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胡焦琴 [公元1902年-1927年]

  • 胡焦琴(1902—1927),女,镇海柴桥樟漕头(今属北仑区)人。1922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常为《妇女杂志》及校刊撰文,抨击时弊,呼号妇女解放。率先剪辫放脚,两次拒绝封建包办婚姻。1925年毕业,历任宁波毓秀女校等校教职,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成立后,当选执行委员兼妇女...[详细]

黄竞西 [公元1897年-1927年]

  • 黄竞西(1897-1927) 江苏邗江人。1920年5月,黄竞西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邵力子、沈玄庐建立了联系。经常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撰文,提倡办新学,宣传妇女解放。1925年4月,经侯绍裘、刘重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左派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工部副部长、商人部部长,中...[详细]

黄建中 [公元1892年-1927年]

  • 黄建中(1892~1927)浏阳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1913年入长郡中学,与李富春同班,过从甚密。1920年,随李富春等赴法勤工俭学,旋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驻法公使-行为的斗争,被法政府遣送回国。回国后,先后在金江、枫林、围山、恒山小学任教。1923年由陈昌介绍加入共产党。善演讲,积...[详细]

黄怡芬 [公元1899年-1927年]

  • 黄怡芬(1899~1927),壮族,龙州县下冻乡棒扬屯人。1926年10月参加革命,1927年元月在镇南道农民协会办事处工作,3月任下冻区农民协会主任,6月被国民党 派逮捕,9月14日在龙州城北门外英勇就义。...[详细]

黄成业 [公元1897年-1927年]

  • 黄成业(1897.5——1927.10) ,字迹仙,西河乡古排高铺村人。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1914年春,以优异成绩考进桂林省立第三初级中学。1917年冬,进读桂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又习读于南京美术学校。1921年秋,考进上海复旦大学。次年冬,黄成业因经济困难辍学返乡,被聘为县立高等小学美...[详细]

何福谦 [公元1903年-1927年]

  • 何福谦(1903~1927.10) 壮族,刘圩乡麓阳村人。他早年参加革命,为广西著名的进步青年学生。 他9岁入学,1923年考入南宁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同年秋,他被推选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农村,向群众演讲,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6年...[详细]

郭立山 [公元1870年-1927年]

  • 郭立山(1870~1927),字复初,号复斋,湘阴县城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侍讲。两广总督张之洞仰慕其学行,请他解释《輶轩语集》疑端,对他倍加敬佩。慈禧太后见他仪表才华出众,有意重用。而大权在握的劻奕?忌妒其才学,故仍任侍讲,充国史馆协修、实录馆纂修...[详细]

古济勋 [公元1874年-1927年]

  • 古济勋(1874-1927)。字俸之,号放之,永淳县(今横县峦城镇)人。因勤于攻读,清末举拔贡。 光绪三十一年(1905)政府提倡“废科举,兴学堂”,当时南宁府官绅对新学不甚了解,但为了响应办新学,乃选派古济勋以公费咨送日本考察学务,继之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政治部,是当时南宁府各州县最早留日学...[详细]

高孤雁 [公元1901年-1927年]

  • 高孤雁(1901—1927),原名高炳南,字文客,壮族,出生于龙州县下冻一小商贩之家,1916年秋考入镇南道中学(校址在今南宁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 的教育和新思想的熏淘,萌发了改造世界的民主革命思想。 1923年上半年,他在下冻两等小学任...[详细]

范源濂 [公元1875年-1927年,近代教育家]

  • 范源濂(1875-1927) 近代教育家。字静生。湖南湘乡人。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毕业,赴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法政大学法政科。1904年回国,在长沙呼吁女子赴日本留学,并带领十余名湘籍女学生到东京。1905年后任清廷学部主事、参事,参与创办清华学堂,并在京师大学堂任教。191...[详细]

滕东垣 [公元1902年-1927年]

  • 滕东垣(1902~1927),今城郊乡滕家村人。北京文法大学毕业,曾在国民党工农行政人员养成所学习过。后到武昌、广州等地参加革命活动。 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10月初,文庄、唐崇悫、滕东垣、蒋赤魂、张南雄受党组织派遣,去湖南祁阳县争取改造祁阳阳明山唐淼、唐峨两股“...[详细]

陈之颖 [公元1894年-1927年]

  • 陈之颖 (1894—1927) 又名陈培全。 大坡镇新龙村人。出生于佃农家庭,小学毕业。 1924年得族人介绍到戎圩邮电局当邮差(即邮递员)。1925年,他考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宣传员养成所,到广州就读。1926年初,陈之颖毕业后回到苍梧,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从事农-动。 1...[详细]

陈季临 [公元1899年-1927年]

  • 陈季临(1899~1927) 长沙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勇武有力,曾在五美乡任教。1926年人黄埔军校,在校加入共产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军营长。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奉派到贺龙部参加南昌起义。后部队经赣南时被敌包围,突围后与部队失去联系,辗转返长沙。同年与毛达恂、赵则三等组成中共...[详细]

陈炳璋 [公元1906年-1927年]

  • 陈炳璋(1906—1927)陈炳璋,又名聘三,桂林市人。高小毕业后,1926年3月,到广西农-动讲习所学习,同年11月1日毕业,由广西省农民部委任为武宣县农运特派员。陈炳璋到武宣后,深入通挽、东乡、桐岭和城厢等地农村宣传农运、发展农民协会会员,建立农民协会组织,指导农民办夜校、学文化、倒菩萨、破...[详细]

陈炳煜 [公元1868年-1927年]

  • 陈炳煜(1868—1927年)字舜琴,清马平县阳和村人。17岁投军,在苏元春幕下当卫士、弁目、管带,与陆荣廷结为拜把兄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入广西讲武堂受训,结业后充龙标新军标统。辛亥广西独立时,任龙州军政分府府长兼对汛督办,通电拥戴陆荣廷为广西都督,任军政司长兼第一帅师长,代行都督职务...[详细]

覃超 [公元1878年-1927年]

  • 覃超(1878—1927) ,字-。壮族。生于马平县二都潭村(今柳江县成团乡大荣村潭源屯) 。15岁父亲亡故,他在家伴母耕读。23岁曾到黄毛村当塾师。1907年出任柳州马邑两等小学校长。次年考入桂林政法学堂。他在桂林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毕业前因事泄被捕,以非首要份子押回柳州管押,不...[详细]

蔡大勋 [公元1897年-1927年]

  • 蔡大勋(1897~1927),字锦新,今华容县护城乡人。1925年秋加入中国国民党。他高大彪悍,爱打抱不平。劣绅刘岳林,集团总、堤霸于一身,-公款、荼毒乡民。他不畏权势,当众痛陈刘岳林恶迹。1926年3月,为首组织华容第一个农协小组,任组长。刘岳林诬蔡大勋为匪首,将其逮捕入狱,经族人保释才获释。...[详细]

蔡碧珩 [公元1909年-1927年,革命烈士]

  • 蔡碧珩(1909—1927),女,出生于城厢一贫民家庭。1925年,蔡碧珩在城厢女子高小毕业,翌年秋考入桂平师范,后转入省立第八中学。 蔡碧珩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思想开朗,追求进步,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在省立八中读书期间,蔡碧珩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 、妇运和农运活动,曾任学生会妇女...[详细]

贝介夫 [公元1906年-1927年]

  • 贝介夫(1903一1927),一作介甫,又名唤民,化名林子勤。浙江省余姚县(今余姚市)余姚镇高阶沿人。1907年举家迁居慈溪县慈城镇。1910年,进私塾读书。1919年,因家庭困难赴上海谋生,在老西门一家煤炭店当学徒。期间,在同行朋友的启迪下,萌发了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的热情和愿望。他们共同组织“煤...[详细]

朱铭庄 [公元1906年-1927年]

  • 朱铭庄(1906~1927年) 朱铭庄,福州人,家住台江上杭路,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排行第六。父亲是财政所的职员,位卑薪薄,子女多,家庭生活清寒。朱铭庄从小就领略生活的困苦和世道的艰难,养成独立思考、自强奋斗的性格。 民国9年(1920年),铭庄毕业于福建公立商业学校。学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