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林青 [公元1911年-1935年,革命烈士]

  • 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小名毛ど,曾用名矛戈,1911年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县城一个贫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林青3岁时,不得已到县城的志和百货商店当学徒。学徒生涯是极悲惨的,名曰学徒,其实是老板家的勤杂工,每天天不见亮起床,夜深了才睡觉。挑水、劈柴、洗衣服,甚至还要洗老板娘的臭裹脚布。这种非人...[详细]

李骏 [公元1906年-1935年,革命烈士]

  • 李骏,乳名李福成,学名李树祯,曾用名雷振中、雷振东、李俊、胡成,1906年夏生于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塘头村一个农民家庭。从7岁起,就开始了耕作生涯,是父母的小帮手。至11岁,李骏已懂事,每当他看到同龄的富家子弟肩挎书包上学堂时,眼里总是流露出一股羡慕而又苦涩的神情。其父李海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详细]

廖贞林 [公元1903年-1935年]

  • 廖贞林(1903-1935)横峰县铺前蔡坞村人。1927年冬加入农民革命团,随之参加弋横武装起义。1933年任中共横峰县委委员、横峰县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县 队队长。1934年下半年任中共横峰县委书记,同年冬,率县党政军机关转移到磨盘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4月出席闽浙赣省委在德兴大田苏家...[详细]

赖金彪 [公元1911年-1935年,革命烈士]

  • 赖金彪,1911年生于广东省大埔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时不过18岁,曾在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属下当过传令兵、通讯班长、排长,后被组织上送到彭(湃)杨(殷)学校学习了两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33年夏秋间,他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来到闽东,先后担任寿宁县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闽东工农...[详细]

匡龙海 [公元1901年-1935年]

  • 匡龙海(1901-1935)贵州省人。1928年底在德兴磨角桥投诚起义,归编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连长、团长、(新)红十军代军长、参谋长、皖赣特委委员、皖赣红军独立团团长、皖赣独立师师长。1935年秋牺牲。...[详细]

金昌根 [公元1907年-1935年]

  • 金昌根(1907-1935),牺牲时任中国共产党磐石中心县委书记。 1917年,入私塾读书。1921年冬,随家迁居吉林珲春县。1924年,入龙井大成中学读书。1926年5月,积极投入反日爱国斗争,成为学生运动骨干。1928年,到桦甸县参加短期农民运动训练班。后来,到朝鲜族较多的磐石县呼兰镇,...[详细]

金伯万 [公元1909年-1935年]

  • 金伯万,原名金享国,化名崔成浩,1909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县百草沟一个朝鲜族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春,他进入八面通小学读书。6年后,因家境贫寒辍学,便与家人一起种地谋生。 1929年初,金伯万在百草沟高丽屯参加了革命群众组织反日会。他经常组织群众开秘密会议,撒传单、贴标语、进行反日活动...[详细]

黄南山 [公元1899年-1935年]

  • 黄南山(1899-1935)横峰县上坑源人。1927年冬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中共上饶特区区委书记。1929年初任中共上铅县委组织部长,后奉命到皖赣边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下半年任中共石埭县委书记。1935年2月,任中共祁(门)贵(池)秋(浦)中心县委书记。1935年9...[详细]

黄怀仁 [公元1903年-1935年]

  • 黄怀仁(1903-1935)横峰县姚家乡百家村人。1927年底参加楼底兰家农民起义,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出任铅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调任闽北独立团政委、闽北独立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9月调回铅山县任县委书记,1935年2月17日,在领导红军开展游击战争时,不幸被叛徒杀害。...[详细]

黄端喜 [公元1891年-1935年]

  • 黄端喜(1891-1935)又名黄绍箕,横峰县姚家垅人。是横峰县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的领导者之一,黄道的堂兄和亲密战友。历任姚家垅暴-动 队队长、横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赣东北省委石印机关主任、闽浙赣省财政部巡视员、中共弋横德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34年10月,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赣东北坚持游击战...[详细]

符太兴 [公元1900年-1935年]

  • 符太兴(1900~1935),七甲溪乡荆竹溪人。杨远明(1913~1935),七甲溪乡天井村人。二人家境贫困,仅读私塾二年,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1934年冬,贺龙、肖克率部来火场、七甲溪、大合坪、筒车坪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时,符太兴、杨远明受到红军的宣传教育,自愿参加天井游击队...[详细]

杜慕南 [公元1913年-1935年]

  • 杜慕南,又名金林,1913年生于江西省安远县修田村。6岁失去父亲,靠母亲和二个哥哥砍柴和给人打短工度日,家境十分贫穷。他从小爱动好问,见本村的财主不下地干活却吃得好穿得好,还经常打人骂人,就暗暗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有苦难言,只好随口说︰“因为人家读了书,有钱有势呗。”从此,杜慕南也吵着要读书...[详细]

杜晏波 [公元1900年-1935年]

  • 杜晏波,1900年生于四川省阆中县飞凤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出世之时,恰是个严寒的冬天,大雪铺天盖地,父亲杜正生便给他取了个“雪娃”的乳名。 杜晏波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虽把他视若掌上明珠,但从不娇生惯养。五六岁时,他就能干一些家务和轻巧农活。 杜晏波长到8岁时,父亲把他送进本村杜家祠私塾馆...[详细]

邓学林 [公元1903年-1935年]

  • 邓学林,小名邓根子,1903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县东门外的一户贫苦农家。哥哥被地主折磨而死,父母又早逝。1920年,17岁的邓学林孤苦伶仃,行乞流落到江西省会昌县城,经一位好心人介绍,他进了“吕恒顺”染布店当徒工。 1930年4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占领了会昌城后,红军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进...[详细]

程伯谦 [公元1897年-1935年,革命烈士]

  • 程伯谦,原名鲁春,1897年1月26日生于江西省横峰县葛源乡黄溪村一个贫农家庭。为支撑门户,父辈凑钱供他读本村私塾,后升入县立高等小学,再考进上饶信江中学。1921年夏,程伯谦成为第一批参加进步青年团体岑阳学会的会员。他常和会员讨论农民问题,编印革命刊物《岑阳学刊》,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19...[详细]

邹义积 [公元1886年-1935年]

  • 邹义积(1886—1935),五将乡文曲村人,粗通文字,有胆量,因爱打抱不平,颇受当地民众尊崇。民国21年,广西当局为加紧防共、-,除大肆征收苛捐杂税外,还大批征兵、征夫、兴建碉楼。是年9月20日,邹义积趁五将天神庙会期之机,召集附近的18个社(每社为一个自然村) 的民众数百人聚会,呼唤各社民...[详细]

朱泽荣 [公元1911年-1935年]

  • 朱泽荣(1911~1935)金寨县桃岭乡桐岗冲村人。因家境贫苦,儿时仅读书一年,便辍学放牧。民国19 年(1930 年)2 月,参加杜昌甫领导的游击队,开展反击国民党军队“围剿”和打土豪、斗劣绅的斗争。在斗争中,朱泽荣有勇有谋,不久担任游击队中队长。民国21 年10 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详细]

钟锡镠 [公元1903年-1935年]

  • 钟锡镠(1903~1935),寻乌县留车乡留车村老寨下人,民国15年中学毕业后,与潘叶煌、潘明庆赴武汉,后随贺龙、叶挺部队在福建工作。民国16年回寻乌,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留车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创办老寨下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三·二五”-时,任留车方面-指挥,-后转往平远、梅县、兴宁一带,...[详细]

赵梓明 [公元1897年-1935年]

  • 赵梓明 (1897-1935)原名赵水生,贵溪白田乡人他读私塾四年后,便帮其父赵福太维持生计民国18年(1929)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书记在黄道的直接领导下,组织赤卫队、儿童团、少先队,打土豪、分田地二19年9月当选为贵溪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苏区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发展生产,配合粉碎国民...[详细]

张习松 [公元1908年-1935年]

  • 张习松(1908~1935)金寨县人。民国17 年(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0 年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四团政委。民国24 年,在反国民党军十路“围剿”的战斗中牺牲。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汪庆植 (1908~1932)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张良成 (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