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刘彩凤 [公元1920年-1941年]

  • 刘彩凤 (1920—1941),女,又名刘肇亚、刘力,化名黎初,菜园镇箭道人(今0乡-村),自幼勤奋学习,民国24年(1935)夏,考入汉中女子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女师)。26年(1937)加入共产党所领导的爱国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寒假随“旅汉同学会”回乡工作团,宣传抗日,在武侯祠主演...[详细]

李健儿 [公元1895年-1941年]

  • 李健儿(1895年~1941年),原名应伟,又单名伟,字启芬,号俭庐主人,南边李坑村人,世居广州。少习法律,攻古文辞,曾任广州《七十二行商报》主笔,为近代新闻界知名人士。民国27年(1938年)广州沦陷,健儿避居香港。民国30年(1941年)香港继陷,日军素闻其名,设宴请李,要他出任报社。健儿大...[详细]

廖锦涛 [公元1914年-1941年]

  • 廖锦涛(1914~1941),龙津村永明人。1936年到澳门歧关车路公司当办事员。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澳门特别支部组织委员、中共澳门工委组织委员。他以歧关车路公司为阵地,建立读书小组和中国青年救护团,并推动 “前锋剧社”的建立。同年8月12日,中共澳门党组织派廖锦涛代表“前锋剧...[详细]

梁如浩 [公元1861年-1941年]

  • 梁如浩(1861—1941) 原名滔昭,号孟亭、梦亭,字如浩,香山县唐家(今珠海市香洲区唐家镇)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与唐绍仪、周长龄等为第三批中国公派赴美留学幼童,先后入读哈德福中学与史梯芬工学院。1881年5月归国,任天津西局兵工厂绘图员。曾与唐绍仪一起,任德籍顾问穆麟德的随员,赴...[详细]

雷铸寰 [公元1884年-1941年]

  • 雷铸寰 (1884-1941) 湖南大学校长。 湖南省东安县人,1884年生。早年入时务学堂、求实学堂肆业。1906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理科。加入同盟会。创办花山学校,开东安办新学之先河。辛亥革命后,任职湖南省都督府。后历任东安县保安会会长、东安县行政事务所所长、嘉禾县县...[详细]

蓝培原 [公元1868年-1941年]

  • 蓝培原(1868~1941) 字葆初,本县里八沟乡人。少时就读于私塾,聪颖诚笃,后因家贫辍学,且耕且读,学识日长。20岁时考入县学,因诗文出众,被选为廪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后出任汉南书院讲席,倡导教学相长、循循善诱,受到学生敬重。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时,他同钟...[详细]

胡荣 [公元1906年-1941年]

  • 胡荣 (1906——1941) 新四军新编第三支队政治委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平江县人,1906年2月生于平江县大坪双洞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夏平江县立中学毕业。曾任小学教员。北伐军攻克平江后,即投入农-动,加入共青团,秘密发展团组织,任团支部书记。 大革命失败后,他组织农民...[详细]

黄华杰 [公元1912年-1941年]

  • 黄华杰(1912~1941),斗门大濠涌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10月生于家乡,翌年随父母赴美国三藩市,少年时代在美国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激于民族义愤,投考美洲中华航空学校机械科。民国28年(1939年)毕业,参加“美洲华侨回国服务团”归国,经香港辗转至昆明,在昆明机场任空军机械佐。他工作...[详细]

黄炳南 [公元1867年-1941年]

  • 黄炳南(1867~1941年),又名纲宁,河婆镇马头村人。黄炳南年幼家境贫寒,1884年只身前往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当矿工,刻苦经营锡矿致富,乃旋乡建筑万福楼住宅。1926年春,他迁往马来西亚柔佛洲士乃埠,以雄厚资力,远大眼光,大规模开辟山芭种植橡胶、菠萝,并兴建戏院及商店百余间,为河婆人民在柔佛洲...[详细]

何斌 [公元1915年-1941年]

  • 何斌(1915—1941),字功伟,湖北咸宁人。中学时期开始组织救国宣传活动。1935年积极响应一二·九运动,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事业。1936年8月在上海经-、唐守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底受党组织委派回湖北工作,12月被选为湖北省工委农委委员,1938年5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同...[详细]

汉斯·希伯 [公元1897年-1941年,波兰记者]

  • 汉斯·希伯(1897-1941)波兰记者 男,1897年6月出生,波兰人。在德国大学毕业后,从事记者工作,并参加了德国共产党。1925年汉斯•希伯到广州,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1927年,出版《从广州到上海》一书,介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情况,此书吸引了无数关心中国的读者来到中国。九...[详细]

陈以居 [公元1917年-1941年]

  • 陈以居 (1917~1941年),男,南街镇护国村乡贤第人。幼年丧父,兄弟姐妹5人,排行第二。上小学时与母亲为他托媒物色的女子订婚,本不情愿,但母命难违。黄埔军校第十三期步兵科毕业后,旋即赶赴前线,服役于贵州遵义。母亲为他安全和婚事担心,忧郁成疾。收到家书后,在给哥哥回信中说:“国难当头、日...[详细]

陈群 [公元1910年-1941年,革命烈士]

  • 陈群,原名陈德安,1910年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陈家湾村。陈群幼年家贫,早年丧母,在贫困中与其父相依为命。父子二人给地主当长工、放牛。人间的不公,世道的不平,造就了陈群顽强的-精神。1929年冬,陈群参加了中共六安中心县委领导的农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详细]

白乙化 [公元1911年-1941年]

  • 白乙化(1911-1941)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长 字野鹤,绰号“小白龙”。男,满族,1911年6月11日出生,辽宁辽阳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白乙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1931年秋受党的委派,到辽阳以教书为名,宣传抗日救亡,秘密积蓄力量...[详细]

朱实夫 [公元1902年-1941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朱实夫(1902-1941),内蒙古土默特旗人,中华民-人,少将军衔,是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方高级将领之一。 朱实夫,早年参加中华民国国民会议,倡导内蒙自治,后转军职,并投冯玉祥部。 1920年末,前往莫斯科炮兵专门学校深造,返中国后于察哈尔蒙政会任职。 1936年1月,因不满内蒙...[详细]

朱宝琛 [公元1904年-1941年]

  • 朱宝琛(1904-1941),曾用名昌蔚、宝善,北营村人。家境富裕,为当地望族。高小毕业后,入太原新民中学读书。民国18年(1929),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同年,由同乡郝德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21年(1932),北平召开纪念九一八大会时,为大会总指挥。 七七事变后,同年10月,经多...[详细]

袁克权 [公元1898年-1941年,世凯第五子]

  • 袁克权(1898年-1941年),字规庵,号百衲,河南项城人,是袁世凯二姨太吴氏(朝鲜人)所生,为袁世凯第五子。著有诗集《百衲诗选》和《忏昔楼诗存》二种。 求学 1913年,他和六弟袁克桓、七弟袁克齐一起跟随严修出游欧洲各国,就读于英国齐顿汉姆公学(Cheltenham College)...[详细]

严为干 [公元1910年-1941年]

  • 严为干(1910—1941),安徽省繁昌县高安乡严村宕村人。1919年入私塾,1925年进宣城师范学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时代大潮的洗礼,多次参加进步-,捣毁不法资本家商店,组织发动工人、车夫上街--。1929年加入共青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 1930年在繁昌县旧县镇与万亚新等人一道,创立...[详细]

谢晋元 [公元1905年-1941年,著名抗日英雄]

  •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 。1941...[详细]

武士敏 [公元1892年-1941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武士敏(1892年-1941年) 原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军军长。1892年出生于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幼年读私塾,1908年考入宣化中学堂,毕业后入天津北洋政法专门学校。他少有报国大志,忧国忧民,学生时代加入同盟会,开始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5年随郭宗道一起参加护国讨袁斗争。1918年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