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人物

吴敦仁

[公元1906年-1930年]

吴敦仁为[公元1906年-1930年]

  吴敦仁
  (1906~1930年)
  吴敦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原名有士,涂岭乡林角村人。7岁入鼎新小学读书。民国10年(1921年)17岁时,考上集美师范学校。在校课余时间经常阅读《前锋》、《新青年》、《中国青年》等书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民国12年相继参加三次-,得到实际锻炼。民国14年,踊跃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民主革命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民国15年秋,吴敦仁毕业于集美师范,后参加集美同学回乡宣传队回到惠安,在城关、山腰、涂岭等区乡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组织农民互助会,进行减租减息。12月中旬,他由王德彰、吴国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遂出席惠安公学支部成立会议。旋即由党组织派任国民党惠安县临时党部组织干事、县学生联合会执委。
  民国16年1月,吴敦仁、苏克明等8人以县 名义在县政府机关内组成钱粮监督委员会,对征收农民钱粮实行监督,杜绝附加陋规,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3月26日,兴泉永政治监察署派中共党员严谦来惠协助王德彰率武装人员取缔“惠安保甲局办事处”,拘捕土劣陈伯昭、李荆瞻。敦仁等发动100多名学生在县府门口高喊口号,配合行动。
  “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 派在惠安进行“清党”活动。吴敦仁和吴国珍奉命转回涂岭母校为教员。他时常到田间或农舍里同贫苦农民交谈,分析“农民终年辛苦劳动,过的却是牛马般的生活”的原因,指出“农民要摆脱这种困境,只有组织起来,打倒剥削阶级,废租除债”。启发农民觉悟。
  5月中旬,王德彰从厦门回到涂岭,组织区委会,成立3个党支部,吴敦仁任林角村支部书记。嗣后他同闽南特委派来的施岑侬、许彩英一起组织农民互助团,时有成员60人。创办农民政治训练班、夜校,学习文化,宣传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把穷苦农民团结起来。7月1日,涂岭农协会在林角埔正式成立,敦仁任副主席。他拿出结婚时的“上头”布匹和“信物”,筹借款项购买0,同施岑侬等人致力组织、训练农民自卫军。农卫军于7月14日在林角村广场成立,有300人 ,其中常备队20人 。
  7~8月,敦仁和岑侬、德彰、国珍等带领农民自卫军,先后3次击退国民党征税军队和林寿国海军陆战队催捐队,缴获10多支 和其他战利品,迫使林寿国出具甘结:军队过境须经农协会许可,且不得抓民夫。10月间,敦仁和施岑侬率领农民自卫军100多人夤夜追剿著匪颜选所部,捣毁匪巢,维护社会安全。
  民国17年1月10日,吴敦仁和吴国珍作为惠安代表出席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召开的紧急扩大会议,省委指示惠安将抗捐斗争转为游击战争。2月14日,涂岭农民协会遭到国民党 军队的袭击,王德彰、林泽民、林树勋等被捕。但涂岭农民武装斗争并没有停止。3月间,敦仁和吴国珍率领农民武装队伍在泗洲全歼来犯的林寿国部杨燕秋营,俘、杀70余名,缴获 械200余支。
  未几,由于隐蔽斗争的需要,吴敦仁暂离祖国到越南,在华侨商店当店员。越年10月,他返回故乡,坚持地下斗争。
  民国19年5月,泉州特委宣传部长蓝飞凤到惠北指导成立涂岭区委,敦仁任书记。6月,敦仁先后同特委组织部长蓝飞鹤及吴国珍、陈兴桂、陈冬水等在路打和泗洲、长箱、刘厝、松园等村办夜校,组织青年俱乐部、妇女会,发展农民武装,广泛发展“抗捐拒匪”斗争。
  7月间,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在惠安举行武装-。敦仁积极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9月14日晚,敦仁随同红一团500余人 出击涂岭地霸陈速生武装据点惠枫车站,控制陈速生老家西吴村,后因附近“联防”群众误以为是匪劫,加上时近天亮,红一团撤回泗洲一带。同时,于惠安东部举事的红二团失利。有人劝敦仁暂避一下,他却泰然回答:“人,迟早总有一死,为革命而死,有何可惧!”
  9月底,省委领导人王德前来涂岭传达省委指示,决定陈平山等人留在惠北开辟惠(安)仙(游)晋(江)交界三坪山区游击区。敦仁和陈平山、吴国珍、陈冬水等人遂领导涂岭区委进行整顿,发展党和农协组织,在三坪山区开展游击斗争,使这纵贯30华里地带一度出现武装游击“-区”,迫使该地区国民党党政机关人员逃撤一空。11月,敦仁和区委利用地方绅士黄逸谋出面组织涂岭“团防”,派出干部在驿坂等处以“联防”名义组织地方武装,培训游击队骨干,对抗国民党-和民团的进犯,巩固三坪游击活动区。
  同年12月26日8时许,敦仁在家遭潜伏在窗外的匪徒 击,不幸牺牲,时年24岁。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