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尚稳(1902—1935),澄海县隆都镇樟籍村人。民国21年(1932)参加共产党,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中共隆都区委委员,兼任隆澄游击队长,作战勇敢,有“孤胆英雄”之称。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黄病佛 (1902~1961)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张名青 (190...[详细]
许包野(1900一1935年),祖籍广东省澄海县冠陇乡,1900年5月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7岁回到祖国。 1920年,许包野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奥地利攻读哲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经朱德介绍,许包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的一名先锋战士。1926年,许包野...[详细]
谢世成(1901~1935),镇安县白塔乡人,初识字。他目睹国民党兵匪肆意劫掠百姓,拉丁捐税的惨景,心中十分不满。1924年土匪骚扰七里峡西寨,打死其父和1 8名乡民,更激起他的仇恨。1929年和毛仪彬等人组织大刀会,任武学长。 1935年初加入抗捐军,同年任第五路游击师五团团长,在鄂陕边界扩大...[详细]
萧登科(1904~1935),镇安县米粮区七里峡老街人,以开饭店为业;乐办善事,曾倡导建立老街集市贸易,组织乡民修老街河边石碥路。1935年镇安县苏维埃政府任命肖登科为白塔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7月13日,萧登科为游击师购买食油途中,行至七里峡鱼洞碥时,被国民党四十军及崔耀亭民团拘捕,带到大坪审...[详细]
向国登(1902 ~ 1935),土家族,初小文化,官地坪镇白竹溪人。20岁时,在时为官地坪团总谷岸峭部下当兵。他身体魁伟,性格直爽,爱打抱不平,说话算数,一起当兵的战士都敬畏他。1928年5月,贺龙、卢冬生在鹤峰、走马坪、官地坪一带游击和收集失散部队时,经谷岸峭介绍,国登成了工农革命军的一名战...[详细]
吴阿蟹(1914—1 935),澄海县上华镇岛门村人。民国22年(1933)参加共青团并加入隆澄游击队。 民国24年(1 935)3月21日,隆澄游击队停泊在韩江的交通船(载重两吨左右的木船)被土劣告密,潮安侦缉大队长李映高率一个中队乘汽船至洪渡头,协同澄饶两县驻防军和警卫队“围剿”交通船。...[详细]
魏邦平(1883—1935) 字丽堂,出生于古镇海洲乡麒麟坊。13岁随父凯臣赴日本神户,入读同文学校。后结识出走日本的革命志士,接触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不顾父兄反对,潜登火车,毅然投入振武学堂。学习年余,成绩优异,为当时中国驻日领事所悉,获官费入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清宣统元年(1909...[详细]
王如痴 (1903-1935) 红十军军长兼政委,革命烈士。 湖南省祁阳县(今祁东县)人,1903年1月出生于祁阳太和堂镇乐家村一个贫寒的小知识分子家庭。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高中部。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详细]
田中玉(1869—1935),字蕴山,直隶抚宁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兵等职。1908年,出任东三省督练分所总参议。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代理山东民政长、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等职。后调京任陆军部次长,转年任察哈尔都统。袁世凯死后,任山东督军兼省...[详细]
阮仕春(1896~1935),镇安县西沟乡安沟村人。自幼家庭贫困,受尽剥削压迫。1929~1934年初,为抵抗国民党镇安县政府的捐税和地方土匪的骚扰,在西沟河组织神坛农民武装,任坛长。1935年元月14日红二十五军工作队在西沟河召开穷人大会时,将神坛改组为“抗捐军”,阮仕春任队长,他领导抗捐...[详细]
牛秋子(1911~1935) 本县安坎乡人,从小当童养媳。民国24年(1935),在新集参加红四军,任妇女会主任,发展会员30余人,动员妇女百余人随军西征。红-移时留下坚持斗争,后被还乡团杀害。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方继信 (1911~1976) 陕西省汉中镇巴县 ...[详细]
毛泽覃 (1905-1935) 红三军政治委员,苏区中央局秘书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县(今韶山市)人,1905年9月25日出生于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随毛泽东到长沙读书,后去水口山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在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在水口山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毛仪彬(1892~1935),镇安县米粮乡西坪村人,从小受尽苦难。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善于组织,素孚众望。1929年因反对压迫,曾率谢世成、李春秀和部分穷人“除暴安良,打富济贫”,首倡组织大刀会并任首领,抗粮抗捐。先后在米粮川、西口、两河等地英勇作战,吓得国民党县政府三年不敢到县东催粮逼款...[详细]
卢笃茂(1903~1935年),普宁县洪阳镇新铺村人。 卢笃茂的祖父、父亲都是清代生员。1917年春,卢笃茂到汕头职工中学读书,后转读省立商业学校。1923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毕业于商业学校。 1924年,卢笃茂回到普宁县麒麟小学任教,开始与方方等革命同志联系,在普宁广太和...[详细]
鲁涤平 (1887—1935) 国民党高级将领,湖南省政府主席。 湖南宁乡人。字咏安。1887年出生。16岁入湖南兵目学堂。辛亥革命时,任湘军四十九标排长、队官、督队官,参加援鄂之役,升第三营管带。民国成立后任团长。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驱逐傅良佐、张敬尧的战役,任第一师第三...[详细]
刘友仁(1905-1935年),陆丰甲子镇两城区人,青少年时代在学校常与同学谈论国家的前途和社会问题,在甲子书院读书时受庄汉奕、王天策等进步老师的教育和影响,思想觉悟大有提高。民国14年(1925年)春,东征军挺进陆丰,他和同学走向社会,投身国民革命。在国共合作时期,成立了国民党甲子区党部,刘友...[详细]
刘蔚瑶(1886~1935),镇安县白塔乡二里湾人。初识字,家庭出身贫苦。1935年元月参加红军,2月14日红二十五军二二三团团长张绍东宣布任命刘为镇安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滑水河农会主席、均地委员。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及农会组织,创建以店垭子为中心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详细]
刘实通( 1889~ 1935) 乳名重秀,商州人。幼时家中贫穷,光绪二十七年(1901),12岁的重秀告别父母,拜师习武。在短短几年里,他学会了拳术、气功,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师傅遂授“实通”法名。 刘实通回到家乡,便组织穷哥们,杀富济贫,与官府抗争。他的能力被当地大土匪唐靖看中,...[详细]
刘畴西 (1897—1935) 红十军团军团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人,1897年出生于长沙靖港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入长沙县四小读书。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时,即投身于反帝-,出席省 成立大会,参加--、查禁和-,组织宣传队赴长沙县各乡镇演讲。192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