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王远音 [公元1915年-1942年]

  • 王远音(1915-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 原名鸿业。男,1915年6月出生,山西五台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北平西郊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任国民抗日军中心队委书记。1938年1月,国民抗日军被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详细]

王泰和 [公元1883年-1942年]

  • 王泰和(1883~1942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原籍福安上白石佳浆村。后迁居福安阳头。曾随父在福州的福安会馆当茶房、办膳食。父殁,仍留馆。由于他诚实谦和,手脚勤快,深得掌管和旅省同乡的器重。时李厚基主闽政,发行有奖彩标,泰和中头奖,得巨款,拟从事实业。他鉴于福安到福州行人长途跋涉20...[详细]

王明扬 [公元1913年-1942年]

  • 王明扬(1913~1942年),原名炳康,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民国2年(1913年)。2岁时举家迁沪,幼年求学于上海九亩田万竹小学。毕业后入南市大南门民立中学就读。其时,受革命思潮熏陶,追求进步。民国2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为革命奔波,常通宵不归,其父为之担忧,...[详细]

王鸿恩 [公元1888年-1942年]

  • 王鸿恩(1888-1942) 王鸿恩,字锡三,呼兰莲花乡大东村人。自幼聪颖好学,在乡下读完私塾,以优异成绩考入省城齐齐哈尔师范学堂。毕业后回呼兰做小学教员、第一初高等两级小学校校长。1918年10月任呼兰县教育局局长。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激起全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各...[详细]

涂友情 [公元1895年-1942年]

  • 涂友情(1895~1942年) 涂友情,名贻训,号飞凤,大田县济阳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于永春县涂山村。历任民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国民党德化县长,省保安第四旅旅长、省闽南盐运视察专员等职,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 涂友情年青时,投德化苏亿部下当兵,任过排长、连长。苏亿死...[详细]

孙石溪 [公元1886年-1942年]

  • 孙石溪 (1886~1942年) 生于福州市城内善化坊一个医学世家。祖辈六世为医,擅治妇科。石溪秉承父业,认为妇人疾病多端,医理既深,医亦多术,宜随证用功,辨证精详,才能药到病除。石溪临床实践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和标本同治的原则,常获奇效。石溪学术上善于运用脏腑学说,认为妇科病与脏腑的...[详细]

孙开楚 [公元1910年-1942年]

  • 孙开楚(1910-1942)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军工部政治委员 男,1910年出生,湖南郴县(今苏仙区)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组织游击队参加湘南起义,被选为中共郴县县委委员,后随部队上井冈山。1929年任红4军军部机要保密员,并随红军长征。1935年任毛泽东机要文书...[详细]

史仙舟 [公元1901年-1942年]

  • 史仙舟(1901~1942),又名步瀛,高家堡镇人。他出身贫寒,生性聪颖。1921年高小毕业,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受进步思想熏陶,于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傅懋恭(彭真)、王瀛等人领导的革命活动。1923年秋毕业回乡,次年任神木县第一高小英文教员,并当选为县议会议长。他利用合法身份,向...[详细]

史廷辅 [公元1863年-1942年]

  • 史廷辅 山河镇人,生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幼年不愿读书,顽皮好斗,乐打报"不平",而且从不畏惧。人送绰号"史球子"。 成年之后,在山河镇开小客店时,偷窃山东客商王某之财,王某因此丧生。 民国初期,他利用这笔不义之财开设烧锅、当铺两处,生意兴隆。数年之中获利10万余,后又合股开办银...[详细]

施奇 [公元1922年-1942年]

  • 施奇,1922年生,浙江平湖人。由于家境贫困,1936年14岁的施奇进了上海一家缫丝厂做童工。淞沪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奔赴抗日前线抢救伤员。1938年8月,在皖南泾县参加新四军,被编入军部教导队学习,任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业后,...[详细]

沈爽 [公元1896年-1942年]

  • 沈爽(1896--1942),字子儒化名白涤飞,满族,生于双城县镶黄五屯(水泉乡大发村)一个地方家庭。青年时期就读于吉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沈子儒协同国民党员关耀洲,在双城组织抗日武装,起事后不久,抗日队伍溃散,关耀洲牺牲,...[详细]

蒲风 [公元1911年-1942年]

  • 蒲风(1911~1942) 蒲风,原名黄日华,学名飘霞、黄风,蒲风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广东梅县人。蒲风幼时家贫,4岁丧父。14岁时入梅县学艺中学。此时国民革命军东征到达梅县。他常与东征军中的共产党员往来,不久参加共青团,并开始新诗创作,与同乡任钧结为亲密诗友。民国1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详细]

庞琼花 [公元1911年-1942年]

  • 庞琼花(1911~1942) 庞琼花,女,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省琼海市)一个农民家庭。4岁时便由父母包办与本县题榜村一李姓人家定婚。 民国16年(1927)冬,其兄庞隆香参加琼崖第一次土地革命斗争,琼花在胞兄影响下也加入了少年先锋队。这年她才16岁,李家便迫其过门成亲,她宁死不从,继续坚...[详细]

穆增华 [公元1917年-1942年]

  • 穆增华(1917~1942)曾用名陈克、王喜田。陕西蓝田人。从小就因豪侠刚烈闻名乡里。1928年,他的三哥因资助过渭华起义部队,被民团头子岳文绪关押。只有11岁的小增华竟只身一人将岳扭送到县城法庭,被西安报刊争相报道。1935年入省立第二师范,因组织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而被开除学籍,回乡任代理教...[详细]

马日全 [公元1895年-1942年]

  • 马日全(1895~1942),又名马义泉,回族,邵武水北乡二都樟树源村人。民国25年(1936)间,由于国民党军第八十师、十一师、七十六师与县保安团的多次骚扰,他-携妻带子,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次年底返回故里,垦荒种粮,以谋生计。民国29年中共邵光顺中心县委在这一带活动,马日全在青年部长程胜福帮...[详细]

毛英华 [公元1919年-1942年]

  • 毛英华(1919~1942),又名达,今太和乡双江村人。民国21年(1932)高小毕业后,得毛氏宗族资助,才读完初中。尔后在快溪、车田、枧埠等地担任小学教员。民国27年,中共党员胡庆熙、毛祝峰在杨家滩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毛率先入队。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中共党组织发动国民党左派及爱国...[详细]

骆希道 [公元1902年-1942年]

  • 骆希道(1902—1942),曾更名骆志坚、骆存真、骆性、骆英、骆浪萍。雅瑶乡冠带村人。高中毕业后在南宁参加国民革命军第7军。1928年留学日本。回国时谢辞白崇禧委他为营长、团长之职,在冠带、黄金、板榄、雅瑶、大将一带成立学习小组,组织当地团董和一些教师,学习《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他烧毁家...[详细]

罗清桢 [公元1905年-1942年]

  • 罗清桢(1905~1942) 罗清桢,广东兴宁人。出生于贫苦农家,从小跟三叔学绘画,中学时代就以善画炭像受人称誉。民国15年(1926)夏到上海新华艺专学习西画,因经济困难,中途两次辍学,回乡教书筹款。民国19年夏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在梅县丙村中学、松口中学任教。在此期间,他深感社会的黑暗,...[详细]

龙震泽 [公元1916年-1942年]

  • 龙震泽(1916—1942),东起乡红日村人。1936年考入广西航空学校(后并入中央航校),毕业后任少尉飞行员。1939年赴新疆伊宁接受苏联教导的飞行训练。1941年,飞印度加尔各答接收苏联飞机,当驾机回国抵喜马拉雅山南麓时,天气骤变,气候奇寒,飞机油路冻塞,他巧施滑翔技术折返印度,创人机双全奇...[详细]

李子芳 [公元1910年-1942年]

  • 李子芳(1910~1942年),乳名清心,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晋江永宁岑兜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 子芳8岁入银江小学读书,因父母早逝,家境日蹙,中途辍学。民国12年(1923年),子芳跟随乡亲旅居菲律宾马尼拉,先在店铺里当学徒,后入中西学校半工半读。旅菲期间,正值国内大革命蓬勃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