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驹(1871-1938),字柳溪,号昂若,广州驻防汉军正黄旗人,光绪二十年(1894)与三水梁士诒、新会陈昭常同榜进士。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新开办的京师大学堂提调,与李盛铎等一起赴日本考察学务。二十九年年任湖北学政,三十年调东三省学政,三十二年(1906)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1...[详细]
李桂岭(1905—1938)曾用名李子俊。临清县(今临清市)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6年任省立聊城师范学校教师,曾支持和参加学校师生驱逐反动校长的-。“七七”事变后,在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训处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7月任夏津县抗日政府县长。同年10月25日,被进...[详细]
李大中(1908—1938)别号子和。滕县(今滕州市)人。先后于黄埔军校第三期、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期、峨嵋山中央军官训练团战术研究班第三期毕业。曾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8年起任中央教导二师营长、团长,第五军第八十八师团长、参谋处长、山东省军管区司令部少将副司令。1938年武汉 战中阵...[详细]
理琪(1908—1938)原名游建铎。河南太康人。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出生于地主家庭,学生时代即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本县县党部工作。1928年,入冯玉祥部无线电学校学习,后留任冯部报务员。1934年,去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次年,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9...[详细]
金兰升(1865~1938),字清桂,号石如,晚号冬青老人。常熟妙桥乡金村(今张家港市)人。中医。他聪颖豪爽,能诗文,擅书画、金石。光绪二十二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896~1900年),受业于江阴周庄内科名医柳宝诒(冠群)门下,学成后始业于金村镇。经刻苦钻研,上窥≮》、⊙》、《伤寒》、《金匮》医典...[详细]
金谷兰(1904—1938)字贮溪。高唐县韩寨乡谷官屯人。革命烈士。1925年毕业于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唐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27年春,奉中共鲁北县委指示,加入以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组织“红门” (亦称红枪会) ,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30多人,创建了高唐县第一...[详细]
胡文臣(1888~1938),字相卿。清直隶静海县(今属天津市)人。抗日烈士。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两淮盐务管理局盐警大队排长、连长。民国18年(1929年)任税警第三区中校区长。民国27年任由税警团改编的陆军第八军三十三师游击第三团团长,驻防东陬山。当时日军已逼近其防地,为勉励部属抗战士气,胡题诗...[详细]
胡凤林(1899—1938) 原名胡念祥,字仪亭。桓台县田庄镇胡家村人。幼年入私塾,1919年入甘肃警监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山东,为鲁南道尹周仁寿的幕僚,历任守备营营长、河北省盐山县警备队长。后辞职还乡。1928年任桓台县警备大队副兼中队长,多次率部击退侵扰桓台的兵匪。 1937年,日军...[详细]
胡笔江(1881~1938),原名敏贤,字筠,号笔江,以号行,亦署辟疆。江都县中兴洲(今扬州邗江区沙头乡胡墩村)人。金融家。18岁时到泰县姜堰镇一家小钱庄学徒。3年满师后到江都仙女庙义善源银号当职员。宣统二年(1910年)与友人相约去北京,先在公益银行当职员,不久进北京交通银行当行员。他善于言辞...[详细]
何一萍(1913—1938)河南孟县人。鲁南中心县委书记。“七七”事变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抗大学习。1937年秋到枣庄矿区工作,10月,任苏鲁豫皖特委宣传委员和鲁南中心县委书记。1938年3月正式组建峄县人民抗日武装,5月下旬,“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正式成立,任总队政治委员,6月下旬,...[详细]
韩明柱(1913—1938)原名张征。河南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中央派往山东,任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副指挥、鲁东游击队副总指挥。1938年11月在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 ...[详细]
顾述之(1872~1938),名倬,以字行,别号云窝。清同治十年十二月十八日(1872年1月27日)生于无锡县城凤光桥(今无锡市区三凤桥)顾家弄。近代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家。21岁考中秀才,后肄业于东林书院、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和侯鸿鉴一起由学校资送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一年。...[详细]
管凤龢(1868~1938),字洛声。阳湖县从政乡九都二图(今常州武进政平乡)华渡桥大三房村人。清末民初地方官,学者。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营口道善联幕中任事。日军入侵,紧逼营口,形势危急,他坚持职守,得到善联赏识。光绪二十八年到直隶任知县,办事干练有卓见,后至军政司助理政务。光绪三十一年...[详细]
耿锡章(1884—1938)寒亭区东小官庄村人。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同盟会,1915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与领导了固堤起义。抗战时期任第一任潍县县委书记。1938年8月牺牲。 ...[详细]
高熙喆(1854—1938)字仲 ,另字亦愚。滕县(今滕州市)城关镇人。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贵州湖广两道监察御史等职。出身于破落士绅家庭,自幼精读经史,虽老不辍,尤精于文辞。著有《周易注》《毛诗注》《春秋左氏传注》《四书说》《高太史文集》12卷。1883年(光绪九年),中二甲进士。1887年,...[详细]
冯安邦(1884—1938)字化民。无棣县店子村人。幼年家贫,被道士收为义子,随习-。1900年参加当地义和团。义和团失败后,远走山西从军。民国初年,受冯玉祥思想影响,向往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深得士兵拥护和长官赏识,擢升骑兵排长。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他随冯玉祥在马厂誓师,讨伐逆贼,首先攻入北京...[详细]
程云祥(1888—1938)高密县(今高密市) 人。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中共高密火车站支部组织委员。1927年冬,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1929年夏,因叛徒出卖,躲避缉捕,去东北谋生。后又遭敌通缉,辗转去衡阳。1938年3月, 组建抗日武装高密县0大队并任大队长。同年8月5...[详细]
毕于民烈士(1909——1938),原名刘镇东,1909年生于山东省莱芜县雪野庄农民家里。1929年在莱芜县中学毕业后,来虎林县倒木沟(今虎林境内858农场场部所在地)寻亲,与母亲在一起务农。1931年“九·一八”事变,高玉山组织了依兰镇守使营管辖区域战时自卫团第九大队,毕于民出于爱国的热忱,参...[详细]
毕柳村 (1852—1938) 名先奎,号云阳山人、云阳道人。淄川县黄埠村(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黄埠村)人。田园画家。自幼酷爱绘画,8岁时入村塾就学,苦读10年, 始终不辍学画。1872年(同治十一年) ,到栗家庄恒升毡帽作坊做工。后到江南,寄身画友家中探索国画艺术。 青年时期注重施色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