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孙汉三 [公元1905年-1938年]

  • 孙汉三 (1905—1938)原名朋杰,又名孙超。昌邑人。193 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2月,参加了昌邑瓦城抗日武装起义。不久,起义队伍合编到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 同年4月,担任鲁东游击指挥部后方办事处主任兼中共昌北沿海中心区委书记。同年10月,被当地国民党顽固派杀害。 ...[详细]

孙德运 [公元1918年-1938年]

  • 孙德运(1918—1938)牟平林北村人。1933年于烟台市志孚中学读书时,就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4月前后,他协助李丙令在志孚中学秘密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成立胶东地方“民先”队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复兴日报》。1937年12月24日,他参加了文登天福山武装起义,任胶...[详细]

宋寿田 [公元1899年-1938年]

  • 宋寿田(1899—1938)莒县招贤镇大罗庄人。革命烈士,山东早期中共党员之一。1924年春,宋寿田在博山同兴煤炭公司当押运工,往来于济南、青岛、博山之间, 结识了同乡王尽美等共产党人。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同兴公司大昆仑煤站工作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详细]

宋荣文 [公元1911年-1938年]

  • 宋荣文(1911—1938)又名荣蓉、荣闻。苍山县白山村人。其父宋宜安大革命时期参加农民协会,是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党组织领导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参加苍山-。1937年参加抗日民族解放促进委员会。1938年初参加临郯抗日救国团, 春转入临郯青年抗日义勇队,任一中队队长。6月任边...[详细]

宋还吾 [公元1894年-1938年]

  • 宋还吾(1894—1938)原名宋锡珠。成武县郜鼎集村人。教育家。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清末秀才。1918年从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次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文学专修科任主任教师,常向学生宣传新思想。1926年春,率领部分学生,奔赴...[详细]

释常惺 [公元1896年-1938年]

  • 释常惺(1896~1938),俗姓朱,名寂祥,又名优祥。法名常惺,自署雉水沙门。如皋柴湾人。中国佛教会秘书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福成寺自成和尚剃度出家。民国2年(1913年)毕业于如皋县立师范学校,后入上海华严大学,习禅于常州天宁寺,至浙江四明观宗寺随谛闲法师研习天台教观,入观宗社继...[详细]

渠玉柏 [公元1914年-1938年]

  • 渠玉柏(1914—1938)曾用名渠新民、渠茂亭、渠为之。滕县(今滕州市)张汪镇皇殿岗村人。1931年2月,考取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于1932年9月14日被反动当局逮捕,后准保释放回校,又被开除学籍,遂到滕县国民书店供职,后参与了中共滕县特支的领导工...[详细]

秦仁金 [公元1879年-1938年]

  • 秦仁金(1879~1938)。无锡惠山人。无锡惠山泥塑艺人。早年得前辈艺人高阿福传授泥人捏塑技艺,擅长手捏京班戏文。他刻意创新,在继承清末以昆曲为主要内容的“手捏戏文”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创作以京剧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戏曲泥人,拓宽了手捏泥人的表现领域。他捏制的京剧戏文有文有武,生动凝练,富有艺术内...[详细]

彭建华 [公元1910年-1938年]

  • 彭建华(1910—1938)原名彭传彬。邹县(今邹城市)太平镇人。1932年初在聊城三师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9月,负责中共邹县支部宣传工作,后任中共邹县县委委员,中共邹县工委书记。1937年任县委书记,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微山湖东地区各抗日武装,于12月中旬在邹西南亢阜村乡农学校集中举行了抗日...[详细]

牟铭勋 [公元1903年-1938年]

  • 牟铭勋(1903—1938)字鼎三,号竹轩。潍县(今寒亭区)牟家院村人。他11岁入本村毓贤小学读书,1923年考入济南工业染织讲习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潍县县委组织委员、潍北区委书记,曾同于画舫、张德善等领导了潍县阙庄、 柳科一带的短工罢市, 鬃厂、发网女工-和农民“吃...[详细]

孟森 [公元1868年-1938年]

  • 孟森(1868~1938),字莼生、号心史。武进(今常州市区)人。史学家。清秀才,屡试举不中,以授学为业。秉性耿直,负才不羁,有“清狂之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孟森应同邑何嗣焜之邀,任上海南洋公学教员。因好议论,指责校方课程安排不当,引起教务长不满,调译学馆任职。在主持译务工作时,聘...[详细]

马宣元 [公元1884年-1938年]

  • 马宣元(1884—1938)潍县(今潍坊市坊子区) 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任中共潍县县委委员。1928年春,参与组织领导了砸大柳树税局子和抢坡吃坡的斗争。同年10月,潍县党组织遭受破坏后,在东曹庄成立中共潍县特支,他任特支书记。 1929年2月,中共潍县第二届委员会成立...[详细]

马锡簪 [公元1870年-1938年]

  • 马锡簪(1870~1938),字子缨。泗洪县朱湖乡马宅村人。泗洪善人。早年家贫,成人后,务农力田,苦心经营,家道稍丰。他待人有同情心,平生以助人为乐。因幼贫失学,毕生引以为憾。家境既裕,即捐地出资,建房延师,创办安河镇小学,使乡里儿女免蹈失学之苦。其诸子也令入学诵读,稍长,又使求学四方。每年收入...[详细]

吕世隆 [公元1909年-1938年]

  • 吕世隆(1909—1938)字道宏。泰安县李家庄(今属泰安市岱岳区)人。革命烈士。1926年在泰安省立三中读书,1929年秋考入山东省立高级中学。1931年秋,参加济南学生组织的---和爱国-运动。1932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1936年1月参加北平爱国学生...[详细]

鹿省三 [公元1905年-1938年]

  • 鹿省三 (1905—1938)原名鹿效曾,化名季方华。莱芜县西牛王泉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 人。中共莱芜县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9年秋,考入济南正谊中学,期间经张子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被选为学生-团主席团,领导了济南学生赴南京的-运动。由于多次组织同学--、闹-,被国...[详细]

刘仲莹 [公元1911年-1938年]

  • 刘仲莹 (1911—1938)原名刘盛玉, 化名范明生、李济安。莱芜县鹁鸽楼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后迁居口镇。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书记。1929年,考入济南省立高中,结识了在校任教的左翼作家胡也频,经其引荐,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1930年5月,随胡也频到上海,在复旦大学当旁听...[详细]

刘振民 [公元1900年-1938年]

  • 刘振民(1900—1938)文登县(今文登市) 大界石村人。1932年4月任文登二区农民协会宣传干事, 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春,任中共文登二区区委书记。 翌年2月任中共胶东特委委员。1935年春任胶东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年底,参与组织和领导胶东“一一·四”-,负责东路行动,并兼任第...[详细]

刘曙华 [公元1912年-1938年]

  • 刘曙华(1912—1938)化名老曹、李明学。济南市人。抗日联军将领。青年时期受过中等教育,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斗争。1934年赴苏联海参崴列宁主义学校学习。 1935年4月毕业后回国,被党组织派到黑龙江省参加抗日斗争,任中共密山县委书记。同年8月被日伪当局逮捕入狱,受尽...[详细]

刘仁航 [公元1884年-1938年]

  • 刘仁航(1884~1938),又名登瀛,字镜机,号灵华。邳县官湖镇西坊村人。佛学家。9岁应童子试,补廪膳生。后就读于徐州中学堂、南京高等学堂、上海广方言馆、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后,任邳县劝学所总董兼视学,致力倡导创建文明新村、农民夜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离邳,先后在苏州、上海、南京、徐州等...[详细]

刘洪庆 [公元1911年-1938年]

  • 刘洪庆 (1911—1938) 又名刘厥喜。淄川县北黄家庄(今属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人。淄博矿区早期革命者之一。192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 8年5月任淄川炭矿工会青年委员, 配合党组织发动南庙-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串联工友,建立了以矿工为主体的抗日游击小组。后编为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