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潘天甫 [公元1892年-1931年]

  • 潘天甫 (1892-1931) ,号赞乾,系河池县三旺乡平洞村(今九圩乡梅洞村平洞屯) 人。 1919年,就读庆远六县中学,后执教南丹县乡村国民学校。1932年,其胞兄天爵买到“统领”委任状,招兵 ,自称“广西讨贼军西路前敌指挥官”,潘天甫从南丹捎回10余支枪加盟。 1925年,“定桂军...[详细]

潘大斌 [公元1897年-1931年]

  • 潘大斌 (1897~1931) 潘大斌, 壮族,龙光乡新龙屯人,8岁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成人,未进过学堂,家庭贫寒,1924年为谋生路而投军,1927年退役。1928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天(保)向(都)农民自卫军,任班长,带领农军英勇作战。1929年12月农民赤卫军在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下,...[详细]

聂次荫 [公元1900年-1931年]

  • 聂次荫(1900~1931),字文敏,又名次励,今汨罗市三江乡人。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回乡组织农协,开展农民运动。1928年在家乡做地下工作,在蓝家洞发展党、团员,建立一支百余人的敢死队。1929年在洪源洞、向家洞、蓝家洞一带举行武装-,建立湘阴县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详细]

马镇武 [公元1887年-1931年]

  • 马镇武(1887—1931),又名马权烈,壮族,全茗乡全茗街人。民国初年,在南宁讲武堂受训毕业后,在广西陆荣廷部任连长等职。滇军入广西时,转到滇军唐继尧部任连长。民国十四年滇军被李宗仁部打败,马镇武解甲归农。 民国十七年间,马镇武在本地组织了几十人 ,参与冯飞龙部活动。翌年马跟冯到南宁拜见俞...[详细]

马孝明 [公元1901年-1931年]

  • 马孝明,又名穆宾,1901年9月17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福临区大同乡南仓村。他16岁考入长沙师范,是学生自治会的骨干分子,尤以多才多艺见称。1919年五四运动震撼古老的长沙城,马孝明立即以高度的热情投入了这场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锻炼后,他走向社会,走向群众,也走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事业之中。当时...[详细]

毛岸龙 [公元1927年-1931年]

  • 毛岸龙 1927年2月毛泽东一家先后到达武昌,不久杨开慧又生下第三个儿子毛岸龙。毛岸龙的去向一直是个谜:一说在上海走失,死亡的可能性不大,或许现在还在世;二说因为因细菌性痢疾死于上海广慈医院,即现在的瑞金医院。 1930年,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毛岸龙和两个哥哥在组织的安排下,跟着外婆,舅妈...[详细]

麦锦汉 [公元1893年-1931年]

  • 麦锦汉(1893-1931),原名树森,横州镇人,全家只靠一只小船捕鱼为生。麦锦汉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从小受封建把头的压迫和剥削,养成了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性格。 麦锦汉曾在广州一艘英国轮船上当过驾驶员,后转回梧州德和电船当引水员。1928年,成立轮船工会, 他被选为电船工会负责人。6月,带...[详细]

马贵莲 [公元1910年-1931年]

  • 马贵莲 (1910-1931) 兴国县高兴镇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乡、区和赣西南办事处妇女主任。1931年2月,她动员自己的丈夫丘时珍参加红军,扩大了红军一个连。1931年4月,敌人60、61师侵入兴国,马贵莲奉命前往高兴圩敌人驻地侦察,不幸被捕。敌人对她施行吊打、火烧、灌盐水...[详细]

马麒 [公元1869年-1931年]

  • 马麒(1869-1931.7),回族,乳名尕七,字阁臣,甘肃省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人。马海晏之长子,马麟之胞兄。 清末至辛亥革命 1894年(光绪20年),随其父加入董福祥领导的甘军。义和团之乱中,马麒随甘军参战,其后驻留北京,负责慈禧太后的警卫任务。1900年其父马海晏死后,...[详细]

马璘 [公元1853年-1931年]

  • 马璘(1853-1931),字玉清,东乡族,东乡县北庄人。早年随马占傲征战,因功积职。清宣统三年(1911)任马安良精锐西军分统,随马安良赴陕西进剿革命军,攻乾州未克,清帝溥仪退位,随部退驻兰州。1912年7月升任凉州镇总兵,翌年代马安良署理甘州提督,马安良病故后代理甘州提督,后改任甘州镇守使。...[详细]

陆绍修 [公元1891年-1931年]

  • 陆绍修(1891.9~1931.10) ,壮族,夏石乡丰乐村更墩屯人。陆少年时期,曾在本村读私塾,私塾改为学堂后,又就读于夏石小学。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太平府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任小学教员,后在夏石乡公所当文书。他为人耿直,对官场里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大加抨击。他揭发乡财粮员韦凤山(...[详细]

罗章凤 [公元1907年-1931年]

  • 罗章凤 (1907~1931) 罗章风,叉名舞阶,化名陈虞卿,浏阳县沿溪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1924年 经胞兄罗章龙的援介,他考人中共湘区委创办的湘江中学,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6年4月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回到长...[详细]

李忠惠 [公元1903年-1931年]

  • 李忠惠(1903~1931),化名黄立成,壮族,寺村乡西大乌村人。国民党左派人士,1927~1930年象县农-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5年考入柳州省立四中读书,开始阅读进步书刊,萌发革命思想。1926年冬,入国民党柳庆区党务整理处党员特别训练班学习,受进步青年刘策奇的影响,思想觉悟进一步提...[详细]

李正儒 [公元1909年-1931年]

  • 李正儒(1909~1931),又名李恒珍。壮族。祥周乡仑圩街(原奉议县二都)人。童年时读私塾, 后考入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在奉议县立日新高级小学任教师,1925年4月韦拔群等到仑圩开展革命活动,常住他家。他受拔群革命思想的影响,1926年,开始从事农运工作,和一些进步教师带领学生上街宣传革命真...[详细]

李详 [公元1859年-1931年]

  • 李详(1859~1931) 近代史学家、方志学家。字审言,一字慎言,中年号百药生,字窳生、愧生,自号齿军 叟,江苏兴化人。幼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聪颖好学,尤善读《左传》、《昭明文选》。17岁开始授徒。清光绪十一年(1885)考取秀才,光绪二十六年赴南京科考未中,旋应蒯光典之聘,坐馆授其二子学...[详细]

刘福善 [公元1894年-1931年]

  • 刘福善(1894.7~1931.11) ,壮族,上思县第六区(今那琴乡)大替村人。高小毕业后在本村任小学教师。为人性格倔犟,勇敢坚定,刚直不阿,外号“铁蟋蟀”。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西农 动蓬勃兴起。民国16年(1927年) 3月,经过宣传发动的第六区农民成立了农民协会,刘福善任区农民协会...[详细]

李顺妹 [公元1906年-1931年]

  • 李顺妹(1906—1931) ,女,壮族。东院区中山街(今东院镇陵园路)人。1926年9月,农军第二次攻占东兰县城,县革命委员会从武篆迁到县城办公。李顺妹在县妇联会领导下,把县城进步女青年组成3个小组, 到街头街尾唱革命山歌,发动妇女剪短头发。1929年冬,她任东院区女赤卫队队长。 1930...[详细]

李绍膺 [公元1905年-1931年]

  • 李绍膺(1905~1931),字仙舟,横山县石湾镇寨子湾村人。 李在高小读书时即受五四运动影响,民国十二年(1923)入榆林中学攻读。民国十三年考入北京国立师范大学英文系。同年11月在北京欢迎孙中山北上,听取孙的演说。在校阅读马列著作,接受李大钊教导,进步很快,由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详细]

凌云 [公元1889年-1931年]

  • 凌云,又名凌锦标(1889-1931),壮族,凭祥礼茶村中礼屯人。 凌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因家境贫寒辍学。16岁参加本地民团组织,练得一身武艺, 法也准,曾做过经商老板的保镖。凌为人耿直豪爽,好打不平,结交了很多朋友。到20年代,他因有胆有识,武艺高强,已小有名气。 凌云小...[详细]

林道文 [公元1904年-1931年]

  • 林道文(1904-1931) 出生于海丰县城东镇名园村。1921年参加彭湃创办的社会主义研究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丰县总工会党支部书记,中共公平区委书记,海、陆、惠、紫工会讨逆军号副总指挥,惠、潮、梅特委书记,中共东江特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农委副书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