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黄冷观 [公元1883年-1938年]

  • 黄冷观(1883—1938) 原名显成,字君达,别字仲弢,号冷观,香山县长洲后山村人,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知名报业家和小说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父亲屺香是粤林大儒,以经史、词章之学而著称。 清末,其在香山县参与《香山旬报》笔政。辛亥革命后一年,该报改为《香山纯报》,担任兼发行人。其时袁...[详细]

黄汉荣 [公元1902年-1938年]

  • 黄汉荣(1902~1938),字少桓,阳明镇人。就读中山大学时曾参加有名的广州沙基反帝--。沙基惨案使他认识读书毋忘国耻。民国17年(1928)于中山大学毕业后,先后任雷州省立十中主任、海康县教育局长和雷州《民国日报》总等职。民国18年任和平中学校长时,曾创立和平乡村师范学校并兼任校长,为本县培...[详细]

黄恩荣 [公元1855年-1938年]

  • 黄恩荣(1855年~1938年),字干南,名中医。芦苞镇大村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幼承家学,勤奋攻读各类医学著作,医术精湛。壮年参加科举考试,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中举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京会试,与邑人梁知鉴等十人在有名的《公车上 书》上签名,主张变法图强。后授职法部主事...[详细]

黄炳登 [公元1909年-1938年]

  • 黄炳登(1909~1938),斗门大濠涌人。祖父黄开基是旅美华侨,曾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在祖父黄开基的支持下,黄炳登于民国19年(1930年)10月投考广东航空学校第五期学习飞行技术。民国21年(1932年)4月2日毕业后成为广东空军飞行员。同月,黄炳登因支持张惠长脱离广东空军的决定,离开广东到...[详细]

封赞化 [公元1868年-1938年]

  • 封赞化 (1868~1938),号北极,耀县楼村乡下楼村人。少聪颖,好读书,10岁考取秀才,入泾阳青楼书院。因幼时被狼咬伤一目,遂使科举无望,又遭新妇冷遇。他不甘受辱,离家结庐于野,专心治学,凡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物理、化学,无不博览强记。于书法、绘画、雕刻、剪纸、扎灯诸艺,亦能独出心裁,胜...[详细]

方叔洪 [公元1906年-1938年]

  • 方叔洪(1906—1938),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一军第一一四师中将师长。 原名范叔洪。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刻苦好学,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济南市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25年考取山东公费留学,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期间,参加抗议日军在华暴行,决心归国后抗击侵略者。...[详细]

范荩 [公元1899年-1938年]

  • 范荩(1899-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198师副师长 原名孟声,字致博。男,1899年出生,江西丰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曾任黄埔军校第3期总队部教员及第7队少校队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经张治中...[详细]

邓佐虞 [公元1898年-1938年]

  • 邓佐虞(1898-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9师参谋长 字述唐。男,1898年出生,河北高阳人。早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9师少将参谋长。1938年2月,参加徐州会战,奉命在鲁南兰陵镇、洪山镇一带阻击日军,与敌人激战数日。5月15日,奉命率...[详细]

仇少珊 [公元1898年-1938年]

  • 仇少珊(1898~1938) 商州人。自幼受家塾教育,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西安甲种农业学校和中山大学,受到一些进步人士的教诲,逐步树立起爱国思想。 民国17年(1928)秋,仇少珊返商后任县立第一小学校长职务。他以爱国主义为教育内容,改变该校只谈教书不谈国是的教学状况。他在教职工和学...[详细]

陈振先 [公元1877年-1938年]

  • 陈振先 (1877—1938) 陈振先,字时铎,外海东升街人。早年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农科,获农学博士学位。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参加学部外国留学毕业生考试,名列第一,获赐农科进士。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己酉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翌...[详细]

陈模 [公元1901年-1938年]

  • 陈模(1901~1938) 字绍禹,本县法镇乡人。家较富,民国7年(1918),在汉南中学读书时以才思敏捷、学有所长著名。民国10年(1921),陈模任教于南郑县金轮什字小学,分教自然常识课,先后制作天平、独角马、蒸气机模型等教具20余种,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民国14年(1...[详细]

陈锦秀 [公元1911年-1938年,革命烈士]

  • 陈锦秀(1911-1938)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男,1911年出生,河南固始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25军营长,红15军团第75师233团团长、第73师和75师师长。参加开辟鄂豫皖革0据地的斗争和鄂豫皖革0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随军长征到达陕...[详细]

陈怀民 [公元1916年-1938年,民国空军英雄]

  • 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的陈怀民在身受重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没有跳伞,而是驾机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牺牲时任空军第4航空大队飞行员,陈怀民曾经说过:“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详细]

陈伯坛 [公元1863年-1938年]

  •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广东省新会县人。少时博览经史,尤精《周易》。21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年(1884)考取广东第七名举人。在书院就读时,曾在同窗学友处得阅张仲景《伤寒论》,深为书中精辟医学理论所吸引,叹为“天书”,由此潜心医学。22岁即在广州书坊街设馆行医,不少疑难重症,经他施治...[详细]

邹绍孟 [公元1895年-1938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邹绍孟(1895—1938),1895年9月6日出生, 四川荣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4师参谋长,1938年3月牺牲。 。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生于1895年9月6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十八),字慕陶。四川陆军...[详细]

周卓然 [公元1904年-1938年]

  • 周卓然 (1904-1938):钟祥丰乐人。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学科为骑兵。荒马乱930年任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六军第七师连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战区傅作义部骑兵第六军第七师少将师长,率部奔赴抗日前线,参加过大同、包头、太原、五原等战役。在大同战役中不幸负伤。1...[详细]

郑孝胥 [公元1860年-1938年]

  • 郑孝胥(1860-1938),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候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详细]

赵锡章 [公元1901年-1938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赵锡章(1901―1938),字荣三,汉族,河北河间人。出生在富裕家庭。幼时入三十里堡毛公书院读书。后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先后毕业于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九期。历任排长、参谋、上校参谋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0师215旅旅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赵锡章任国民党晋...[详细]

严家训 [公元1898年-1938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严家训(1898年~1938年4月28日),字诲诚,男,汉族, 1898年出生于云南省富民县永定镇永定街。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0军183师541旅1082团团长。 自幼家境贫寒,幼年丧父,15岁从军,离家时,祖母给他做了一双新布鞋,他舍不得带走,偷偷留下给家中兄弟,自己穿着一双草鞋...[详细]

杨荫榆 [公元1884年-1938年]

  • 杨荫榆(1884~1938),女,小名申官。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无锡城北门长安桥。中国最早女子高校教育管理人之一。光绪二十九年在其兄杨荫杭创办的锡金公学就读,学习近代数理知识,是为男女同校风气之先。后至苏州景海女中读书两年左右。又转上海务本女学读书,直至毕业。光绪三十三年江宁学务公所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