼时曾在私塾读书3年,粗通文墨。他办事精明能干,富有谋略。 1933年(1933)2月,中共光泽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寨里...[详细]

黄鸿翔 [公元1881年-1944年]

  • 黄鸿翔(1881~1944年),字幼垣,又字景度,籍隶台湾嘉义。父拱垣,为台湾航运界巨子,在嘉义朴仔脚拥有大量土地。日军占领台湾后,其父尽弃家产,举家内渡,定居厦门。 他自少博闻强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孝廉,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清末民国初,参与厦门各界反对英国扩占“...[详细]

黄登云 [公元1906年-1944年]

  • 黄登云,号跃龙,字文方,松溪县城关人,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少年颖悟,父教甚严,黄受家庭熏陶,学业日进。后毕业于福建省第一师范学校。民国20年(1931)由爱国民主人士李含阳介绍,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后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先后任松溪县城东、城西小学教员、校长,松溪、永泰等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