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禹(1900~1938),字文衷,生于巢县建麓乡洪家疃,少年时父母双亡,依靠舅舅做活糊口。后随长兄张治中参加孙中山的护-,因见黄埔军校大门上的对联“真革命的请进来,不革命者滚出去”,对军校产生兴趣和向往。通过刻苦自学,民国14 年(1925 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后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副官处...[详细]
俞仿连(1907—1938年) 俞仿连,原名木金,莲盛乡高许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出身于贫苦农家,父母曾在朱家角镇当佣工,以后在家乡租种几亩薄田,终年劳作,难以维持生活。幼年丧父后,靠母亲抚养长大,在本村小学读书4年。民国11年(1922年)经人介绍,到青浦城内...[详细]
袁彬(1881~1938),字丞武,西充县复安乡人。家贫,无力上学,寄读于杨香墀所办的私立学校。1906年,考入四川弁目学堂,结业后,担任川军排长,后升连长、营长等职,他响应0之役,讨伐袁世凯。1911年川北宣慰使张澜秘密联系钟体道、刘存厚共抗滇军,袁彬率部与滇军作战,因战功升任团长,1920...[详细]
叶成焕(1914-1938)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中共党员。 叶成焕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屡建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率部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做出了...[详细]
杨席清(1907—1938),字靖华,阜阳县黄岗镇(今属阜南县)东杨寨人,爱国志士。 杨席清出生于豪门富户,自幼在家就读,习文学武,少年杨席清胸怀报国大志,资助朋友,很讲义气。民国19年(1930),23岁的杨席清离家出走,先后结识了冯玉祥、李济深等爱国人士。民国23年(1934),杨席清协...[详细]
杨小楼(1878-1938),名三元,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月楼之子,安徽怀宁人。 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从师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 十七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表演。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拜俞菊笙为师。 二十四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详细]
杨法震(1905~1938),又名杨名经,本市庄头镇仪空北庄人。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小时就学于县高等小学和西安民立中学。学习勤奋,追求进步,注意阅读“五·四”以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1924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理科,1926年冬转入央军事政治学校(即当时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习班)。在...[详细]
徐国桢(1870—1938),字干丞,本县第一寨人。清光绪末年廪生。宣统二年(1910),在西安法政学堂学习期间,目睹清廷腐败,官府鱼肉百姓,遂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矢志反清,建立共和。辛亥革命(1911),西安光复,只身返回潼关,联络同情革命的哥老会员王吉祥、孔绪群、陶德胜、张森...[详细]
王尘无(1911~1938),原名王承谟。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海门县(今海门市)。“左联”负责人之一。民国16年(1927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攻读文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持志大学。求学期间,结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思想觉悟提高很快,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大学毕业后回海门家...[详细]
唐绍仪(1862年—1938年),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详细]
宋兴周(1877年—1938年),字怀西、静轩。县城西街水门巷人。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举人,次年朝考大挑一等。民国五年(1916年),任护送新疆印信专员,后官新疆皮山、伽师县长、迁昌吉州长、省府委员兼秘书长。有《知足斋诗钞》及《续集》行世。 同年(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详细]
萨师俊(1896-1938年),字翼仲,蒙古族,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2年(1913年),烟台海军学校第八届驾驶班毕业,分遣海军服役。先后任“江贞”、“江安”舰“公胜”炮艇艇长、“青天”测量舰舰长、“顺胜”炮舰舰长。率艇由上海航行至福建,首创中国内河炮艇巡弋海疆之例。不久,调“威胜”炮艇任职...[详细]
荣宗敬(1873~1938),名宗锦。无锡城郊荣巷人。和荣德生兄弟俩都为无锡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幼时就读于私塾,十四五岁去上海钱庄习业。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荣德生随父荣熙泰去广东三水县厘金局帮理账务。光绪二十二年回锡后与人合资在上海开设广生钱庄,荣宗敬任经理,荣德生管正账。两年后,该...[详细]
曲焕章 云南白药创始人 (1880~1938)字星阶,“云南白药”创始人。出生在江川县后卫赵官村,后迁居通海、昆明。曲焕章7岁丧父,9岁丧母,和12岁的三姐相依为命。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后自己配制百宝丹和其他伤科药方,开始行医。1898年,就医病人日益增加,曲焕...[详细]
屈得名(1869—1938) 字凌阁,城关镇人。少时爱好武艺,精骑射,补右痒生。意气豪宕,为乡里所推崇。辛亥革命爆发后,得名虽身居家乡,却同情向往革命,积极加入革命行列。民国2年(1913)和培源一道主持国民党洛川党务,为基层党组织之创建人。任地方自治局局长,继改任巡缉队队长,办事严肃认真。这年...[详细]
项泰(1916~1938年) 项泰,女,江苏吴县人。生于江苏泰州。民国10~22年(1921~1933年),就读于苏州平江小学和惠灵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庭无法供她继续升学,便到上海一家建筑公司任职员,目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产生对社会的疑问,开始从进步社会科学书...[详细]
孟思学(1864.8—1938.12) 字讷斋,别号苦山,石头乡西寨头村人。凡村邻有涉讼,经他排解,即相安无事,乡民称他为“和事老”、“孟老先生”。 思学为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宁,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民国初年(1911—1912),土匪啸聚人稀地广的黄龙山,劫人抢物,他提倡修城筑...[详细]
陆志刚(1872—1938) 又名生。业铜匠。擅乌铜嵌银丝工艺,以黄铜作坯,镶嵌银丝图案,再用羊肝石磨光,浸卤中,成品黑白分明,颇典雅。1915年,江苏省举办首届地方博览会,其所制乌铜嵌银丝墨盒获一等奖。 同年(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 王佐良 (1872~1935) ...[详细]
罗恒,原名友龄,又名平白,县在城厢(今上梅镇)南正街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民国41年(1915)初中毕业后因父母双亡去武汉谋生,在一机器厂当钳工。民国15年初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排长,不久,升为连长,负伤退下火线治疗,伤愈后任汉口留守处军需主任。民国26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