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遨(1903~1933),学名同祖,乳名井昌,今岳阳县关王乡人。 1920年初,投奔唐生智部任连部文书,后入长沙公益职业学校,参加省 ,常去文化书社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晚上还到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听课。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省 发起的裁 动。1923年,日...[详细]
马富进(1860—1933),东阳佐村谷岱(今佐村镇)人。7岁人学,11岁学篾匠,先后师事马炳彩、马章桂,苦学6年,技艺日进。自学诗词、书画、雕刻、铜锡镶嵌,融百艺于竹编。17岁后自开作坊,制作篾丝书箱(考篮),常年供不应求。擅长劈篾,丝细0.33毫米,光滑均匀,同行誉为“天下头把篾刀”。作品运...[详细]
罗锡卿(1895~1933)又名良硅,浏阳县永和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加入国民党,积极投入工人运动。1926年6月被选为浏阳总工会执行委员,任财务部长。不久,由郭起介绍加入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参加围攻长沙和秋收起义的战斗。后因病返乡,历任县苏维埃财政部副部...[详细]
龙业鼐(1905~1933),化名梁月来、龙嵩秀,贺街镇人,大革命时期在广州广府中学读书,参加-,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6月受新学生社派遣, 回贺县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导黄一平等一批青年走向革命道路。1926年在广州转为共产党员,任广东省委书记邓中夏的秘书兼粤语翻译,曾参加组...[详细]
李幼军(1906~1933),平江县长寿镇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加入工农革命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1930年被选为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候补委员,9月兼任赣北红军独立团政治委员。1931年任红十六军九师政治委员。1932年任红十六军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创建...[详细]
李亚农 (1897~1933) 李亚农,字云初,号亚安,别名天岩、克毅,长沙县果园大河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15年,他到长沙伯父李肖林开设的鸿飞印刷厂学艺谋生,不久考入湖南群治法政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发动青年学生起来反帝救国,重组湖南省学生...[详细]
刘日福(1883—1933),原名刘华堂,原籍博白凤山镇峨嵋村老屋屯,父辈迁居宁明县哨平乡那潭村。刘日福青壮年时,曾在六岭、那其、板灵一带组织“0会”,发展势力,众拥为头目,活动于下石一带。1917年被陆荣廷招安,编入广西龙州边防军黄自新部,其势更盛。刘带兵攻打上石、凭祥、龙州等地的“股匪”和会...[详细]
李顺发(1910~1933年) 瑶族(盘瑶)。又名兴祥,奶名八生,出生于江底乡梨子根。 其父李财顺垦山砍树,不幸被大树压死,顺发时年10岁,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顺发读了几年私塾,十四五岁就替代母亲耕田种地,操劳家庭生计。21岁结婚。 1932年冬,李顺发去灌阳县参拜“瑶王”。“仙婆”杠铜...[详细]
林清芝 (1918-1933) 湖北省红安县太平桥镇林家大湾人。父母早年参加革命。受其影响,不满10岁就担任童子团团长。1928年任乡农会宣传员。1931年调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工作。1933年夏,和母亲一起被人诱骗回乡。敌人迫使她们与其父、夫脱离关系,遭拒绝后,被押至宝印山下。林清芝大声喊道...[详细]
李梦弼 (1910~1933) 李梦弼,原名鸿辉,号迪光,浏阳县古港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8岁入学,1924年由族产资助,考入长沙妙高峰中学,一年后因家贫辍学,旋受聘于当地小学任教。受进步学友李八的影响,投身农民运动,于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日事变”后,他在浏东特...[详细]
旷继勋,号吉臣,生于1897年,贵州省思南县人。少年读私塾3年。16岁时入川参加反清保路同志军。1912年投川军赖心辉部当兵,1920年升连长,1923年升营长,因受《向导》刊物影响,在自己的队伍中传播革命理论。1925年部队编入邓锡侯江防军黄隐部,任过团长、旅长等职。当他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广东“...[详细]
李继文(1858—1933),庆元黄田乡(今黄田镇)姚村人。自幼勤习木艺。1918年,修建龙泉县城南大桥,设计精密,使水南大片民房免拆毁,深得群众赞誉。1920年,庆元县曹岭至龙泉县小梅的龙庆大桥修建,被龙庆大桥董事会选为主墨,承担桥面主体建筑。利用杠杆原理,在宽140多米的河面上,搭起架空滑车...[详细]
李恒芳(1892~1933) 壮族。祥周乡仑圩村人。少年时读过高小。1925年4月,韦拔群等到仑圩村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常到他家,在与韦的密切交往中,接受革命的思想,慷慨解囊支持韦拔群的革命活动。有一次护送韦拔群到燕洞执行任务,还赠给韦一块怀表。 1926午,他在朔乙合股开设一间商店,以经商为...[详细]
李春润(1901—1933),东北抗日义勇军辽东总指挥。 字溪浦,辽宁凤城人,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1918年秋,在省立凤城师范学校毕业,回乡任教。1922年春,考入东北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学习。1926年5月,入东北陆军讲武堂。1927年8月毕业,又考入北京中国陆军大学。 1931年“九一...[详细]
廖章甫(1875~1933年) 壮族。字鸿飞,出生于和平乡龙脊。少时入私塾,成年赴桂应试,授予庠生。自此,在马海、廖家寨私塾执教。 1912年7月, 武宣黄祖瑜就任龙胜知县,委廖章甫任县政府财粮科员。1925年10月,灵川李天骏就任县知事,廖章甫升任司爷(秘书),从事撰拟文稿工作。廖在此期...[详细]
廖文俊(1895~1933年)壮族。和平乡平安村人。幼时就读私塾,青年时务农,喜交友谈古论今,议论时弊,常感概不已。为人诚实,处事公正,成为龙脊平安寨老(民族自然领袖)。寨上发生事端、夫妻纠葛,都请他去排解,常使纠纷0解决。 廖文俊不畏官府淫威,坚持正义。民国15年(1926年)龙胜县长李天...[详细]
赖十三世(1876-1933) 清末民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法名土登嘉措。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8月亲政。1898年英印总督G.N.寇松两次致函赖,试图抛开清政府,与西藏单独谈判立约,遭赖坚决拒绝后,寇松乃以武力相威胁。1904年8月英军攻占拉萨,赖带少数扈从逃亡,暂驻外蒙古库伦(今乌兰...[详细]
纪子庚(1865—1933),名传长,号子庚,以号行,象山石浦镇延昌人。小本经营,渐积财。平时好施与,逢青黄不接,首倡平粜,年终发银洋2元、米2斗与邻里贫困者。1914年,商轮“新裕号”被军舰撞没,他闻难设法救出2000人,外籍船主以重金酬谢,3次辞谢不受,后转赠上海红十字会。1919年捐资助建...[详细]
金永洪(1896—1933),仙居县溪口新罗村人。出身猎户。15岁,用 击伤逼租的地主家丁,被抓去受尽酷刑,却不肯低头认错,族人变卖茔产才将其赎回。 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新罗、老屋基、石壁等村以打猎队为名组成农民武装30多人。1930年1月29日,夜袭三溪村地主武装,缴获手提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