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张瑞明 [公元1910年-1931年]

  • 张瑞明 (1910~1931) 张瑞明,字亚凤,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连城县新泉乡一商人家庭。瑞明资性聪明,十岁就读于新泉县立高等小学堂,接受新文化教育。民国16年(1927),瑞明考入长汀福建省立第七中学。在《向导》和《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熏陶下,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民国...[详细]

曾牧村 [公元1901年-1931年]

  • 曾牧村(1901~1931),原名杏春,下洋镇太平寨人。生在新加坡,不久回国。民国10年(1921年)入厦门集美师范读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期间曾回乡与陈正等创办下洋公学,传播革命思想。民国15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金丰支部,深入金丰各村开展农-动。 民国16年(1927年)“四·一...[详细]

杨在田 [公元1848年-1931年]

  • 杨在田(1848~1931),字穰云,乳名知母,龙溪县角美碧湖(杨厝)村人。秉性纯朴忠厚,乐于助人,著名菲律宾华侨慈善家。 1860年在田从家乡远涉重洋到菲律宾继承父业。少年肩负家计,备尝艰辛,倍加振奋精神,勤劳节俭,经营多年稍有成就。杨在田奋迹商场,讲求信用,将其父的小铁店扩展为瑞隆兴公司...[详细]

杨胜治 [公元1895年-1931年]

  • 杨胜治(1895—1931) 贵州省铜仁市人,字国祥。贵州陆军讲武堂肄业。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历任黔军第三混成旅营长、第一师团长、第九师18旅旅长、国民革命军第29师师长、第十军军长、第十师副师长兼第29旅旅长、第44师师长、第十师师长。 1895年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县城关镇(现铜仁市中办事...[详细]

杨峻德 [公元1900年-1931年]

  • 杨峻德 原名克宽,又名杨适、杨实,建瓯吉阳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幼年笃志好学,有“杨占魁”之名。他关心时局,立志报国,以“克明峻德”自励,改名杨峻德。“五四”运动时,在建瓯省立第五中学就读,被推为建瓯 会主席,领导建瓯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民国10年(1921年),考入中国大...[详细]

颜步青 [公元1907年-1931年]

  • 颜步青,原名登梯,又名金皆,东平乡东山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幼年时,因地方匪乱,随父逃往南洋。13岁回国,先后在本县冷水、鹏翔小学读书。民国13年(1924)春小学毕业,到福州三牧坊中学(现福州第一中学)学习。他积极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利用寒暑假回乡,向群众...[详细]

许甦魂 [公元1896年-1931年]

  • 许甦魂(1896~1931) 许甦魂,又名许进,原名许统绪,广东潮安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本村私塾读书。辛亥革命后,在学校里带头剪掉辫子。民国元年(1912)夏,父亲病故,他-辍学,到庵埠当店员,并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初步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民国5年(1916...[详细]

谢宪球 [公元1899年-1931年]

  • 谢宪球(1899~1931),又名献球,岐岭乡石岭村人。13岁丧父,稍长即在陈东坑圩“福兴”神香店做工。民国14年(1925年),进入陈东革命青年卢肇西、卢其中等所办的东乡公学,受到革命思想教育。民国15年冬,北伐军克复永定,他积极协助卢肇西、卢其中在陈东、石岭等地建立农民协会,推进国民革命。民...[详细]

伍弟奴 [公元1905年-1931年]

  • 伍弟奴,松溪县路下桥民众会创始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生于松溪县花桥乡官后村,世代务农,家境清贫。由于长期在外伐木、放木排,结识不少思想进步的朋友。民国17年(1928)秋,参加崇安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民众会组织,并担任民众队班长。民国18年4月,受崇安苏维埃政府的派遣,与叶林生等人返回松...[详细]

汪子霞 [公元1900年-1931年]

  • 汪子霞(1900——1931),又名汪德盛,化名汪水、张山,蒲圻大罗湖乡枫桥汪家人,1900年7月生。1922年在蒲圻羊楼洞师范毕业后,在家乡以教书糊口。1925年春,进入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3月在广州农讲所结业后,回到枫桥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当选为枫桥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27年1月...[详细]

王圆箓 [公元1850年-1931年]

  • 王圆箓(又作圆禄)大约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死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清光绪初,王圆箓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伍之后,在当地出家受戒为道土,道号“法真”。因为习惯了流浪生活,离开酒泉,向西云游,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来到敦煌莫高窟。看到神圣宝窟无人管护,破坏严重,一片残...[详细]

王仰颜 [公元1893年-1931年]

  • 王仰颜,原名修文,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于长汀新桥地主家庭。民国元年(1917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后,进厦门同文书院学英语一年。次年秋,进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化学系就读。“五·四”运动中,他作为工专代表参加--,演讲宣传,曾被捕入狱,不久获释。1922年毕业返汀,在水东街开设...[详细]

汪铭 [公元1903年-1931年]

  • 汪铭(1903~1931),字仰盘,神木城关人。1920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就读,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与王瀛、张友清等共同投入革命活动。他秉性聪明,除参加各种社会工作,还承担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中照相、显影、誊抄、印刷等技术性工作。 192...[详细]

王奎福 [公元1907年-1931年]

  • 王奎福(1907~1931),坎市镇洽溪村人。生于一个船工的家庭。小学毕业生肄业于永定师范讲习班。民国15年(1926年)夏,由阮山推荐,到广州参加第六届农-动讲习所学习,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结业,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随北伐东路军回永定,在下洋公学建立中共金丰支部,还在洽溪、新罗、...[详细]

拓克宽 [公元1905年-1931年]

  • 拓克宽(1905~1931) 又名拓荒,字和卿,本县周家圪乡佟家坬村人。其父拓廷佐,苦心务农,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克宽在省立四师上学时,全家搬迁绥德城北门湾居住。克宽七岁在本村入私塾,1920年考入苗家坪高小,1924年春考入榆林中学。7月克宽从榆中转入绥师上学。冬季,他由柳长青介绍加入中国...[详细]

苏庆云 [清][公元1903年-1931年]

  • 苏庆云,字子游,雁石镇厦老上前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读小学时已显文学才能,有“神童”之誉。民国8年(1919)毕业于省立第九中学。民国10年赴上海就读于黎锦熙办的新文字学校,不久因病辍学回乡。病愈后来往于漳厦之间,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及革命志士,在厦门《江声报》及上海、福州等地的报刊上...[详细]

孙益 [公元1907年-1931年]

  • 孙益,又名重添,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宁化县淮土乡孙坑村。他从小丧失父母,由叔父孙老一抚养成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禾口道南学校,因家庭困难,不能升学。不久结婚,为了生活,叔父借钱让他在禾口街上与人合股经商。 民国18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岗山到达瑞金,孙益闻讯毅...[详细]

多罗特·升允 [公元1858年-1931年]

  • 升允(1858~1931)姓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八旗蒙古镶黄旗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二十六年(1900)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翌年春升任陕西巡抚。八月,在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全部撤走后,落难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起驾回銮。升允随扈进京,二十八年正月十九日(1902年2月26日)始回...[详细]

丘潮 [公元1910年-1931年]

  • 丘潮,原名士贵,清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二日生于江西瑞金兰田。幼随父母定居长汀古城。他自幼聪明伶俐,勤劳朴实,深得父亲好友廖文华喜爱。不料,丘潮父母相继病逝,幼小的丘潮便由廖抚养长大。 丘潮在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读书时,阅读《新青年》、《汀雷》、《长汀月刊》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详细]

丘伯琴 [公元1908年-1931年]

  • 丘伯琴,原名先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二日生于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乡楼冈村)。早年丧父,靠母种田所得微薄收入念完中学。 民国14年(1925年),在厦门中山中学毕业后,回乡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在楼冈小学一面教书,一面办平民夜校,宣传新文化,传播新思想,还秘密组织农会。 民国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