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厦门市> 同安人物

陈仲赫

[公元1882年-1931年]

陈仲赫为[公元1882年-1931年]

  陈仲赫(1882~1931年),字希周,同安阳翟人。
  仲赫家庭小康,童年就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南渡缅甸仰光习商。光绪二十九年,庄银安、徐赞周等人创办中华义学和益商夜校,聘仲赫为教习。仲赫与同盟会员秦力山交好,思想激进,对康有为保皇主张不屑一顾,倾心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仲赫与徐赞周、陈守礼3人加入中国同盟会,6月组建仰光同盟分会,仲赫为7个主盟人之一,任庶务长。8月创办机关报《光华报》,庄银安、陈仲赫先后任经理,撰写、组织文章与保皇派论战,大振革命声势。此后,与居正赴南洋各埠宣传反清革命,协助组建各埠同盟分会。
  宣统二年(1910年),仲赫受命赴香港,参加筹款采购军火筹备广州起义。次年染上恶性疟病,辗转返乡。在乡期间,参与灌口同盟会工作,与堂侄陈延香组织同安青年自治研究会,参与组织领导同安光复之役。
  民国元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汪精卫、胡汉民、居正多次函邀仲赫赴京供职,并汇三千元安家。仲赫退款复函婉拒:“钟鼎山林,各有天性,男儿志在报国,功成身退,了无所憾。”
  民国4年,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仲赫潜往鼓浪屿加人中华革命党,为灌口庄尊贤的闽南讨袁军筹集经费枪械,被福建督军李厚基列名通缉,出亡槟城。次年6月袁氏败亡后才返回同安。民国6年10月,仲赫应张贞函邀前往汕头,参与闽南靖国军的组建工作。次年闽南护法战争失败后,仲赫即脱离军政界。民国15年11月,北伐军占领同安,仲赫面请104师师长张贞拨款3000元充作庄尊贤、潘节文二烈士抚恤金。民国19年参与筹款建造同安钟楼和校场烈士陵园,纪念庄、潘二烈士。
  仲赫在乡期间,专心致力于发展家乡的教育、公益和实业。民国2年,与陈延香创办阳翟小学,备函介绍陈延香往南洋各埠募捐基金。民国6年,协助陈嘉庚创办集美女校。民国13年,又协助延香到南洋筹款,创办公立中学。仲赫认为桑梓建设之急务,一在教育,二在交通。他曾参与筹办建设泉(州)安(溪)公路公司并任董事。民国11年,挟其经验,全力协助陈嘉庚兄弟筹办同美汽车路公司,开筑同美公路。次年,又倡议开筑同(安)溪(安溪)公路,任同溪汽车路公司经理。
  民国20年5月,陈仲赫病逝,享年50岁。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