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吉安人物

罗石冰

[公元1896年-1931年]

罗石冰为[公元1896年-1931年]

  罗石冰(1896~1931),又名石彬、菁华、庆元,号子实、子石,化名崖山。吉安县延福乡大安井头村(现属万福镇)人。他是大革命时期江西省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是吉安地区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和党的创始人。1931年2月7日在上海英勇就义,是著名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罗海冰7岁在本村读私塾,勤奋好学,天资聪颖,191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吉安庐陵高等小安堂。毕业后,又考取南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3月,受聘在吉安县立高等小学堂任教,结交了进步青年教师刘九峰等。不久,“五·四”运动暴发,他在刘九峰等进步教师影响下,积极组织学生响应,并以吉安学生联合会名义,散发传单,揭露封建余孽、亲日派谢邦宪、邹古愚的丑行,得到吉安各校的响应,迫使县教育局撤换了谢、邹的县立高小正、副校长职务。并允许在学校推广白话文,提倡新文化运动,改革旧规章,扩大民主权利。罗石冰在斗争中,显示出卓越的组织才能,成为吉安公认的群众领袖之一。
  1923年冬,罗石冰考入上海大学,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中共上海大学支部委员。此后他经常给吉安的同事和同学寄送《中国青年》、《向导》、《觉悟》、《唯物史观》等革命书刊,成为吉安地区马列主义的传播者和启蒙者。
  1924年秋,党派罗石冰到沪西小沙渡从事工人运动。他继邓中夏、刘华等同志之后,决心办好工人俱乐部,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培养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尔后,在1925年2月,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沪西四个日资办的纱厂7000多名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总同盟 ,坚持了一个多月,给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以沉重的打击,成为“五·卅”革命风暴前夕上海工人运动的第一声春雷。
  1925年5月30日,上海“五·卅”惨案发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6月1日,上海总工会发动、举行全市总 ,党中央为加强对这一革命斗争的领导,将罗石冰从上海大学调到上海总工会工作。他到任后,深入斗争第一线,领导广大工人,团结各界群众,掀起了向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猛烈斗争,敌人惊恐万状。8月22日,敌人用重金雇佣五六十个流氓,冲进上海总工会办公室,见人就打,见东西就砸,扬言要“踏平上总”。罗石冰头部、腰部均被击伤,背部被捅伤,辛营救的工人及时到达,驱散暴徒,得以脱险。罗石冰在医院治疗期间,仍念念不忘革命斗争,顽强地坚持学习和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非求荣华非书痴,为求解放甘吃苦,革命总有胜利日,祖国处处黄金屋。”表现了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信仰和事业英勇献身的高尚情操。
  1926年1月,中共中央派罗石冰回江西。1月下旬,在第七师范组建了吉安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吉安小组。3月24日,正式成立中共吉安特支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吉安地方委员会。与此同时,他还在吉安县塘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为领导该地农民运动的核心。
  1926年4月上旬,中共江西地委成立,罗石冰为地委书记,不久,因伤病复发,头部剧烈疼痛,中央考虑他的健康状况,改派刘九峰接任江西地委书记,并经组织批准回吉安任吉安特支书记。12月,风吹草动共中央决定,将江西地委改为江西区委,刘九峰任书记,罗石冰等九人为委员。中共吉安特支也相应改为中共吉安地委,罗石冰任书记,与此同时,罗石冰被派到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去负责秘书工作。5月下旬,国民党江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罗石冰当选为执行委员。6月,任常委兼组织部长,实际主持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工作。7月21日,中共江西区委在南昌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江西省委员会,罗石冰当选为省委委员。
  1927年8月1日,罗石冰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出席了一日上午起义各方召开的联席会议。8月5日,起义部队离开南昌南下,罗石冰随军行动,负责财务工作。9月下旬,起义部队在广东汤坑战斗中战败,罗石冰被俘。后在当地一位老农帮助下,化装成樵夫,逃出虎口,辗转到达厦门鼓浪屿,找到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委令他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但因语言不通,难以开展工作,于1928年初,转往上海,在上海互济总会秘书刘九峰处休养半年之后,党决定派他赴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兼治病。
  1930年秋,罗石冰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党组织派他出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同年冬,中共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遭受敌人的严重破坏,在-下,罗石冰仍继续坚持斗争。
  1931年秋,罗石冰由青岛赴上海,参加党的会议。1月17日下午1时40分,他和林育南、王菁士等7人正在东方旅社31号房间谈话,敌人突然闯进,不幸被捕。1月19日,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对他们进行审讯,罗石冰虽已化名孙玉清,但仍被敌人获悉真情,认定他是“共党要犯”,随即押往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与何孟雄、龙大遒、李求实等人关在一个号子里。
  党组织成立了营救委员会,多方设法营救,未获成功。罗石冰在狱中备受折磨,坚贞不屈。2月罗石冰托人带出一张用旧报纸写的便条:“经党营救失败,生命已无希望,决心在最后时刻坚持斗争。”
  1931年2月7日晚上,罗石冰等24人被敌人拖到淞沪警备司令部旁制造的大烟囱下,集体枪杀,英勇就义,时年35岁。
  上海解放后,党组织在罗石冰等24位烈士就义起点,挖出烈士忠骨,重新安埋,并立下“龙华二十四烈士”石碑,以示永久纪念。 (来源<<吉安县志>>)   经历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 (公元1927年)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胡景灿 (1896~1984)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陈亚三 (1896~1964)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
严凤仪 (1896~1931) 海南省琼海
冯鼎平 (1896~1976)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
柯嘉予 (1896~1977) 海南省海口琼山
+ 更多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
吴丽实 (1899~1931) 江苏省宿迁沭阳
赵友贤 (1905~1931) 河北省保定市
任国桢 (1898~1931) 辽宁省丹东元宝区
郭隆真 (1894~1931) 坚贞不屈巾帼志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王清泰 (1891~1931)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党维蓉 (1908~1931)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 更多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