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木生,原名谢兆良,宁化县安远镇里坑村楮茶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1月生。6岁父亲病故,母亲改嫁,由堂兄谢兆诚收养长大。 木生14岁起开始给地主当长工,因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凌,16岁便回到家中,以砍柴烧炭为生。20岁时借钱成家,债主不时上门索款,致使妻子忧郁成疾,不到一年就死去。木生无奈...[详细]
肖雍元(1872~1935),名焕奎,晚号澹庐,今甘溪乡湖坪人。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成诵,数岁能文,诗词尤甚。启蒙时,塾师以《咏雪》命题,肖挥毫而就,其诗中有“漠野有田皆种玉,寒山无树不飞花”之句。龆龄县学院试挑取,咸称神童。弱冠府科两试均列一等,授予优廪生,后选为府训导,深得山长器重。肖雍元...[详细]
肖荣代,又名六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四都小金。民国十九年(1930),“四都-”后,他率先报名参加少先队,担任金坑乡少先队长。不久,又带头参加赤卫队,担任金坑乡赤卫队排长。同年4月,经肖荣杏、肖九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赤卫队改编为红12军34师,他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及团政委,...[详细]
伍先球(1890~1935) 伍先球,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三口靠租种地主土地生活。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清流城市支部委员。民国20年7月担任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民国21年1月,经组织选调参加在江西瑞金举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详细]
武积玉(1872—1935年),男,长武县亭口乡亭南村人。自小习拳练武,后拜马寨村朱彦彪为师,练三伏,服五毒,鸡鸣即起,从不间断。门前一棵大杏树被他抡拳踢脚而枯死。练就“铁沙掌”和“千把攥”,用两个指头能插进对方腰腹,单手抓人能扔出三丈之远。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县长主持,在教场设擂台比武...[详细]
吴必先,又名先老,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生于长汀宣成乡罗坑头村。贫农家庭,父亲吴选奎是私塾先生。必先从小学会焙纸、撑船。民国十六年(1927)十五岁时在张赤男引导下,参加秘密农会和赤卫队。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农历六月参加“畲心-”。八月,参加“罗坑头-”。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929...[详细]
温治恭(1910~1935),又名荣旺,化名王进修,温家川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1933年4月回乡参加临时特务队,参予杨家沟等处打土豪斗争。神府红军游击队第三支队成立后,任一中队队长。后任红三团连长、团长等职。 温治恭有胆有识,是神府红军中一员骁将。...[详细]
魏越(1867~1935),字楚南,今峪口乡峪口村人。光绪年(1875~1908)廪生。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越毕业于西安师范学堂后回乡创立学堂。将县学堂改为城关高级小学。办学时,与县官有冲突,率学生赴京告状。因以下犯上,被撤销廪生功名,没收师范毕业证书,适逢辛亥革命,证书、功名失而复得。19...[详细]
王战奎(1910~1935) 又名王富贵,义门乡庙岭村人,出身贫苦家庭。1928年秋,被征在长武县亭口镇国民党军队当兵。1932年逃离回家。这时,国民党邠县地方政府大办民团,抽丁派款。王顶名去永乐民团当兵,被委任班长。民团残酷训练,百般-,使壮丁不堪忍受。王结交穷苦兵丁,分头串连,准备-。19...[详细]
王淑景,名连誉,又名广施,安溪县西坪乡尧阳村人,生于光绪二年(1876)。淑景自幼聪明颖异,曾受学于泉州进士黄抟扶,学有渊源,工文善诗。 民国10年(1921),淑景在厦门开禾路(竹树脚)创设尧阳茶行,其茶叶在漳泉各县和台湾、上海、海南等地销售外,还销至槟榔屿、吉隆坡、新加坡以及印尼吧城、井...[详细]
王士杰(1911~1935),代号老王,螅镇乡王川山村人。1931年考入榆林中学,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与其兄王士文各买了一支枪,奔赴延安参加了红军。1934年受党组织委派返回葭县任红六支队队长,活动于葭、米、吴三县,11月,红六支队与红十五支队合编,组建成红五团,任团长。1935年...[详细]
王生孝(1910~1935) 枣塌村人,家庭贫穷,生活寒苦。1929年到吴堡国民党警务班当兵,后在地下党员王华亭的启发下,于1932年脱离国民党民团,积极从事革命工作。是年,参加共产党。1933年底,参加了义勇队,1934年2月6日参加了消灭葭县木头峪国民党民团战斗。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第四支队...[详细]
王盛权,又名金宝子,宁化县淮土乡大王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3月生。 盛权从小聪敏,初读私塾,后入禾口道南学堂。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小学毕业,族里给他一份学租收入。后来他考取宁化连岗中学。民国18年共产党员徐赤生到校秘密开展宣传活动,盛权受其影响,萌发革命思想。民国19年参加共产党。6...[详细]
王里封 (1898-1935),原名王锡百,又名王立文、李文。辽宁省辽阳县人。4岁时,母亲病故,过继给伯父抚养。1919年初,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科。曾参加北京"五四"运动。1923年他没参加毕业实习,便到安徽省宣德五中任教。同年9月返回北京,主办宏达学院,吸收贫民子女入学,为国家培养了有...[详细]
王锦秀(1894~1935),今靖边县青杨岔镇总关口村人。出身农民家庭。未上学,靠自学粗识文字。 民国十七年(1928),陕北遭大灾荒,靖边县长牛庆誉动员富户捐款献粮赈济灾民。王捐献粮食10余石,并劝喻富裕亲朋捐出80余石,散发给当地饥民。 30年代初,青杨岔一带常有土匪骚扰,民不聊生。...[详细]
王宏文(1910~1935年),福鼎县前岐西宅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7月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就读于岐阳小学(今前岐中心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今霞浦县)。民国18年(1929年),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19年,宏文转学...[详细]
陶仁官(1910~1935年),出生于连江县东湖乡东湖村,家境清贫,念到小学毕业,就辍学下田劳动,15岁到丹阳学艺,初尝世道不平、人生艰辛。 民国19年(1930年)春,仁官的娘舅郑厚康(在福州读书时加入共产党)奉命回连开展革命活动,陶常受其启蒙教育,阅读进步书刊。同年6月由郑厚康、黄应龙介...[详细]
唐义贞,湖北武昌金口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七月二日生于中医家庭,15岁入湖北女子师范学校,得到校教务主管董必武的引导教育,走上革命道路,积极参加校内外政治运动。民国十五年(1926)七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后,她根据党的指示转入秘密斗争。次年秋,被选送莫斯科中国共...[详细]
汤绍宗 汤绍宗,字炳均,浦城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幼年由英国传教士安巴乐带往福州,在圣教医院学习西医6年,学成回浦,开设同仁医院。民国15年(1926)3月,在国民革命军任军医,后为卫生队长。次年7月,脱离部队,偕弟汤绍明在福州开设世杰医院。不久回乡,在红十字会办的中西医院任医生,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