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骏,字佐南,1905年1月23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中原镇锦武西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王宪斗,读过私塾,粗通文墨,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母亲何氏,勤俭持家,劳苦不辍。王天骏在五个兄弟中排行第三。王天骏1915年进入迈山小学读初小,1919年考进中原镇红庙高等小学,与周士第(后来成为人民...[详细]
王清泰(1891—1931)又名王贵祥,化名张振民。河南滑县人。1917年赴法国做劳工,加入旅法华工总会。继而加入中国共产党。劳工期满后留法学习,后又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初奉中央委派到青岛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 沧口区委书记。4月3日,因沧口区委机关被查抄,避居市委...[详细]
王凤岐,1911年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土桥镇刘辛庄一个较富裕农民家庭里。童年时代,他同情在他家扛活的穷人,经常将家中的干粮偷偷送给他们吃。有一次,他将半袋粮食给了一个扛活的人,后被父亲知道,将他狠狠打了一顿。可是他毫不在意,有机会就送给穷人东西。在他8岁那年发生的五四运动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详细]
田厚起 (1904—1931)原名田厚祺、又名慕韩。微山县王庄村人。192 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推选为济南学生联合会长,联合各界人士举行大规模反帝爱国-。1926年冬,中共山东区委动员团员青年支援北伐军,他深入学...[详细]
孙守诚(1910~1931),洪沟村人,自幼贫寒,靠种菜为生。1925年春,胶济铁路工人 胜利后,张店车站共产党组织在杏园村办了一所平民学校,孙守诚在该校学习,接受了党的启蒙教育。1926年秋,中共洪沟党支部成立,孙守诚在邹光中的帮助下,成为中共党员。1929年,因王复元等人的叛变,省委调孙守诚...[详细]
宋占一 (1906—1931)字子贯,后改名宋魁甫。聊城县小张庄(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 人。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革命烈士。1923年秋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聊城学生举行--,宋占一站在斗争前列,并组织“爱国十人团”,开展反帝爱国活动。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宋建谋(1900—1931)字献廷。德县人,今属陵县人。1924年春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同年7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12月底,组织宋集及周围村庄农民偕同当时进步团体发动了陵县农民-。-失败后,被抄家、关押。获释后,于1931年7月病逝于家中。 ...[详细]
任守钧(1910—1931)字子平。曹县城关南大街人。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开办“曙光书店”,向进步青年推荐革命书籍。是年夏,遵照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示, 在曹县城内知识青年中开展工作。1931年1月18日,被国民党曹县县党部逮捕入狱。在狱中倍受折磨而凛然不屈。2月3日国民党曹县...[详细]
任国桢(1898—1931)原名鸿锡,字子卿,又作子清,曾用名国藩,化名刘子厚。奉天安东(今辽宁丹东)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出生于农民家庭。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受共产党派遣回到沈阳(旧称奉天),从事建党工作。1925年8月,建立了中共奉天第一个党支部,...[详细]
彭湘(1910—1931)化名王玉珍、胡俊瑞。河北深泽人。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31年初奉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派遣,以铁总特派员的身份到青岛开展铁路工运工作。任中共山东省委执行委员、铁路委员会书记。曾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厂建立赤色工会组织,发展党员,组织革命力量。1931年4月14日因叛徒出卖...[详细]
潘刚三 (1904—1931)安丘市金冢子镇潘家庄村人。1927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受党组织派遣到杨虎城部队一四二师做兵运工作,任该师独立旅副官。1930年秋,杨虎城部入陕,独立旅撤销编制,潘刚三随曹国华在西安“陕南汉中财政专员办事处” 当办事员。1931年5月上旬,党组织派潘刚...[详细]
牟鸿礼(1905—1931)字修五,曾用名李若水、孟名三。潍县(今寒亭区)牟家院村人。1923年考入济南工业染织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学业期满,受党指示,以开办织毛巾、带子的小工厂为掩护,在潍县开展革命工作。1926年5月,中共潍县第一届县委成立,他当选为县委委员,分工潍北建党...[详细]
马恒德(1908—1931)安徽怀远人。中共青岛市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主持出版了《青岛工人》(后改为《青岛红旗》)和多种宣传品,在群众中广为散发,鼓动工人-,抨击国民党统治。10月代理青岛市委书记。10月31日,发生了日商内外棉纱厂一名中国工人被日本人害死的事件,马恒德遵照省...[详细]
罗石冰(1896~1931),又名石彬、菁华、庆元,号子实、子石,化名崖山。吉安县延福乡大安井头村(现属万福镇)人。他是大革命时期江西省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是吉安地区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和党的创始人。1931年2月7日在上海英勇就义,是著名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罗海冰7岁在本村读私塾,勤奋...[详细]
李文(1910~1931) 女,原名李萱,又名文婉,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于武进湟里。小学毕业后进常州芳晖女中读书,民国16年(1927年)参加共青团。因积极参加-被开除回乡,和黄祥宾一起在湟里一带发动女缝工的-斗争和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租、抗债等革命活动。后到常州城内做女工工作,...[详细]
刘兆章(1896—1931) 又名刘昭章、刘肇章。桓台县索镇刘家茅托村人。淄博矿区早期党员和工运领导人之一。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小组长。1927年9月,与邹光中一起组织成立矿区工会,发动矿工举行-斗争,遭反动-逮捕,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1928年初, 调至济南,协助中共山东...[详细]
刘一梦(1905—1931)原名刘增容,又名刘大觉。蒙阴县垛庄村人。作家。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出生于县内有名的地主家庭“燕翼堂”。早年毕业于驻临沂的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后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1923年转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在校受瞿秋白、邓中夏等共产党人的教诲和影响,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同年由王尽...[详细]
刘晓浦(1903—1931)原名刘昱厚,化名刘小甫、石玉河、刘太和。蒙阴县垛庄村人。中共山东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出生于县内有名的地主家庭“燕翼堂”。早年在临沂、济南上中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南通职业纺织学校。在“五四”-的影响下,多次走上街头、集市,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残暴行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