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建瓯人物

杨峻德

[公元1900年-1931年]

杨峻德为[公元1900年-1931年]

  杨峻德
  原名克宽,又名杨适、杨实,建瓯吉阳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幼年笃志好学,有“杨占魁”之名。他关心时局,立志报国,以“克明峻德”自励,改名杨峻德。“五四”运动时,在建瓯省立第五中学就读,被推为建瓯 会主席,领导建瓯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民国10年(1921年),考入中国大学法律系,与老师李大钊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民国12年,京汉铁路发生“二七”惨案,杨峻德组织“建属六县国内外留学同志会”,发表宣言反对军阀统治,宣扬新文化、改造社会。民国13年5月,在北京与葛越溪合办《建声》周刊,传播革命思想。
  民国14年,杨峻德大学毕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受中共组织派遣与葛越溪等回到闽北开展革命工作。7月,成立中共建瓯支部,为闽北第一个党组织,峻德任宣传委员。民国16年1月,国民党福建省党部通令成立国民党建瓯县委员会(后改为筹备处),峻德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先后任委员会委员、筹备处主任,深入群众组成县总工会和农民协会。“四一二”-政变后,杨峻德继续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活动,以国民党县党部筹备处名义召开“五一纪念”大会,发表快邮代电,声讨福州国民党 背叛革命,反对南京政府成立。6月,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下令逮捕共产党人,杨峻德于7月赴福州,与葛越溪一起主持福州地区党组织重建工作。8月,中共中央派陈昭礼到闽北,建立闽北临时委员会和建瓯县委,恢复群众运动,组织革命武装。党派杨峻德到崇安重建农会,策划武装-。
  民国17年初,福州地区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杨峻德调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建立工人运动据点,举办干训班,迅速扭转形势,并建立古田、罗源、凤岚、0、马鞍等支部,开辟新的革命据点。9月,中共福建省委正式成立,杨峻德被选为省委侯补委员。崇安农民-失利,峻德以特派员身份赴崇安指导工作,与陈耿等一起领导以上梅为中心的崇浦农民武装-。
  民国18年9月,杨峻德增补为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任省委秘书长。民国19年2月,当选为省委执委,调任闽北特委书记。在其领导下,闽北进入苏维埃政权的创建时期,全区建立200多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办起合作社,红色区域扩大到浦城、建阳、松溪及江西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边缘地区。
  民国19年11月,杨峻德调省任省委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经常往返福、漳、厦之间,领导福建国民党辖区的革命工作。民国20年3月25日,他在厦门被捕,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镇定自若,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当局不死心,把杨峻德秘密押到南京,再度威胁利诱。5月23日,杨峻德英勇就义于雨花台。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