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宋居仁 [公元1854年-1937年]

  • 宋居仁(1854~1937),原名作松,赤坭赤㘵村(现属皇母村)人。少时家贫,以牧牛为生。时值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招募华工,居仁为谋生计,应征往檀香山从事劳工三年。期满后留下从事农牧业。 居仁后来与孙中山结识,时相往来。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宋居仁等首批加入。时居仁任檀香山花县同...[详细]

容兆明 [公元1911年-1937年]

  • 容兆明(1911~1937), 祖籍斗门龙坛村,在美国出生,父亲容嵩光是老同盟会员,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容兆明民国17年(1928年)进入美国波音飞机公司攻读航空机械,后又到得克萨斯州学习飞行技术,成绩优秀,获得美国驾驶双发动机大型运输机的飞行许可执照。民国19年(1930年)毕业后回国...[详细]

丘嵩 [公元1903年-1937年]

  • 丘嵩(1903—1937),兴福镇东山村人。1913年启蒙,1919年6月毕业于东山文魁学校。1922年6月蕉岭中学毕业,1924年8月考入汕头警官学校,毕业后参加警政工作。1927年春考入中央军校5期工科。1932年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1934年升任13军4师19团中校团副。1937年8月...[详细]

龙厚生 [公元1891年-1937年]

  • 龙厚生 (1891-1937)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永兴县人,1891年生于永兴县龙形市乡龙江萍村。父亲是武术师,家中开有经馆和武馆。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学习上进,更酷爱武术,15岁时就能跟班出场。父亲见他有习武天赋,便将祖传秘诀传授给他了...[详细]

林成登 [公元1876年-1937年]

  • 林成登(1876~1937),字步云。惠阳县(今惠城区)人。虎门武备学堂毕业。任清军虎门要塞守备,广东新军左营管带。1912年任广东陆军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虎门将校团监督。1914年任广东陆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后历任第六师第二十三团团长,广东陆军游击帮统,两广护-第三军独立第七旅少将旅长,广东岭...[详细]

赖际熙 [公元1865年-1937年]

  •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详细]

黄居谷 [公元1910年-1937年]

  • 黄居谷(1910~1937年),原名国盘,河婆马头村人。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河婆大光学校和大山下光华国文专修学校。1927年,到潮安金山中学学习,中途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1929年,他得兄长援助,在汕头市大中中学学习。半年后,又到广州参加陈济棠办的教导队,不久因病返家休养。1930年...[详细]

黄濬 [公元1891年-1937年,寒庐七子]

  • 黄濬(1891—1937),字秋岳,福建福州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汉奸。自幼随外祖父读书,有“神童”之誉,与同乡陈宝琛、严复等人贵识,受知于梁启超。1902年,至北京,就读京师译学馆。 民国初年留学日本,与日本人素有来往。回国后在北洋政府中任职,梁启超任财长时聘为秘书。北洋政府垮台后,入...[详细]

董振堂 [公元1895年-1937年,宁都起义领导人]

  •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自幼跟父亲习武,中学时获“优秀模范”称号。1920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9月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春,参加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二次“围剿”。1931年12月14日,率兵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邓玉琢 [公元1903年-1937年,著名抗日英烈]

  • 邓玉琢(1903—1937),字温璞,1903年生于安东县前阳乡石门村(现辽宁省东港市前阳镇石门村)。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107师参谋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早年考入东北讲武堂。1935年,张学良集训东北军高中级军官时,他被聘为战术课教官。1936年12月,他出任抗日联军临时...[详细]

崔通约 [公元1864年-1937年]

  • 崔通约(1864~1937)原名成达,字贯之,号洞若,笔名沧海,三洲街道仙村人。他童年时,拜康有为为师,参与戊戌变法运动; 1898年,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创办《南洋时务报》,参与、协助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该报停刊;1899年,他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兴中会;1902年...[详细]

陈为人 [公元1899年-1937年]

  • 陈为人 (1899-1937) 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中央文库保管负责人。 湖南省江华县(今江华瑶族自治县)人,1899年9月26日生于江华县一个贫农家庭。1918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积极参加湘南学生联合会的反帝爱国斗争,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为了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到上海,...[详细]

陈剑虹 [公元1877年-1937年]

  • 陈剑虹(1877年~1937年),原名祖柱,乐平暨塘村人。父云生,曾在江西省景德镇经营陶瓷业,拥有瓷窑3座。在广州市开设胜金玉瓷器店,业务兴旺。陈乃清末监生,目睹清朝政治腐败,具有反清爱国民主思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详细]

蔡朝焜 [公元1902年-1937年]

  • 蔡朝焜1902—1937),郁南县千官镇双龙村人。民国16年(1927)春,投考国民革命军教导队,结业后派往第十师特务营任中尉排长。民国19年,被提升为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四0团一连上尉连长。 民国21年(1932)1月,“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朝焜在大场防守战中,身负重伤,被授予二等军功勋...[详细]

朱赤 [公元1903年-1937年,著名抗日英烈]

  • 朱赤(1903—1937),字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勤奋好学,感于国家衰败,遂立志投身军旅,救国救民。1925年,听闻国民政府建立准备北伐,乃只身前往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学习。军校毕业后,随军参加北伐战争,颇有建树。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与敌作战,1937年8月,任陆军第88师少...[详细]

周学闵 [公元1907年-1937年]

  • 周学闵(约1907~1937),原名希闵,字景骞,今烟庄乡前小化村人。出生于一个有百余亩地的殷实之家,自幼上学,最后毕业于设在聊城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在郓城任过短期教师。1927年,在三师求学期间加入国民党,曾在暑假时回冠县和田增林、邱树模等人一起进行秘密活动。国民党在冠县公开后的1928年,...[详细]

郑廷珍 [公元1883年-1937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郑廷珍(1883—1937),商丘市柘城县牛城乡郑楼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独立5旅旅长,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祖辈素以行医为生,是当地著名的中医世家,盖有本村第一栋楼房。到了郑廷珍父亲一代,医道失传,开始以务农为本,当时正值清末民初,郑廷珍家庭日益拮据,生...[详细]

赵登禹 [公元1898年-1937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赵登禹(1898 --1937),字舜城,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 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详细]

张永珍 [公元1906年-1937年]

  • 张永珍(1906~1937),原名甫生、春立,今冠城镇戴屯村人。自幼读书,16岁考入济南一中,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毕业后去武昌、广州、福州读大学,后在江西河口镇、北平任教师,又入保定军官学校。曾任某军师长、河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1933年,因作战失利赴北平报社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宪兵...[详细]

张空逸 [公元1891年-1937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张空逸(1891-1937),湖南醴陵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早年毕业于湖北军官学校,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 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六十二师三六七团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守卫上海、杭州湾,阻击日军舰进犯。 同年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