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高光祖 [公元1904年-1935年]

  • 高光祖(1904~1935),字耀宗,代号石生。店镇神堂沟村人,葭县农民革命武装斗争领导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1岁在本村念私塾,1919年上了店镇高等小学。1923年夏考入绥德师范,任学生会负责人。这年冬,组织发起驱高(校长高竹轩)运动,高竹轩被免职。1924年,共产党员李子洲继任该校校长...[详细]

冯宗江 [公元1900年-1935年]

  • 冯宗江,化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生于溪柄三村下园农家。上过私塾,辍学后,自学诗书,并以行医为生,给贫苦的就诊者减免药费,颇有医名。 民国19年(1930年),楼下地主刘福愚、王仙泉包揽鸦片捐,引起农民极大愤慨。施霖带领宗江发动数千群众开展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次年春,在邓...[详细]

冯树立 [公元1911年-1935年]

  • 冯树立(1911~1935)又名冯希愚、冯玺玉、冯锡玉,笔名迪川、坚山甲、史幼、超静、文娃等。陕西韩城人。1928年在本县读初中,积极参加-。次年入北平燕冀高级中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参加北平学生发动的卧轨斗争,并赴南京--,遭逮捕。获释后又返回北平,加入反帝同盟。1930...[详细]

樊文德 [公元1908年-1935年]

  • 樊文德(1908~1935) 化名老苏、老霍,樊家圪坨村人。9岁起在本村私塾读书,14岁到葭县螅镇小杂货铺当店员,3年后返家务农。 1927年,赴榆林谋职,在井岳秀部当兵二年。他厌恶国民党军腐败堕落,欺压百姓,遂回家务农。1930年,本村樊锦堂介绍他参加共产党。 1932年,他到安定县...[详细]

范铁民 [公元1906年-1935年]

  • 范铁民(1906~1935年),字义全,又名林再生,鳌阳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自幼勤奋好学。就读鳌阳小学时,深得校长叶渊鸿的赏识。小学毕业后,家贫辍学。他目睹社会的黑暗,于民国18年(1929)纠集其谊兄弟刘乃滔、富坤德等人打出“劫富济贫”的旗帜,打击土豪劣绅,帮助贫苦农民,得到邻...[详细]

樊士乐 [公元1907年-1935年]

  • 樊士乐(1907~1935) 化名老赵,出生在樊家圪坨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揽工度日,练成壮实的身体,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习惯。1933年,由本村樊锦堂介绍参加共产党,积极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后任吴堡中区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工会主席,奔波全县,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1935...[详细]

樊锦堂 [公元1907年-1935年]

  • 樊锦堂(1907~1935) 樊家圪坨村人,家庭寒苦,自幼从农,粗识字。他受樊峻(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的教育,于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吴堡早期党员,他热爱共产党,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共产党员,于1929年创建了中共樊家圪坨中心支部,任书记。 1932年,任吴堡北区共产党...[详细]

杜修方 [公元1905年-1935年]

  • 杜修方(1905~1935) 本县砖庙乡砖庙村人。1927年榆中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回家,白天下煤窑掏炭,晚上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和马文瑞、郭步岳等人在刘家坪、毛圪台、花牛峁、白家湾等地宣传、组织、武装群众,组建和扩展革命地盘。1933年任秀延县十二区主席。1935年8月12日为配合...[详细]

陈仲琪 [公元1909年-1935年]

  • 陈仲琪(1909-1935),又名传黎,福建省安溪县崇善里东溪乡。192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泉州西隅师范,随后返乡任聚英小学校长,在师生中进行爱国救国教育。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组建中共东溪支部,任书记。秘密组织农会和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斗争。1931年3月任中共安南永德特委组织委员...[详细]

陈小屏 [公元1905年-1935年]

  • 陈小屏(1905~1935)原名兴汉,字普云,亦作步云,小屏亦作小平。陕西南郑人。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月接替偶彦明担任中共大西区小学支部书记。3月,中共陕南特委在陈家开会,决定将陕南军委机关设在陈家。会后不久,陈担任中共南(郑)褒(城)西南区委员会书记兼中共陈家湾支部书...[详细]

陈先查 [公元1911年-1935年]

  • 陈先查(1911~1935年),字清流,同安县山侯亭村人。历任中共同安县委组织委员、县委代理书记。 陈先查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庭 困难,仅读完一年级就辍学,一边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边向其父学习古文。青年时代的陈先查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盘剥极为不满。当时,在侯亭小学当校长、以教师职业为掩护...[详细]

陈铁民 [公元1904年-1935年,革命烈士]

  • 陈铁民(1904~1935年),乳名家锵,学名鸣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韩阳镇。民国6年(1917年)小学毕业后,在亲友们资助下升入省立三中(霞浦),因经济拮据,一个学期后即-辍学,到乡村初级小学任教。后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民国14年,“五卅”运动爆发后...[详细]

陈笃卿 [公元1896年-1935年]

  • 陈笃卿(1896~1935),岐岭乡霞山村人,永定苏区建设和福建省苏财政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青少年时期,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入汀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培文馆”教书。民国15年(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入永,在全县掀起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他与当地进步青年李卓华、陈兆...[详细]

陈东山 [公元1879年-1935年]

  • 陈东山 (1879-1935),名宗岱。吉林省伊通县人。民国初年,流落密山县的杨木岗,后去富锦、挠力河一带种鸦片烟,被当局发现将烟苗毁掉。此后他去俄国做工。十月革命后,加入华工会,成立东亚革命军。与俄国劳动人民一起,对白匪军和外国干涉者作斗争。1922年8月率队回国,宣称铲除"有产者保护之...[详细]

陈宝鼎 [公元1909年-1935年]

  • 陈宝鼎(1909~1935年),又名宝洲,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福鼎秦屿镇。7岁入塾,后因父丧家贫而辍学。年轻时受雇于鱼行,饱尝艰辛。 民国20年(1931年),宝鼎秘密参加黄淑琮等人组织的“反帝大同盟”组织,积极参与-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福鼎的日澳、筼筜、屯头、斗门、岚亭等地...[详细]

曹贤德 [公元1912年-1935年]

  • 曹贤德(1912~1935)陕西宜川人。1933年在县立第四高小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继承父业,到韩城一煤窑当工人。因参加为改善劳动条件的-斗争,被矿主解雇,回家乡集义镇垒溢沟务农。1934年担任中共村支部书记,曾参加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攻打宜川县城的战斗。红军撤离时,曹随四十二师进入陕...[详细]

曹顺兰 [公元1907年-1935年]

  • 曹顺兰 (1907~1935.5) 曹顺兰,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于连城(原长汀)宣和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卖给城里吴姓富豪为婢,民国14年(1925)又被卖与坑子堡仓下门罗启胜为妻。 民国20年春,在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黄富群培养教育下,顺兰加入革命行列,被推举为文亨...[详细]

白自成 [公元1905年-1935年]

  • 白自成(1905~1935) 乳名攀元,字诚斋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于高杰村一个剥削阶级家庭。胞弟白自强,清涧党组织创始人之一。20年代初,自成由县第二高小升入榆林中学,在校接触马列主义,加入共产党,其学习成绩优良,酷爱文学,为校青年文学研究会活跃分子,不少诗作被国文教员王森然集寄于北...[详细]

林介弼 [公元1854年-1935年]

  • 林介弼(1854~1935),字幼丞,号遁石山人,安徽怀远人。江南解元。15岁考取秀才。光绪十年(1884年)中江南解元,后授内阁中书,协办侍读,署翰林院起居注。光绪十六年(1890年),奉命为出使日本公使李伯行之监督(高级随员),协助处理对日外交事务。任满回国后,历署江西宁都、直州和广信府知府...[详细]

邹春才 [公元1886年-1935年]

  • 邹春才(1886~1935) 邹春才,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当过长工和担夫。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曾被清流的苦力工人推选为“担领”。民国18年(1929)春,春才利用从清流至长汀往返挑运货物的机会,担任地下交通员,传递材料和信件。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