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台前人物

徐茂谦

[公元1915年-1938年]

徐茂谦为[公元1915年-1938年]

  徐茂谦(1915年~1938年) 台前县吴坝乡十里井村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幼人本村私塾,1926年考入郑三里高小。1928年考取济南正谊中学,1931年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聊城师范高级部。
   1932年夏,徐茂谦经杨沛如介绍南下广州,考取中山大学新中党校。开始接触共产党人,研读《共产党宣言》及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大量著作,思想顿开。1933年,徐茂谦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其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生涯。
   1934年新中党校毕业后,徐茂谦受中共组织派遣离开广州,返回山东济南,在共产党人李竹如和国民党进步文人杨沛如倡办的新亚日报社工作。先后担任记者、,撰写大量文章,宣传抗日救国。徐茂谦以报社记者身份为掩护,到处奔波开展党的地下革命活动,曾多次奔赴武汉,向驻武汉的中共中央机关汇报工作情况。当时,徐茂谦在新亚日报社月薪45元大洋,全部捐作党的活动经费,从未给家里寄过一分钱。徐茂谦为民族解放事业矢志不渝,舍身忘己,置个人家庭安危于不顾。1935年,徐茂谦母患重病,思儿甚切,表弟李有贤费尽周折在济南找到他,催徐茂谦回家探母。徐茂谦以革命事业为重,整日忙于工作,一直没有返回故里,至母去世也未见一面,以致终生遗憾。
   1936年济南政局骤变,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下令剿共,新亚日报被查封,中共组织遭破坏,徐茂谦收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被清出。面对险恶处境,徐茂谦不得不离开山东,决然西行,路过家门而不入,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7年七七事变后,徐茂谦受八路军总部派遣返回山东组建抗日纵队,并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政委。徐茂谦抵鲁后,遵照党中央"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游击区根据地"的指示,深入鲁中、鲁南山区发动游击战,组织民众抗日救亡,鲁中很快成为山东抗日重要根据地。
   时,国民党在鲁中、鲁南地区与共产党制造磨擦,争夺地盘,打着-的招牌,到处强编吞并地方抗日武装。1937年8月,中共组织派原任西北军营长、后为共产党员的徐化鲁深入博山联庄会任训练处大队长。1938年初,国民党顽固派以-名义将这支队伍强编为国民党统辖的支队,并委任惯匪李兴唐为支队长,又派去蓝衣社特务分子赵锡钧当参谋,徐化鲁-撤离。徐茂谦为争取这支部队,毅然冒生命危险,带少数武装人员赴联庄会做-工作。敌人侦知徐茂谦是延安受命的中共重要干部,惯匪李兴唐在蓝衣杜分子赵锡钧的操纵下,蓄意加害徐茂谦。徐茂谦觉察后决计撤离,并指示共产党员徐方辰先撤,自己做掩护。徐方辰撤出后,徐茂谦未等撤出即被李兴唐、赵锡钧反动武装秘密逮捕。徐茂谦慷慨陈词:"国难当头,要团结抗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敌人慑于徐茂谦在鲁中人民心中的威望,不敢公开杀害。阴险毒辣的惯匪李兴唐便于夜间,将徐茂谦秘密惨杀于博山,年仅23岁。
   徐茂谦遇难后,引起鲁中社会各界极大愤慨。鲁中党政军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徐茂谦烈士,并置柏木棺将徐茂谦安葬于博山坡。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伊青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
许继儒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
张习儒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
段佩明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高寿椿 (1915~1990) 高寿椿 河南省开封市
+ 更多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
李素若 (1906~1938)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
王冠儒 (1903~1938)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
陈书范 (1905~1938)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
李保忠 (1921~1938)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田原 (1919~1938)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
曾铎 (1887~1938)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
+ 更多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