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苏乐群 [公元1872年-1929年]

  • 苏乐群(1872—1929) ,原名允恭.别号希尧。藤城镇西厚街人。父廷生,致力于教育,乐群深受熏陶弱冠之年随父赴广东广雅书院自修。院长朱义乌一见器重。不久,其父病殁。特准留院肄业。九年学成而归,适清廷废八股,改试策论,应试,列经古第一。 光绪戊戍政变后,为振兴学务,邑中选拔人才留学日本,入...[详细]

欧阳晖 [公元1890年-1929年]

  • 欧阳晖 (1890~1929) 欧阳晖,字宜林,号士重,浏阳县北盛砰山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1920年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在旅省同乡学友田波扬、潘心源引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书刊,并于1922年8月与他们发起成立“浏北新民社”,创办《新民》刊物,宣传新文化、新思想...[详细]

梅子雨 [公元1877年-1929年]

  • 梅子雨(1877~1929),字卓庭,今临湘市桃林镇人。光绪三十年(1904),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秀才。三十一年,考入湖南省立优级师范学校。在长沙加入同盟会,任湖北省特派员。参加黄兴策划的长沙起义,尔后又参加辛亥革命。曾提出废除货币,改为劳动券,实行不劳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民国1年,任...[详细]

马仲麒 [公元1855年-1929年]

  • 马仲麒(1855-1929),字子玉,回族,康乐县苏集丰台村人,清光绪初年入私塾。生活在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康乐山区,他深感发展文化的重要,借房开办私塾,聘请张家沟刘文典先生授课,挨门串户,动员丰台堡回族子弟入私塾读书。明国初年,积极参与创办“树风学校”。后与马仲科、马永福等创办第16国民小学,...[详细]

马元超 [公元1859年-1929年]

  • 马元超(1859-1929),又名云鹄,字光□,号慧庵,经名仆济沦丁,道号窝则忍丁尼(辅佐主道的人),回族,是马元章之同父异母弟。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随同长兄马元章、二兄马元坤从云南逃至成都隐居。同治十二年(1873)来到张家川定居北山,购得少量土地,以农为业,后成为宣化岗教务主持者。阿、...[详细]

陆干廷 [公元1900年-1929年]

  • 陆干廷(1900—1929),原名陆树桢。壮族。三石区纳合村(今太平乡玩石村)人。1926年4月参加革命,任玩石区农民协会会长,后奉派到东兰江平和凤山县凤凰区(今巴马县凤凰乡)等地从事农民革命运动。1929年春,任东兰县农民自卫队大队长,同年夏间随陈伯民到河池县工作,9月,奉命率队前往吾隘执行任...[详细]

刘青云 [公元1898年-1929年]

  • 刘青云(1898~1929) 又名刘龙昌。海南澄迈县瑞溪乡三多村人珥少年在乡下小学念书。1920年赴穗求学,在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就读。1924年冬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3期),受共产党人的影响,信仰马列主义,1925年被中共黄埔支部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初黄埔军校第3...[详细]

刘鼒和 [公元1870年-1929年]

  • 刘鼒和 (1870~1929) 刘鼒和,字少珊,又号少少,善化县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投湖北提督方友升军,治文书。戊戌维新运动中,他著论数十篇,署名“刘子”,力主革新。时徐仁铸督学湖南,他三试皆第一,补县学生员,后人岳麓书院读书。三十一年,与...[详细]

凌容众 [公元1874年-1929年]

  • 凌容众(1874~1929),字盛仪,今平江县三阳乡人。幼读私塾,通经史,但立志革新,曾参加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求学时与志趣相投的李樵松结婚。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官费留日,攻警政。 李樵松(1872~1933),女,今平江县虹桥镇人。其父李健生系前清秀才,官至江西建昌知府,但思想较进步...[详细]

李鑫 [公元1897年-1929年]

  • 李鑫(1897-1929) 李鑫,化名施鸿祥,云南龙陵县人,1897年10月12日生.1925年于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后由两广区委指派回滇,组建中共云南省特委,任书记,是云南地下党的创建人之一.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任农运委员,省农会主席,滇南区特委书记.1929年...[详细]

孔昭绶 [公元1876年-1929年]

  • 孔昭绶 (1876~1929) 孔昭绶,字明权,号竞存,别号劲秽,浏阳县达浒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他以秀才被保送人湖南优级师范,毕业后人日本法政大学,获法学士回国。 1913年,他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遵循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法令,倡导学生自治、自动,创设技能会,促...[详细]

蒋鸿遇 [公元1884年-1929年]

  • 蒋鸿遇(约1884~1929),字静庵,南房上村人,西北军将领。他出身官佐世家,少年聪颖,崇文尚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就学于保定“北洋协和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攻读第一期骑兵科。毕业后留校任军事教官。民国元年(1912)南下云南投奔蔡锷,任骑兵营长,与蔡以棋交友,过往甚密。“民...[详细]

胡奕卿 [公元1895年-1929年]

  • 胡奕卿(1895一1929),又名胡信,大湟江口人。家境清贫,高小毕业后即做小贩、店员谋生。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反对英、日帝国主义的浪潮。7、8月间,中共广东区委派龙启炎等到江口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发动各界人民支援沪、粤工人的-斗争。胡奕卿接受了新思想,积极投入了反帝斗争。...[详细]

黄道传 [公元1846年-1929年,守拙老人]

  • 黄道传 字习斋,别号薪田先生,自号守拙老人。海州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生于书香世家,幼习儒学,弱冠赴海州直隶州试院,考中“府首案”后以禀生资格被选为拔贡,因深恶官场丑陋,故不愿为官,在家设馆课徒,其弟子遍及东海、赣榆、沭阳、灌云、灌南、响水等地,多为名儒硕彦,他被誉为海属一代儒宗...[详细]

何立前 [公元1887年-1929年]

  • 何立前(1887~1929) 又名立泉,别名丽旋,化名辉昌,宁乡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湖南法政学堂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宁乡最早的11名共产党员之一。大革命时期,被选为同文镇团防分局局长,镇压了一批土豪劣绅。率先执行团防总局命令,将该镇0移交农民自卫队,改任区农民协会委员...[详细]

何廉臣 [公元1860年-1929年]

  • 何廉臣(1860—1929),名炳元,号印岩,晚号越中老朽,以字行,绍兴人。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何秀山为名医。幼习举业,为庠生,乡试两荐不售,及冠之年,弃儒习医。先与沈兰姹、严继春、沈云臣讲习古医学说,继从名医樊开周临证,与绍派名医赵晴初结忘年交,出游访道,集思广益。其时,正值西学东渐,又取西医...[详细]

龚守业 [公元1857年-1929年]

  • 龚守业 (1857-1929),墟沟大巷人,家境贫寒,识字不多,但善雕刻,是个技艺高超的石工匠。年轻时,曾在墟沟清东海营炮船上当兵。勇猛善战,膂力过人。有一次,土匪头子刘大绕在老窖、墟沟一带抢劫财物后驾船逃跑,被龚守业、龚建业兄弟二人驾船追至临洪口截获,龚建业被土匪火器打伤,龚守业只身跳上贼...[详细]

方士廷 [公元1910年-1929年,革命烈士]

  • 方士廷(1910-1929) 原名张居弟,内江县凌家场人,1924年在大坟堡太源井、自流井八店街顺源号当学徒,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与肖凤阶一起从事工人运动。1929年8月肖凤阶、方士廷参加了“自贡全体盐业工人总同盟罢工”的斗争。8月10日在活观音庙内召开大坟堡地区工会骨干...[详细]

董铨汉 [公元1906年-1929年]

  • 董铨汉(1906-1929),贵城镇西五街人。1924年考进梧州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梧州参加了学生组织的“ 仇货委员会”查封焚毁英国、日本货物。同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就读。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负...[详细]

邓雅声 [公元1902年-1929年]

  • 邓雅声,小名书堂,化名龚伯声,1902年4月13日生于黄梅县杉木桥乡邓老屋。父亲邓裕春,是前清秀才和老塾师。家里三亩半田地,由母亲龚玉莲料理。受父亲的影响,邓雅声从小就舞文弄墨,发奋读书。1909年至1917年,在本村读私塾,后考入县立八角亭小学,次年春,因父亲病故而辍学。不久,邻村学问渊博、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