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张蔚森 [公元1906年-1930年]

  • 张蔚森(1906~1930)乳名群才,曾用名生才、雨生,化名陈生才、陈才。陕西长安三桥车张村(今属西安市未央区)人。16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学。时值魏野畴、吕佑乾等先后在三中执教,张受他们的影响,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1925年5月初,军阀吴新田部士兵开枪打伤西安省立一中学生,激起全...[详细]

张茂祜 [清][公元1859年-1930年]

  • 张茂祜(1859~1930年),原名天霖,号雨若,清咸丰九年(1859年)出生于屏南县漈头村。7岁就读于私塾,父张正宗在村经营果杂小店。茂祜15岁时父殁,辍学承父业。 其后5年间,茂祜的长兄、次兄相继去世,小店资金枯竭,遂改操豆腐业。全家5人赖小本豆腐业难以为继,母嫂则兼炒花生自售以弥补。 ...[详细]

张锦辉 [公元1915年-1930年,中国现代十大少年英雄之一]

  • 张锦辉(1915~1930),女,中国现代十大少年英雄之一,她的事迹已收入《中国现代少年英雄传》(共青团中央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的单行本)。金砂乡西湖寨人。民国16年(1927年),在堂兄张鼎丞、表兄丘礼荣、大兄张福升等人的影响和鼓励下,成了张鼎丞创办的金砂平民夜校的首批女学...[详细]

俞作豫 [公元1901年-1930年]

  • 俞作豫(1901~1930),1901年生,广西北流人。1918年进入 军桂系军队,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讨伐军阀的战争。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团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俞作豫不满国民党新军阀的倒行逆施,愤然脱离旧军队,先后到上海、广州寻找共产党。同年10月,俞作...[详细]

伊为则 [公元1898年-1930年]

  • 伊为则(1898~1930年),原名光仪,宁化人。少聪慧,有大志。民国3年(1914年)16岁毕业于县立云龙高等小学,饱学宿儒伊道觉、施焕唐均甚器重之。民国8年考入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本科肄业,翌年政府号召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为则应选,赴法考入巴黎大学,毕业后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旋赴德国考察,...[详细]

杨明达 [公元1881年-1930年]

  • 杨明达(1881~1930),泰宁县开善乡许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方十七岁便考取了秀才。杨明达虽然有了秀才的学衔,但不乐显达,常怀业医之念。光绪三十一年拜本乡布源名中医廖水根为师,潜心学医,日夜勤奋,博览历代名人医学著作,很快掌握了医学医药的丰富知识。三年学业期满,便在本地开设中医...[详细]

许卓然 [公元1885年-1930年]

  • 许卓然(1885~1930年),别名寄生,曾化名李华、树华。泉州西郊马加坡村(今属北峰街道)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父亲许培村,清季诸生。因不堪封建宗族欺压,全家迁入泉州城内花棚下,开设私塾教授生徒。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许卓然往厦门紫阳学堂任教,并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许英宗 [公元1904年-1930年,革命烈士]

  • 许英宗(1904~1930年),翔安区内厝镇西塘村人。毕业于厦门中华中学高中班,民国15年(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1月,彭友圃、许英宗和邹鲁在马巷启智学校成立中共同安县支部,随即在窗头、沙美、彭厝、黄厝、许厝、莲河等广大农村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动。 民国16年4月29日,同...[详细]

谢仲怀 [公元1907年-1930年]

  • 谢仲怀(1907~1930年),又名李临光,厦门人。民国8年(1919年)就读于上海惠灵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民国14年参加五卅惨案斗争,从中得到教育和锻炼。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在担任共青团上海沪南区委组织委员期间,深入各校指导团的活动,发展基层支部。民国16年3月上海工人第...[详细]

谢景德 [公元1904年-1930年]

  • 谢景德(1904~1930年),又名谢汉秋,龙岩人。民国9年(1920年)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毕业后留在小学部任教。民国14年6月,在集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组织的派遣回龙岩任政治监察署秘书,积极开展国民革命和工农运动。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前往武汉...[详细]

吴颖才 [公元1906年-1930年]

  • 吴颖才(1906~1930),名光芹,号至德,别号香圃。今四古乡樟树村人。民国12年春,考入安化县甲种师范。中共党员卢天放任教该校,常在进步师生中宣传革命,吴深受启迪。越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待毕业,奉命回乡开展农-动。民国16年初,吴当选为樟溪区农民协会会长。不到3个月,发动农民清算豪绅及向...[详细]

吴敦仁 [公元1906年-1930年]

  • 吴敦仁 (1906~1930年) 吴敦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原名有士,涂岭乡林角村人。7岁入鼎新小学读书。民国10年(1921年)17岁时,考上集美师范学校。在校课余时间经常阅读《前锋》、《新青年》、《中国青年》等书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民国12年相继参加三次-,得到实...[详细]

万选才 [公元1892年-1930年]

  • 万选才(1892——1930),乳名二涛,字得英,男,汉族,祖籍洛阳县成坡,后迁嵩县阎庄乡段沟,再迁阎庄街。家庭贫寒,租种薄田数亩,逢集日随父卖馍度生,读私塾3年而辍学。 万性格强悍,不甘受辱,心怀大志,时有同街高博堂、刘仲锋举荐,当上局丁。民国9年(1920)2月2日夜,尽收阎庄总司 11...[详细]

王德三 [公元1898年-1930年,革命先驱“王氏三杰”]

  • 王懋廷(1898~1930)又名德三、茂廷,字正麟,化名材登,笔名正零、齐人。云南(今云南祥云)人。早年就读于大理县高等小学和中学、昆明成德中学,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怀着“科学救国”的意向,潜心研究数学、物理。192 2年后逐渐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参加了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担任法...[详细]

师集贤 [公元1899年-1930年]

  • 师集贤(1899~1930)原名道立,化名露冷。陕西合阳人。自幼父母双亡,靠叔父供养读完合阳县立高小,1917年考入西安成德中学,1922年春又考入刚刚开办的上海私立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东南师专校舍与设备极为简陋,是典型的弄堂大学,开学不久,校长就带上全校学生预交的学膳费溜往日本。师与同学们...[详细]

秋步月 [公元1902年-1930年]

  • 秋步月(1902~1930)又名捕虐,字凌云。陕西礼泉人。1921年冬,考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在三中,受共产主义者魏野畴的影响,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踊跃参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秋毕业留校。192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 1926年4月,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秋带领三中学...[详细]

潘心元 [公元1903年-1930年]

  • 潘心元,又名潘心源,1903年1月生,湖南浏阳人,1920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田波扬等同乡创办浏北新民社、出版《新民》社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192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底,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潘心元到浏阳,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协...[详细]

罗拔茹 [公元1875年-1930年]

  • 罗拔茹 (1875~1930) 罗拔茹,字素征,号瓢仙,连城县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拔茹20岁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遂决意研究中医学,对内科、妇科研究尤精。民国初,与中医曹渠城等创办连城公医局(后称施医所),招揽地方良医参与其事,拔茹亲自至局为人治病。 拔茹潜心研究中国...[详细]

卢克 [公元1910年-1930年]

  • 卢克,福建省平和县小坪后塘乡大乾楼村人,1910年出生。7岁时,卢克就学于后塘乡官林初级小学。11岁时转入大坪乡临溪高级小学。他聪颖勤奋,学业在班里名列前茅。14岁时,卢克到漳州南市街(现香港路)石狮巷,投奔堂叔卢林仲。卢林仲视同亲儿,并送他到漳州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在富有革命传统的省立二师,...[详细]

李子高 [公元1880年-1930年]

  • 李子高(1880~1930)名德陞,乳名满盈,字子高。陕西蒲城人。1914年4月,收留因打死本县作恶多端的大恶霸李桢而被官府缉拿的同乡“刀客”杨虎城,并与杨结为异姓兄弟,举荐杨当了他创建的民团团总,自任副职。 1915年冬,民党井勿幕等发动反袁护国运动,李、杨积极响应,参加陕西护国-战华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