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人物

刘鼒和

[公元1870年-1929年]

刘鼒和为[公元1870年-1929年]

  刘鼒和
  (1870~1929)
  刘鼒和,字少珊,又号少少,善化县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投湖北提督方友升军,治文书。戊戌维新运动中,他著论数十篇,署名“刘子”,力主革新。时徐仁铸督学湖南,他三试皆第一,补县学生员,后人岳麓书院读书。三十一年,与方叔章赴日本留学,人法政大学,与杨度为莫逆交。三十三年返国,他与沈钧儒等赴北京-,要求召开国会,并与方叔章等在北京创首家民办报纸《中央日报》,鼓吹立宪。
  辛亥革命后,他任杨度所办《亚细亚报》主笔,评论时政,时出新意,驰誉京师,与黄远庸、林白水、邵飘萍并称“报界四杰”。
  1914年返湘,他与杨昌济、徐特立、杨树达等人创《公言》杂志,任,不久仍赴北京。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杨度设“筹安会”,聘他为顾问,月致千金,拒不受。随后他走天津,著《袁世凯论》,斥袁为“操莽之流”,国内报纸争相刊载,中外震惊。后国务总理段祺瑞亲往延访,亦不受其罗致,顷即潜去。
  他晚年居北平法源寺10余年,撰文自给。平生喜究哲学,著有《新解老》、《佛老辨》、《韩非学说疏》等,又撰《新穆天子传》,别构一世界,寓其理想。《新解老》一书,以物质原理,论注老聃哲学,刊行较广。他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研究所老庄哲学讲席,又著《太极图说》等文,载大学日刊。
  1929年夏秋间刘鼐和病卒,葬北平湖广公墓。其遗稿及笔记均散失。
  
同年(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