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游玉春 [公元1908年-1936年]

  • 游玉春(1908~1936年),原名游惠琴,乳名阿种,出生于和溪迎富,民国16年(1927年)嫁到乐土村。民国21年红军进漳后,乐土成立乡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妇女会、贫农团,游玉春被推举担任妇女主席。此后,游玉春经常身背幼儿走家串户搞宣传,动员男人参军、支前,组织妇女为红军战士洗衣服、打草鞋,为...[详细]

叶渊俄 [公元1895年-1936年]

  • 叶渊俄,字宪栗,号继高,清源乡清源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 渊俄12岁私塾毕业后,随父学医,便崭露头角。其父送他到福州,在英国人办的柴井医学院学外科。经2年多的深造,于民国21年(1932)回乡,在清源开设外科诊所,专治刀 外伤及皮肤病。由于渊俄医术高明,清源周围百里内的病人都纷...[详细]

叶老洗 [公元1915年-1936年]

  • 叶老洗,女,民国4年(1915)生于南安金淘占石乡(今金淘镇占石村)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21年由父母包办结婚,因与丈夫感情不和,常住娘家。 民国22年,老冯等共产党员在占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办夜校,组织农会、妇女会、儿童团,发动农民抗租、抗税,打土豪劣绅。老洗虽然生于地主家庭,但从小与邻居的...[详细]

阎志道 [公元1905年-1936年]

  • 阎志道(1905~1936),罗子山乡上西渠村人。民国十四年(1925)夏毕业于宜川县第二高级小学(原狼神山高小),是年秋,考入省立延安四中学习。阎志道在四中上学期间,阅读了《新青年》、《向导》、《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主动参加政治斗争,自觉走上革命道路。是...[详细]

杨坤如 [公元1884年-1936年]

  • 杨坤如(1884~1936) 杨坤如,字达波,广东博罗汝湖镇(今惠州市惠城区)人。出身于绿林,桂系踞粤时曾任警卫军第五营营长。民国7年(1918)援闽粤军开赴潮汕,杨率部加入,编为第二十一营,仍任营长。6月,参加援闽战役。民国9年8月,援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系,杨部编入中路军,在枫朗、高陂...[详细]

杨江 [公元1912年-1936年]

  • 杨江(1912~1936)原名文贤,化名杨秀碧、李养南。陕西蓝田人。幼入私塾发蒙,后进本县焦岱小学上学。1928年后在同窗好友、中共党员李景业帮助下,开始懂得不少革命道理。1931年秋到杨虎城宪兵营当兵。宪兵营里早有中共秘密组织,杨在这里阅读进步书刊,接受共产主义教育,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谢郑银 [公元1913年-1936年]

  • 谢郑银,双城镇下溪坪人。民国2年(1913)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3年2月,在共产党员林爱的引导下,加入革命队伍,积极参加贫农团活动,开展抗租、抗捐、抗债、抗税、抗粮斗争。同年5月,任霞鼎泰县第一区(柘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和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10月4日,国民党军第78师攻占柘洋...[详细]

肖安轩 [公元1894年-1936年]

  • 肖安轩,狮城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父亲开中药店,勉力送子读书。安轩10岁进宁德莲峰小学读书,聪慧好学,成绩优良。毕业后,受聘到周墩初晴小学(原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任教,后任校长。“五四”运动后,安轩思想进步,关心政治。 民国21年(1932),王大尧等人回周墩秘密串连,宣传革命,...[详细]

吴先喜 [公元1908年-1936年]

  • 吴先喜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江西横峰青板桥一户农民家里。幼年时在家乡私塾读书,后曾一度到铅山县河口中学初中班学习。12岁时因家境日益困难,-停学回家参加农业劳动,农闲时还得外出挖煤,过着贫困艰苦的生活。 1925年(1925)夏,共产党派黄道到家乡横峰搞农-动。民国15年秋,横峰县...[详细]

吴胜 [公元1910年-1936年]

  • 吴胜(1910~1936),原名如升,湖雷乡石坑村人。母亲是永定第一个中共支部的创建人阮山的大姐。 15岁投身革命。先当阮山的交通员,后来参加赤卫队和红军。民国19年(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冬,任红九团团长。次年春,奉命率领红九团到宁洋、永安等地进行游击战。第一仗,就巧施...[详细]

吴清培 [公元1901年-1936年]

  • 吴清培(1901年—1936年),又名钦培、玉清,漳州人。早年参与革命活动,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1929年)在广西参加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卫生处长。民国22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卫生部部长。民国23年改任红九军团卫生部长兼政治委员。同年随中央红军长征。在...[详细]

吴清涪 [公元1894年-1936年]

  • 吴清涪(1894~1936),字子佳,小名汝仕,崇安县城关人。早年毕业于福建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20年代初任崇安县立高等小学校长。民国16年(1927)春,他离家到厦门,在大哥吴清淞任院长的厦门海军医院里学习西医,后在该医院供职。由于他致力于中西医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具备一定中西医水平的医务...[详细]

吴道镕 [公元1853年-1936年,.岭南四大家]

  • 吴道镕(1853~1936) 吴道镕,原名国镇,字玉臣,号用晦、澹庵,广东番禺人。早年就读于广州应元书院。清同治十三年(1874),学者李文田回籍,主讲应元书院。吴得其指点栽培,学业大进。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光绪六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授编修。时李文田返京,入值南书...[详细]

文考亭 [公元1909年-1936年]

  • 文考亭(1909.8~1936.5.1) 原名端校,田禾乡人。 民国15~19年(1926~1930),先后就读于安康联中和山西运城高等中学。在山西上学期间,曾写信回家流露对横征暴敛的国民党政府不满,提出变卖家中田产救济贫民。22年(1933),考入赵寿山部举办的陕南民团干部考察所,毕业后回...[详细]

王祝三 [清][公元1866年-1936年]

  • 王祝三,字显才,安溪县常乐里由义乡(今剑斗镇月星村)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八月十五日。清末秀才。民国2年(1913)毕业于福州法政学校。曾任安溪县典狱官,建安道署财政科员、谘议,安溪县立第二高小学校校长。13至15年任南安县长。平素热爱公益事业,曾赴南洋各地募捐,创办崇德中学和建设剑斗东...[详细]

王学尧 [公元1910年-1936年]

  • 王学尧(1910-1936年)阿城县城东小海沟屯人(今大岭乡郭家店屯)。幼年随父迁居肇东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法政大学经济系,出校后在哈尔滨女子中学任教,兼北满翻译社俄文文字翻译。 王学尧生长在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小职员家庭,父亲王延茂是哈尔滨宝隆洋行的俄语"通事",经常向他讲述"红党...[详细]

王树勋 [公元1908年-1936年]

  • 王树勋(1908—1936),洛阳乡田厢村人,乳名满全,又名万全,别名立三,化名创业。为富县最早的中共党员和富县第一支革命武装创始人。 1928年,王树勋在鄜县单级师范毕业后,就读于延安陕西省立第四中学(简称延安四中)。在校秘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中共延安党组织编印的《荧火》、《曙光》等革...[详细]

王士文 [公元1909年-1936年]

  • 王士文(1909~1936),又名王长,螅镇乡王川山村人。幼时读过几冬冬书。 1933年农历11月,自购了一支枪,和弟弟王士杰等去延安瓦窑堡参加了红军。1934年10月10日奉命返回葭县,任红六支队副队长。1935年6月8日,原红三团团长王士杰遭受“左”倾错误破孩被撤职后,士文接任红三团团长...[详细]

王荣贵 [公元1911年-1936年]

  • 王荣贵(1911~1936) 王荣贵,男,出身农民家庭,本县金鼎乡赵石坬村人。青年时,被金佛坪张廷芝民团强拉去当团丁。 1933年,王荣贵得知刘志丹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在陕甘边地区活动,便乘晚上站岗的机会,携枪投奔红军。金佛坪民-兵丁四处搜捕,他们抓不到王荣贵,就把王荣贵的父亲抓去枪杀。  ...[详细]

王光张 [公元1866年-1936年]

  • 王光张(1866~1936年) 王光张,又名修矿,字金义,号石峰,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二十一日,德化县城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 光绪三十三年,王光张应吏部铨选考试,名列乙等,签分江西省布库大使,敕授文林郎钦加五品衔,宣统元年(1909年)赴任。在职两载,清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