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花都人物

宋居仁

[公元1854年-1937年]

宋居仁为[公元1854年-1937年]

  宋居仁(1854~1937),原名作松,赤坭赤㘵村(现属皇母村)人。少时家贫,以牧牛为生。时值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招募华工,居仁为谋生计,应征往檀香山从事劳工三年。期满后留下从事农牧业。
  居仁后来与孙中山结识,时相往来。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宋居仁等首批加入。时居仁任檀香山花县同乡会会长,首设筹饷局,发动侨胞捐献,资助孙中山。次年回国,随孙中山策划首次广州起义,失败后,避居越南。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孙中山以“会党”为主力,策动惠州起义,居仁亦回国积极参加,事败后,往始兴等地以传播基督为名,联络粤北会党,暗中进行革命活动。同年,居仁、李昌等在广州市郊下芳村基督教信义会得李植生介绍,认识了当时逃避港澳的原太平天国瑛王洪全福。洪聆听居仁等介绍兴中会的主张后,表示愿以港澳会党首领身份与兴中会合作,以继承太平天国先辈的遗志,并兴奋地说出筹备起义的计划。后来,洪与居仁等人往港,在摆花街某号四楼,召集散居各地的太平天国旧部、后人及各地会党中人,商议发动广州起义。随后,居仁等以传教士身份作掩护,由博罗转往北江一带活动。在南雄招得传教士青笃臣及教会长老陈光兼充三合会首领,又招得当地土人多名,并运动韶关军队,预备赴省响应洪全福起义。约定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为期,不料,这次起义失败。居仁避往香港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在港秘密运回0弹药,并策动华侨捐款,支持革命党人。
  辛亥革命后,居仁回广州定居从商。他经常出入元帅府,往见孙中山,宋庆龄等称居仁为“叔公”,并亲自奉茶。居仁毕生追随孙中山革命,不谋私利。孙中山委任他官职,他力辞不就,并说:“革命志在救国,不是为了做官。”后因年事已高,不能工作,政府每月发给大洋一百块为生活费。
  民国16年(1927)秋,花县联安一带农会惨遭地主武装民团围剿,致使附近的农民流离失所,国民政府却熟视无睹。宋居仁在广州闻讯,即发动广州花县留穗同乡会(当时称花县公会),并联络各阶层开明人士,选出代表16人,组成“花县公会调查团”,回县作调查,并在县城召集各方代表会议,会上调查团以其真凭实据,历数民团种种罪行,使民团-撤离联安,并在会上作出民团不得再次攻击农民的决议。事后,居仁还亲自率领花县公会调查团及本县开明人士同赴联安等6乡,监督执行决议,保护农民回乡重建家园。
  民国26年(1937),居仁在广州病逝,葬于广州市东北郊(今先烈路25号兴中会坟场),终年83岁。国民政府举行公葬,有兴中会等老同志及宗教界人士亲临吊唁。


  皇母村   皇母村会位于培正大道路边,面积约3.17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5多人。地处赤坭镇北部。 皇母村委会距离花都区约20公里,离赤坭镇6公里,只有一条过境公路,地缘优势较好。地处丘陵山岗地带,皇母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各经济社出租土地,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详细++
同年(公元185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