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君(1911-1938) 1911年,常有君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洋乡沟的农民家庭。1918年随父兄流浪到珠河县富国村,1930年又随兄从富国村搬到乌吉密南沟三股流。 1933年秋,常有君的家乡三股流地区,建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是新开辟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常有君担任丁屯农民委员会主任,他...[详细]
艾火贤(1884~1938),梅林戏艺人,艺名阔咀旦,泰宁县朱口人,祖上世代务农。艾幼时喜观剧,凡到朱口演出的戏班,都前往观看。17岁入“福庆班”,从师萧荣顺、江火春,工旦角。艾聪慧,善模仿,扮相佳丽,嗓音甜脆。入班后,很快登台献技,崭露头角。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闻名于江西北部及闽西北诸县。后自...[详细]
庄俞(1876~1938年) 庄俞,原名良以,又名亦望,字百俞,又字我一,别号梦枚楼主,江苏武进人。幼年读经书,青年时兼学史地诸科。并与友人创设体育会、演说会、私塾、藏书阅报社等于故里。于是,县中学习新学的风气由此而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补阳湖县学附生。地方设武阳公学,庄被聘为...[详细]
周大根(1906~1938年) 周大根,原名根发,又名秋萍,务农。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农历二月生。原籍今本县四团乡五墩村八队周家宅,后迁居今南汇县泥城乡千祥村。幼年就读于南汇大团小学,并毕业于南汇县立师范,回乡执教。 民国15年九十月间,同赵天鹏、郭毅、宋益三、赵正林等五人,自称...[详细]
赵天麟,天津著名的民主革命者和爱国教育家,早年积极参加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洋大学校长,天津耀华中学校长。1937年天津沦陷后,他以耀华中学为阵地,同日本殖民统治进行英勇无畏的斗争。1938年6月,被日本特务暗杀,为我国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一位积极的民主革...[详细]
曾铎(1887—1938年),字警吾,号半掘,沁阳城内人。上海中华大学(工学院前身)毕业,先后任职于焦作福中公司、矿务大学、沁阳培元中学。后因不满当局的 统治,乃愤然辞职。专致于书画艺术,尤擅长竹子兰草。民国初年,曾以竹、兰等条幅回赠于佑仁。20年,警吾的20多幅作品参加河南救灾义展,有两幅竹兰...[详细]
杨向葵(1870~1938年) 杨向葵,字荣福,俗名六相,原籍松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始任本县东乡钱粮柜总书。先后在奉城开设直流发电厂和“荣大”绸布店,由儿子一江、道江分别经营。时杨家雇男女佣工10余人,其本人 成癖,挥金如土。曾与二书董守平等挪用钱粮款10万余银元...[详细]
徐茂谦(1915年~1938年) 台前县吴坝乡十里井村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幼人本村私塾,1926年考入郑三里高小。1928年考取济南正谊中学,1931年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聊城师范高级部。 1932年夏,徐茂谦经杨沛如介绍南下广州,考取中山大学新中党校。开始接触共产党人,研读《共产...[详细]
薛蔚英(1904—1938),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山西吕梁离石人。父从农商,经济中等。早年信仰佛教。 自幼在家乡读书,后入家乡县城中学学习,本县碛口镇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山西省陆军编练处学兵团及山西陆军斌业学校肄业。曾任本县保卫团教练。 1924年3月,由山西省国民-表王用宾、陈振麟介绍加入中...[详细]
徐冲霄(1865—1938) 字扶九,宝鸡市渭浜区益门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科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科进士。历任广西天保、灌阳、怀远等县知县,奉议州知州护理、镇安府知府等职。因不满朝政腐败,于宣统年间离职归乡。民国11年(1922)参加撰修《宝鸡县志》,致力于地方教育。...[详细]
王用霖(1866-1938) 又名王恩池,小名用生,祖籍航头王家楼,后迁新场镇。王家祖上拥有良田千亩,传至王用霖尚有1600亩和枇杷园1个。 清末,王用霖在上海开办“开泰源”、“锦泰”呢绸布店,在南汇县开设砖瓦窑4处,还投股典当业,开设“征祥钱庄”,当时王家的资力雄厚,号称“百万富翁”。...[详细]
王冠儒(1903年~1938年) 又名王士林,清丰县前王家村人。1926年于大名十一中毕业,曾在本村小学和巩营高小任教。1928年秋,经王启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清丰县支部组织委员。入党后以清丰县民众教育馆馆员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党的地下活动。 1929年春,王冠儒任中共清丰...[详细]
王崇实,1915年出生于蓟县门庄子。父亲王秀冬(解放后任蓟县副县长)在村里义务教书,倡导新思想,主张教育救国。王崇实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进步思想的熏陶。 王崇实少年时就颇具才华。十三岁临帖写字,笔锋刚劲有力,阅读安徒生童话、高尔基小说、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十四、五岁开始写童话、小说和诗...[详细]
田原(1919—1938年),原名田发育,山王庄乡万善村人。1935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十三中学,同年考入辉县百泉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6、7月间赴山西太原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8月1日参加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被派往晋西南蒲县担任人民武装自卫队副总队长。193...[详细]
洪麟阁 在冀东烈士陵园的鲜花翠柏丛中,长眠着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抗日英雄。那墓碑历经了近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剥蚀,如今依然完好无损地矗立在烈士用热血换来的土地上,也矗立在人民的心里。透过金色的朝晕,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镌刻的三个大字:洪麟阁。 忧国忧民 洪麟阁原名洪占勋,号洪侨,满族人,1...[详细]
税梯青(1890年6月-1938年9月),原名税炳怀,字伯鲁,四川遂宁人,第22集团军中将参谋长。 个人履历 税梯青(1890—1938) 生于1890年6月27日(清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一)。四川遂宁人,原名税炳怀,字伯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 1914年11月军校毕...[详细]
沈鸿英(1870—1938) 又名沈亚英,字冠南。鹿寨人。泥水匠出身。曾充绿林头目。清宣统三年(1911)受同盟会柳州支部联络,编为民军,历任管带、督带。1913年投靠陆荣廷拥护袁世凯,历任帮统、统领。1916年先后任护国军第三军司令、钦廉镇守使。1918年在广东督军莫荣新部,任第三军总司令,...[详细]
邬生(1886~1938年) 邬生,今江海乡树浜村人。少时务农,16岁至南桥镇陈宝森家当佣人,做厨师下手,始习烹调。每逢厨师休息,必替工顶缺,如此数年,竟烧得一手好菜。后被南桥镇首富陈化周赏识,雇为家庭厨师,便迁至南廊棚定居。陈家常高朋满座,宾客盈门,这些人吃惯山珍海味,心高口刁,邬...[详细]
商香阁,原名商棋会.1908年生于蓟县城西公乐亭,少年在官庄念私塾,后因家贫流落到东北千舍案煤矿做工。 九一八事变后,商香阁目睹国破家亡。心中愤懑.在煤矿中组织工人-,声势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500人参加的武装-,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于热北一带。不久部队被敌人打散,商香阁又辗转返回煤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