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谭克平 [公元1906年-1942年]

  • 谭克平 (1906—1942) 原名谭庆信,又名谭柯平。博山县七区西石门村(今属淄博市淄川区口头乡) 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北伐军。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来往于济南淄博之间,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后被捕入狱。1933年7月,经营救出狱,担任《山东日报·湖光》副刊...[详细]

唐雨生 [公元1906年-1942年]

  • 唐雨生(1906~1942),连云港市云台区朝阳乡新县村人。民国8年(1919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讲武堂。民国19年毕业,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受中国共产党的派遣,辗转外蒙、包头、宁夏等地进行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奉党的指示,返回家乡云台山,从事地下工作。途经大岛山时,遭...[详细]

孙传祝 [公元1918年-1942年]

  • 孙传祝(1918—1942)乳山县(今乳山市)白沙滩村人。山东省立第八中学肄业。1935年11月参加革命。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参与攻克垒子盐务局。1938年春,创办抗日剧团,先后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鹬蚌相争》等小型话剧。后剧团筹备了武器,改称武装宣传队(又称青年救国团)...[详细]

孙伯龙 [公元1903年-1942年]

  • 孙伯龙(1903-1942)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 原名景云,字伯龙。男,1903年出生,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预科,不久加入了国民党。1931年到博山、安丘两县国民党县党部任职。1934年,因对国民党明争暗斗的“官场”不满,离开了国民党县党部,回到峄县创办文庙...[详细]

宋泽夫 [公元1872年-1942年]

  • 宋泽夫(1872~1942),原名殿康,后改名润,字泽夫。爱国民主人士,烈士。盐城县(今盐都区秦南镇)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秀才。光绪三十二年,考入南京宁属师范,钻研新学,接受新思想。宁师毕业后回盐城,创办沙沟小学,宣传革新思想,提倡剪发辫,反对妇女缠足。宣统二年(1910年),发起...[详细]

宋光 [公元1906年-1942年]

  • 宋光(1906—1942)原名宋林竹,字劲千。掖县(今莱州市)干河子村人。1938年入党。曾任中共平西县县委书记。1942年在平西县岩刘家战斗中牺牲。 ...[详细]

褚思沛 [公元1899年-1942年]

  • 褚思沛 (1899—1942)又名褚雨田。微山县李张阿村人。193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3月,中共李张阿党小组成立,任小组长。6月,以李张阿党小组为基础,成立了中共临沙支部,任党支部书记。同年11月,中共苏鲁临时特委决定建立临沙区委,任区委书记。其间,协助建立了张阿人民抗日义勇队,任指...[详细]

瞿淑 [公元1912年-1942年]

  • 瞿淑(1912~1942),女,化名瞿堪。靖江县城(今靖江市)人。烈士。“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瞿淑激于民族义愤,辞去小学教员职务,离家去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武汉,她与进步青年薛克伯相爱结婚。年底,一同奔赴延安,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7年(1938年),瞿淑在“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详细]

史文彬 [公元1887年-1942年]

  • 史文彬(1887.11.19~1942)原名史银子,字志卿,化名石志清。山东青城(今高青县)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黄河决口,洪水泛滥,随父母迁往济南,靠亲友资助,全家以开小杂货铺为生。13岁时,家中受欺诈遭官司,一贫如洗,-搬进一座关帝庙栖身,父母相继在忧愤贫病中去世。为寻求生路,年...[详细]

石景芳 [公元1914年-1942年]

  • 石景芳(1912—1942),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原名石玉琮,1912 年1 月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刘丰台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史书,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1933 年秋,考入北平宏达学校。在北平抗日救国-的影响下,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为日后踏上革命征途奠定了思...[详细]

石长海 [公元1894年-1942年]

  • 石长海(1894—1942)庆云县柴林庄人。1937年参加抗日救国军。1939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县大队副队长。后任冀鲁边三分区司令部手枪连连长。他经常带领战士摸据点、打伏击、歼日寇、除汉奸,身经百战,屡立战功。1942年在一次突围战中牺牲。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赠其家“民...[详细]

任子健 [公元1914年-1942年]

  • 任子健(1914—1942)又名守钰。曹县城关南大街人。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曹县县委组织部长。不久调任中共单县县委书记。1940年夏任湖西专员公署教育科长。在湖西“肃托”事件中坚持原则,受到破孩。1942年12月在日军对单县“扫荡”中牺牲。 ...[详细]

曲华 [公元1910年-1942年]

  • 曲华(1910—1942) 原名李继仁。青岛李辛庄人。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连指导员、胶东军工厂厂长兼指导员。1939年11月进入青岛建立党的组织。在本村和蓝家庄发展党员建立起党小组,在市区建立了崇德中学党支部,在工厂企业中发展党员40多名。 1941年秋,任中共青岛工委组织...[详细]

戚烽 [公元1921年-1942年]

  • 戚烽(1921—1942)原名戚绍炎、戚啸中。武城县杨庄乡戚庄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8月,主持成立了武城县第一支抗日武装——戚庄游击小组,任组长。1939年11月后,任冀南四分区武城独立营基干连指导员、清河县游击大队教导员、武城县抗日游击大队副政治委员。1942年12月27日,在...[详细]

强博 [公元1918年-1942年]

  • 强博(1918~1942),原名蒋之林。金坛县(今金坛市)指前镇庙圩村人。烈士。民国25年(1936年)考进吴江县乡村师范学校。民国26年冬,日军侵占苏南,他辍学返乡,先后在庙圩、城头小学执教。民国27年春,他与许瑞森、万渔鳌等人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强博。当年夏天随新四...[详细]

苗雨村 [公元1920年-1942年]

  • 苗雨村(1920—1942)曾用名苗培之。栖霞县(今栖霞市)人。1938年在栖霞中学读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带领部分同学参加八路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后任山东纵队五旅十五团政委。1942年在平度楼子庄战斗中牺牲。...[详细]

马勋臣 [公元1916年-1942年]

  • 马勋臣(1916—1942) 高青县丁家庄乡马庄村人,系高苑名绅马连池之子。曾任鲁南八路军游击队团长。1937年毕业于乡村师范,后去鲁南参加八路军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职。期间屡立战功。1942年12月12日在沂蒙山区对日作战中牺牲。 ...[详细]

马侠村 [公元1900年-1942年]

  • 马侠村(1900—1942)掖县(今莱州市)朱由村人。1919年考入北京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1924年先后担任绥远都统署直辖骑兵团团副、 混成旅旅长等职。 1927年8月到北京赋闲,靠借贷和鬻画维持生活。1933年5月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骑兵师师长。率部先后...[详细]

马同贵 [公元1916年-1942年]

  • 马同贵 (1916—1942) 又名马兢生、马千里、陈放。桓台县马庄村(今属淄博市张店区四宝山乡)人。1937年9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2月26日带领10余名青年参加黑铁山起义, 任第五中队政治干事。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任中共长(山) 桓(台)临(淄)...[详细]

陆升勋 [公元1907年-1942年]

  • 陆升勋(1907—1942)昌邑县(现为市)人。1926年考入青州山东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后回本村任教。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他带领30余名青年,参加了昌邑县瓦城抗日武装起义,并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特务中队队长,是年4月任鲁东游击队指挥部特务大队队长。 该部编入山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