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敬一(1913—1939)原名于厥中。天津蓟县人。幼年父母相继去世。八岁靠亲友资助在本村上小学,1931年考入天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东三省,又向山海关进犯,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他愤恨侵华日军的蛮横,不满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下决心要走救国救民之路。1938年7月中共发...[详细]
易堂龄(1850~1939),字致中,湘阴县城人。曾就读岳麓书院和弁目学堂,毕业后任湖南新军营队官。清宣统二年(1910),与陈作新等组织日知会,以研究军事学说为名,团结一批下级军官与士兵,秘密进行反清革命活动。三年十月二十二日,长沙新军响应武昌首义,他率部占领清府台衙门。次年,任陆军第三镇统...[详细]
杨岩溪(1890—1939),又名吉祥,缙云新安村(今磐安仁川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缙云县东区委武装委员,以演唱独角戏、卖膏药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次年3月,组建革命武装。12月20日,在下坑真因寺成立浙西工农革命军支队,任支队长,有130多人。当夜袭击新渥,战胜保卫团阻击。次日在后...[详细]
杨腾辉(1890—1939) 原名仁和,号醒凡,澄泰乡云龙村人。壮族。 1917年,在广西护国军第二军支队司令李彦(上林人)部任副官。1919年,林俊廷保送杨腾辉入广西陆军讲武堂受训,毕业后在林部任亲兵营营长。1921年,孙中山指挥粤军入桂讨伐陆荣廷。陆垮台,林俊廷率残部逃到贵州边界驻扎,...[详细]
徐衮(1910--1939),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腾鳌镇永安村。徐衮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投笔从戎考入东北空军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奉军空军某大队,开始了戎马生涯,由于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很快被提升为分队长。1929年9月,张学良将东北空军2个中队送给没有空军的南京政府,徐衮在2个中队之中。19...[详细]
谢持(1876-1939) 国民党官僚。四川富顺人。原名振心、字铭三,一字慧生。光绪秀才。1907年加入同盟会,任富顺县分部长,谋成都起义,未果,逃往上海。1911年2月抵重庆,筹划武装起义。11月2日重庆独立,成立军政府,任总务处长。1913年5月参与谋刺袁世凯,未果被捕。获释后避往日本。...[详细]
萧国生 (1916~1939) 萧国生,原名让江,洲阳县淳口圾杨柳冲人,1916年6月生。5岁人进善初小,毕业后无力继续升学,得进步教师萧伦吹资助人束氏高小。萧伦吹喜其聪明好学,常将他带在身边,辅以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师生情谊甚笃。 1930年7月红军攻占长沙,浏阳革命形势好转,萧伦...[详细]
吴中柱(1883~1939年),字擎天,原名吴中山,白石乡白竹村人,开蒙于白石乡鳌头村私塾,青年时外出求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同年,由该校保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在日本由蔡锷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回国后,历任团长、旅长...[详细]
吴渊(1898~1939),原名吴肃、渊江,笔名耐苦生,化名李名民、陈俊卿,江苏省如皋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书为掩护进行建党活动,在徐州创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后历任南京地方委员会宣传委员,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四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山东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1932年任上海市互济会援救...[详细]
吴绍周(1914—1939)又名吴少舟,字行常。河北省滦县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929年入胡各庄高小读书。1931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滦县师范学校)。1935年7月,加入中国产党组织。1938年,弃学返乡,与本村吴紫阳等人秘密组织爱国人士,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7月,参加并领导...[详细]
韦一青(1909——1939),字奋鸿。松山乡松山村人。在容县公立中学读了两年书后,入广东航校第四期飞行班,1931年春肄业,到北平师范攻读。“九·一八”事变后,爱国热情激起他寻找新路。1932年夏,韦一青南旋,入广西航校第一期。1934年毕业,接受部队训练,编入飞行教导第二队任少尉见习官。半年...[详细]
王勋建(1885~1939.5),壮族,岩茶乡者艾村人,少年时在私塾读书,青年时曾到外地开设学馆任教。先后任岩界乡(今岩茶乡和介廷乡) 保董、局董3年。王勋建疾恶如仇。国民党抓兵拉夫频繁,虽说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政策,但实际上连独子也不放过。王勋建是独生子,也被列为抓去当兵对象。 在全国...[详细]
王绍经(1860~1939),海南省琼海县温泉镇石角边沟村人。少时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便中途辍学。清光绪十年(1884年),告别妻儿老小,身带4块大洋和一瓶辣椒酱,步行一百多公里到海口,乘船到英属马来亚(今属新加坡一带)。最初靠挑篓叶贩卖给当地人为生,走遍了新加坡的“山芭”。有了积蓄后,以...[详细]
王耿人(1907-1939) 山西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晋西南区委宣传科长,党校副校长。12月事变时随同区机关转移时,在离石县鸦儿崖一带遭日军包围,壮烈牺牲 ...[详细]
王恩九(1901-1939) 河南省鲁山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豫鄂边区党委-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省委-部部长,新四军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确山“竹沟惨案”发生后,他受新四军军部之命,本着“光明磊落,仁至义尽,委曲求全”...[详细]
铁良(1863年-1939年),字宝臣,穆尔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末大臣,以“知兵”自称。曾为荣禄幕僚。后任户部、兵部侍郎。1903年赴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任练兵大臣,协助袁世凯创设北洋六镇新军。继任军机大臣。1906年任陆军部尚书,与袁世凯争夺北洋新军的统帅权。1910年调任江宁将军。辛亥...[详细]
汤祖兴(1884—1939),字也钦,湖州双林镇人。幼年就读于双林私塾,后进上海瑞纶丝厂,因天智聪颖,刻苦好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被同乡莫觞清招聘进久成丝厂,并深得重视。后被提升为久成公司宝泰丝厂经理。祖兴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注重产品质量,所产厂丝虽价格昂贵,仍供不应求。1927年,莫觞清...[详细]
唐景焱(1870~1939)长沙县人,系景森胞弟。与兄同时进学。辛亥革命后,先后同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妊沙师范、稻田女师、修业学校任教。工书法,擅隶书,一生精研金石文字,收藏汉魏以来碑帖,亦工楷书,著有《问架帖》问世。工诗,为湘东七子诗社、蝶社成员,与兄合著《同怀诗集》、《同怀词集》。 ...[详细]
苏寿松(1873~1939)宇竹君,号瀚涛,又一号憨涛居士,象州南街人,广西现代教育家。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应童子试,中秀才。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选送广州广雅书院,学经史诗章。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两广学务处以官费送日本留学,初入东京高等师范,因评论清朝廷腐败并加入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