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益,原名季培,1902年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宜城镇南大街。其父万伟儒,以塾师为业。万益4岁丧父,不久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相继病逝。母亲含辛茹苦,承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岁月的苦难,世态的炎凉,使万益和母亲一起在生活的苦海里挣扎,逐渐长大。 1914年,万益离开私塾,进入宜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详细]
王克新,河北省获鹿县东焦村人,生于1904年5月18日。自幼家贫,其父却竭力供他读书。1920年,王克新考入顺德(邢台)第四师范学校,在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立志献身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1924年,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他到本县县立高小任教,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 为了迎接革命高...[详细]
王剑三,又名王剑山,号南冈,原名王鸣岐、王文凤、王毅,1897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杨园乡金光村(今属上海浦东新区杨园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父王小魁一辈子给人做木工,其母常年参加田间劳动。1912年,他就读于川沙县二等小学堂(现为上海浦东新区城厢小学),是一个文静持重、成绩优良的好学生。毕业后王...[详细]
王湖,又名王文英,湖南省武冈县荆竹区洪茂乡蓼东村桃冲(今属洞口县)人,1900年3月22日生。他的父亲系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王湖的诗文造诣,得力于父亲的熏陶培养。他6岁入私塾;11岁进观澜小学;14岁考入蓼湄中学;18岁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1年春,王湖的父亲因指责在县里任财...[详细]
童春(1873~1927),谱名春盛,字子与,号东迎,别号止止生,今浒山街道光辉社区后漕头人。幼年得父亲授,16岁从师习四书五经暨诗文,后学通史及书法。1900年考取秀才,先后在坎墩、白沙教家塾。1905年掌教于白沙昌明小学堂,兼任校长,开始推行新学。1910年任浒山三山小学堂教员、校长。翌年应...[详细]
田嘉敏,又名田仲达,1902年4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晃县(今新晃侗族自治县)樱桃坡的一个侗族农民家庭。他5岁丧父,家境穷困,两个姐姐均被恶霸地主强占,母亲忍痛卖掉几亩赖以为生的田地,送田嘉敏读书,望他长大为田家争口气。 1924年,田嘉敏考入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这里,他开始接触马列主义,...[详细]
谭天民,1907年12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湘西乡(今属韶山区韶山乡)。因湘西乡距韶山冲上屋场不远,他很早就认识毛泽东。1923年,他在长沙兑泽中学毕业后,即回乡从事教育工作,在韶山如意乡小学和湘潭复兴中学教书。后又转到本地董氏族校当教员。 这时,正值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仿照广州农...[详细]
唐少彬,原名木生,1893年出生于四会县三区(今大沙镇)黄岗乡格江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那年,父母送他上本乡一所私塾读书。那时,他由于家穷,只好半天读书,半天在家劳动。 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广东各地农 动蓬勃发展,邻县的广宁出现了农民纷纷起来办农会、建农军,打倒封建势...[详细]
唐伯赓,曾用名省吾,1899年出生于湖南省新晃县波州暮山坪村。他小学毕业后,考入芷江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1919年考入广州农业专科学校,三年后又考入北京林业大学。1925年在北京读书期间,他由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大学毕业后的唐伯赓准备赴苏留学...[详细]
苏五,男,1902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桃溪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后因被人出卖,在桃溪山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21日,在桃溪村边白沙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25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苏社友,男,1890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地主民团和“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桃溪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到桃溪山,因被人出卖而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21日,在桃溪村边白沙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37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详细]
孙选(1897-1927)江苏江阴人,广州农讲所第六届毕业生,以江苏省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在江阴、无锡、常熟等地开展农民运动,历任江阴县独立支部书记、农民协会委员长,上海区委委员,无锡县总工会主席、县委书记等如。1927年11月13日被国民党杀害于无锡。 ...[详细]
苏计元,男,1881年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曾参加攻打地主民团和“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参加“桃溪反围剿”战斗,突围撤退后因被人出卖,在桃溪山被敌人逮捕。1927年12月21日,在桃溪村边白沙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46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详细]
宋世荣先生,字约斋,号镱泉,直隶宛平人(今北京大兴县),生于1849年,卒于1927年享年七十九岁。宋世荣和他的胞弟宋世德,人称二宋,都是宋氏形意拳宗师。宋世荣赋性慷慨,急公好义,有古侠士之风,自幼好学,喜读书,为人多才多艺,对于诸子百家无不涉猎。于读书之余,常习少林拳和家藏《易筋》、《洗髓》二...[详细]
舒味三,1895年9月23日出生在江西省靖安县双溪镇。为江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是靖安县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 1919年春,舒味三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到靖安模范小学任教。不久北京爆发了五四-,他立即发起并组织靖安几个学校的爱国师生,上街--,宣传演讲,张贴标语,并组织“仇货禁查队”,不准日货在...[详细]
舒步程,1902年1月15日出生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麓宝石村的一户自耕农家中。其父舒文玲系村中文化人。步程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出生那天天降瑞雪,舒文玲根据“程门立雪”的典故,给儿子起名步程,谱号章雪,盼望儿子将来刻苦攻读,走上仁途,光宗耀祖。翌年清明节前后,舒母程氏一病不起,与世长辞,父亲只得含悲...[详细]
帅开甲,字春生,又名新初。1899年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一户贫苦的农家。 帅开甲的童年时代,是帝国主义猖狂侵略中国,清王朝腐朽没落的时代。那时,整个中国,社会一片黑暗,民不聊生,他的童年是在饥饿和苦难中度过的。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贫困,使帅开甲自小就懂得同情贫苦大众,忧国忧民。 ...[详细]
尚宗海(1904-1927)字容物,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人。幼年在本地高等小学堂念书,1918年就读于本县县立小学,1922年到武昌求学,考入武汉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毕业后在汉口桥口区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经常深入工厂,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列。此间,曾任汉口后补街党支部书记。1927年...[详细]
冉均,原名高镒,化名浩然,1899年生于四川省江津津福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早逝,冉母带着4个幼小的子女迁到江津县城,四处托人说情,才进入江津手工操作的丝厂当了一名女工,工余还拖着疲乏的身子为别人洗衣服,以养家糊口。两个女儿在街头摆个小摊卖茶水,紧紧巴巴地供冉均及其弟弟冉治权上学。冉均小学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