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赫(1882~1931年),字希周,同安阳翟人。 仲赫家庭小康,童年就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南渡缅甸仰光习商。光绪二十九年,庄银安、徐赞周等人创办中华义学和益商夜校,聘仲赫为教习。仲赫与同盟会员秦力山交好,思想激进,对康有为保皇主张不屑一顾,倾心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光绪三十...[详细]
陈正(1905~1931),原名成都,下洋乡古洋村人。民国11年(1922年)进厦门集美师范读书,不久,在进步师友的影响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2年春回乡度寒假,参与创立下洋进步青年团体“晨钟社”,出版社刊《钟声》,传播革命思想。民国14年集美师范毕业,在家乡与曾牧村等创办“下洋公学”开展义...[详细]
陈征(1904~1931)原名陈传新,字遒先,化名陈征、陈范。陕西山阳人。1925年因抗拒父母包办婚姻出走,到湖北汉阳投奔叔父陈子庄(汉阳兵工厂工程师),被介绍到汉口太安纱厂当学徒。是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中共组织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奉派回国,先到上海,被中共中...[详细]
陈月娘(1910~1931年) 陈月娘,女,漳平县永福镇内洪村人。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少时先后两次被卖到卓村、陈村农家当童养媳。18岁与陈村农民叶进如结婚。 1930年3月23日,永福农民总-后建立总区赤卫队,陈月娘夫妻一起参加赤卫队。当陈月娘受到革命教育后,对照自身实际,懂得工...[详细]
陈平山 (1904~1931年) 陈平山,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基督教徒家庭,原名振元,学名震寰,涂岭乡樟脚犁壁岭村人。父亲陈品,先后在厦门、惠安基督教堂当杂役;母亲郑晏,从事农业劳动。兄弟二人,平山居次。因家境困窘,平山童年就上山放牧、砍柴、拾草,帮干家务,直到十余...[详细]
陈锦辉,东肖镇后田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雇农家庭。民国16年(1927),在郭滴人引导下,带头参加村秘密农会,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斗争。同年冬加入共产党,为龙岩第一个农民党员。不久龙岩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后田村党支部成立,锦辉任书记。他遵照县委意旨,在后田成立青年国术馆,组织一...[详细]
陈彩芹(1902~1931),又名采芹、顺帆、操生,生于长乐乐北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平和县立中学毕业后,在大溪、长乐等地当私塾教师。 1926年10月,彩芹追随朱积垒投身革命,在长乐下坪创办平民夜校,尔后又在长乐、葵山等地组建农民协会,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当选为中共平和县...[详细]
曹学楷,原名学凯。1896年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区刘家园村。在中华大学学习期间,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北伐军进到湖北,曹学楷等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他在刘家园办一所学校,专收贫苦农民子弟,...[详细]
刘秉钧(1901~1931)又名平衡,化名张国珍,笔名刘平、颦痕。陕西城固人。1917年县立高小毕业,次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设第一中学。三年毕业,赴上海报考南方大学,被录取。1923年(一说1924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与发起组织汉中旅沪同学会、陕西旅沪同乡会,任两会干事;还创办...[详细]
郑霞波(1906~1931年),女,化名陈荣,轵城乡西轵城村人。1916年人县立女校读书,毕业后考人开封一中学,因遭家庭阻挠未人校,又回女校复读,与女教师孙树孜结为知己。1925年冬,其父强迫她与富翁之子成亲。她在孙老师的指点下,用"以退为进"之计,以婚后允许她外出读书为条件,答应了婚事。192...[详细]
张硕奇(1908~1931年),济源市亚桥乡南水屯村人。1930年在济源师范学校接受党的教育,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先进青年中最活跃的分子之一。同年8月,中共济源县委成立,张任县委组织部长。之后,他积极协助党继新、薛子中等,定期到济师附小、县立一高小等校,给"读书会"的会员讲革命理论、政治形势,介...[详细]
张洛 (1886—1931年)女,字倾城,以字行。北海火烧床村人,能诗词,工书画。约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前后,顺德人书画家、南社骨干蔡守(字成城、有守,号哲夫、寒琼等) 任职于北海洋关,与倾城邂逅结为伉俪。因得与丈夫切磋,诸艺大进。又因丈夫与艺术大师苏曼殊为密友,倾城得作为曼殊的画弟...[详细]
恽雨棠 (1902―1931),江苏武进人。1919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3年底经商务印书馆党支部书记董亦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和反帝斗争。1929年在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 《红旗》杂志发行部主任。1930年8月任上海市 委员会主席。 人物生平 五卅运动爆发后...[详细]
缪元珍(1907~1931),本名缪元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如皋高明乡小溪村。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6年(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参加过如皋西乡“五一”农民-。-失败后,他撤往江南。民国19年底,党组织派他随中共如皋县委书记于咸回如皋做恢复工作,担任县委...[详细]
袁世钊(1901~1931年),枫泾镇人。毕业于枫泾第三高小,后从事教育工作。民国13年(1924年),经侯绍裘介绍加入国民党。翌年,又经沈选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担任中共枫泾独立支部书记。秋冬之间,和陆龙飞一起发起成立枫泾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展开减租减息斗争。民国16年初,带...[详细]
尤怀庭(1853~1931年) 尤怀庭,字嘉莹,别名睡仙、外史,尤士芬次子。秉承家传,擅长山水人物画,又工草书、隶书。30岁时曾为上海南市富商贝松生作画,旋又为广东一巨商画《总神图》。清末民初,在南通实业家张謇举办的书画展览会上评得二等奖。其从学者甚众,求画者接踵。且善于识别古董文...[详细]
杨贤江(1895—1931),又名英甫,笔名李浩吾、李膺扬等,余姚下垫桥(今属慈溪长河镇分江市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泗门诚意学堂,次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回余姚任暑期教育研究会讲师。同年秋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职员,旁听大学课程。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南京分会书...[详细]
杨试锋(1885~1931年) 杨试锋,号穿札,泰日桥人。民国11年春,聘苏北籍作头师傅,于泰日桥东南创建乐善砖瓦窑,生产土青砖瓦,供应浦东各地。杨善于经营,重视广告宣传,在奉、南、川三县广为张贴,定期预售“红票”,八折优待。生产管理有完整制度,职责分明,制坯计件,烧窑保质验收。成品...[详细]
徐家瑾(1904~1931),字汝怀,化名沙文静。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于如皋石庄镇。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0年(1921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一代用师范(今南通师范)。民国1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晨光社。次年春加入中国国民党。“五卅”惨案后发起组织南通 ,并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