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廷璧(1866-1943)名马来,字征君,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人。年青时到广州、上海、宁波等地谋生。1893年在广州遇见孙中山,从谈家事、国事而成为挚友。次年,他到日本神户经商,1905年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被派在神户、大阪发展组织,成为中国同盟会神户大阪支会会长。1911年武昌起...[详细]
王育荣(1901—1943)八路军冀中军区卫生部副部长 饶阳县王桥村人。他出生于中医世家。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深县中学,同年考取了河北大学医科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东,在张发奎部队任医官。面对军阀连年混战、官僚鱼肉百姓的局面,王育荣非常气愤和失望,毅然离开部队,回乡从医。 "七·...[详细]
王纯一(1912—1943)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雁北军分区指挥部第11区队政治委员 王纯一,1912年出生,河北省完县人,1937年9月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指,政教,总支书记,雁北区队政委等职。1943年7月牺牲于浑源穆庄旺村.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详细]
同华章,1907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洧川县石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节衣缩食,将小华章送进学校。同华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曾在豫东瞧县教书4年,并在学校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他返回家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同华章回乡后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张磊,张系中共洧川县西北区区委书记。因这一带...[详细]
陶绍唐(1906—1943)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0军63师189团团长 字恒、尧青,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陆军第3师副师长。奉令于湖南桃源阻敌。是年秋于激战时,肉搏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陶绍唐陆军中校追晋少将,3师副师长河南西峡人,字尧青1943秋牺牲于湖南桃源1926年,南下...[详细]
桑玉山(1914—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5军分区民军1团团长;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桑玉山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详细]
朴吉松(1918—1943)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12支队支队长 朴吉松,男,朝鲜族,1918年8月出生于吉林省汪清县永昌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曾在家乡参加学生进步团体-亲睦会和儿童团,1933年,他加入青年团,投身于抗日救国活动。1935年,因叛徒告密他被捕...[详细]
彭泰农(1915―1943)又名泰,曾用名振东。广东惠阳人。1937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惠州日报》发表《告东江父老兄弟姐妹同胞书》,号召团结抗日。后在坪山组织抗敌后援会,发展中共组织,成立中共坪山区委,统一领导当地抗日斗争。1938年1月到惠州,5月成立中共惠州...[详细]
宁玉庭(1912—1943年),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乡黑虎庙人。 土地革命时期,宁玉庭参加荆门钟祥北山地区红军游击队,任区委委员。 1930年受上级中共党组织派遣,到牌楼、皮家集、黄集一带秘密组织农民协会。 1938年,宁玉庭加人中国共产党,组建抗日游击队。 1939年下半年,...[详细]
米炎,男,又名米荫亭,宁晋县大曹庄村人。1907年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38年10月任宁晋县战委会主任,1943年春季任赵元宁县抗日政府县长,1943年夏,牺牲于赵县黄市村。 米炎自幼勤奋好学、苦心钻研,先后就读于宁晋县乙种实业学校、保定省立民众试验学校和燕京大学。在青少年...[详细]
梅华樊(1909年-1943年),生于安徽六安江店,生前任129师新编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 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任少先队长,经常带领队员为苏维埃政府站岗放哨,传递情报,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被编入独立第四师,随军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多次反“围剿”作战和历次战役作...[详细]
鲁云成(1919—1943),湖北天门小板镇罗湖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不久,任天南办事处横东乡游击队战士。1943年10月,他受派到京山执行任务,返回途中在本地被伪大队长抓捕,在小板遭杀害。小板镇 小板镇位于天门市东南方,东经113°12′ ,北纬30°26′,西距天门市区约4.5公里,东...[详细]
罗华明(1915-1943)江西吉水人。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一方面军团政委、少共国际师政治部主任、红五军团十三师政委。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后任红五军团政治部破坏部长、中共川陕省委委员。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教导团团长。同年在河北行唐反日军“扫荡”战斗中牺牲。 20...[详细]
刘韵琴(1884-1943),名羽诜,清末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孙女。 清光绪九年十月三十日(1883年11月28日)出生于兴化城西城内城隍庙东巷祖宅内。幼年就读私塾,“聪明好学,九岁能诗”,仰慕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她在七律《木兰从军》诗中写道:“一朝战罢回东阁,千古风高花木兰。”19世纪末,帝...[详细]
刘天香(1915—1943),湖北天门杨林街道刘新村人。1941年在刘家湾参加革命,1942年任天汉县指挥部 队队长。1943年在卢市刘集猫溪嘴活动时,由于 支走火牺牲。1952年经天门县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烈士。杨林街道 杨林这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临近天门城区。东有涓涓细流的八市河,...[详细]
刘全民(1906~1943﹒1),原名杨锡胜、杨希盛,字瑞林,河北遵化人。 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7月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1941年12月任迁青平联合县办事处主任。翌年1月,转任迁青平联合县县长。他与县委书记黎文(李海涛)一起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主动向北、向东出击,不断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