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瀛(1852—1927) 字仙洲,号白麓,晚号遁斋。先祖为-县人,明洪武初年移民时迁入陕西眉县金渠镇河底村。 他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父系道光时举人,曾出仕紫阳训导。步瀛自小天资聪颖,入读之后酷喜《四书》、《五经》,常以先哲为楷模,严律己身。应童试而连中附生、增生、廪生...[详细]
邵振维(1905-1927),乳名新春,湖南浏阳县丰裕乡人,1905年2月生。她的家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五虎山下,门前一池清水,屋后几丛翠竹,附近有一个较大的石膏矿,所以丰裕乡又被称为石膏乡。她父亲是邵氏宗祠小学的教员。她11岁随父亲进小学读书,是全校惟一的女生;毕业后升入毛公桥的卓然高小。这所学校...[详细]
裴邦焘(1899~1927) 字霁初,桂林市人。1918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22年在该校毕业后,任职于梧州《民国日报》,大力宣传孙中山的-。次年转而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详细]
糜文浩(1901~1927),又名仲苏。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1901年9月24日)生于无锡县(今无锡市)玉祁新桥村。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4年(1915年)在石塘湾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毕业,考入苏州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应用化学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洪流中去。后因家...[详细]
马济(1888—1927) 回族。字慎堂。出生于百色。其父马殿勋曾在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部任提标中营守备,与陆荣廷为拜把兄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其衔父命前往龙州拜陆为义父。因身躯魁梧,力气过人,擅长武艺,被陆送入广西讲武堂受训,后当陆的贴身副官。1915年升突击营营长,参与讨袁军机。191...[详细]
李征凤(1902~1927) 原名桂生,学名炳勋,字剑魂,桂林市人。1917年考入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 在校期间, 曾参加“桂林学生爱国会”,积极参与爱国-。1921年在该校毕业后, 与李文钊、 谢铁民等在桂林组建“新中国学社”,传播进步思想。1924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详细]
刘昌炎 (1894-1927) 字琛埔,号昌竹,出生于出生于湖南醴陵县北二区关王庙(即现株洲县鸿仙公社关王大队)一个极其贫困的农民家庭。1922年三、四月间,他与李立三、朱少连等人一道,筹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5月1日,俱乐部宣告成立。这年7月,昌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昌炎积极参加并领导工人与...[详细]
李天佐(1884~1927) 字惠生,桂林市人。早年就读于广西体用学堂,1906年官费留学日本,先后在日本经纬学校及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留日期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回国后,曾任广州督军府秘书,一等陆军医正,后任教于桂林县立桂山中学、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并兼任省立第三中...[详细]
李素秋(1910~1927.10) ,女,广西梧州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苍梧县立中学第四班。民国15年(1926年) ,转学苍梧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改为广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 。读书期间经常为《救国晨报》、 《广西学生日报》等报刊写文章、诗歌,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女子无才便...[详细]
李平书(1854~1927年) 李平书,名钟珏,号且顽,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为抵御外商势力渗透,在两江总督张人骏的授意下,李平书等出面筹办闸北水电公司,初设自来水管接用租界自来水,当讲定水价,起草合同时,却遭到工部局以非缴纳巡捕捐不可为要挟。为此,李向...[详细]
林培斌 (1900~1927.10) ,广西岑溪县 (今岑溪市) 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7年(1918年)考入岑溪中学就读。“五四”运动期间,积极参加-、演讲、出墙报、发传单等活动;与同学成立救国团,宣传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参与乡村破除迷信的活动。14年春,离开家徒步经梧州转赴广州报...[详细]
廖梦樵(1902.11~1927.10),字仲麟,化名伍充迪。广西平乐县人。生于自由职业者家庭。民国5年(1916年) ,考入设在平乐的八县公立中学就读。中学毕业后,先后担任平乐县立高等小学教师、六坊小学校长。14年11月,考入莫斯科孙逸仙大学 (后改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1月,经梧州到广...[详细]
江刺横 (1900—1927年)广东省廉江县良垌乡南溪村人。中学时代即投身革命,组织青年同志社,发动学生参加革命活动。将原名“稚衡”改为“刺横”,表达其“击刺强横”的革命意志。 民国14年(1925年)到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乡任农协负责人,为了筹集革命活动经费而变卖家产。15年...[详细]
黄士韬(1899~1927.10),化名韩略。广西贺县(今贺州市)人。生于一个较富有的家庭。民国元年(1912年) 考入贺县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后赴广东省梅县乐育中学读书。8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9年,转到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学习。结识了周恩来、赵世炎等人。10年,由周恩来、熊锐介绍加入旅欧中国少...[详细]
侯绍裘(1896~1927年) 侯绍裘,字墨樵,曾用名少秋、苏绍裘,化名王水田,江苏松江(今上海松江)人。民国7年(1918年),考入南洋公学土木系。民国1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3年,任上海大学附中主任。侯在大革命时期是上海和-地区有影响的党的活动家之一。 民国10年,侯...[详细]
顾治本(1905~1927年) 顾治本,江苏常熟人。民国13年(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中共的指派,考入上海邮务管理局,与蔡炳南、沈孟先一起建立中共邮务局第一个党支部。翌年,五卅运动期间组织邮务工人参加斗争,领导邮务职工“八月大-”,-胜利后成立上海邮务工会,被选为常务委员。...[详细]
顾璜(1856~1927),字渔溪,原籍江苏昆山,明中叶始迁祖顾方竹,因避难迁居江宁。其祖父,顾逊之,字子巽,为岁贡生。时任河南巡抚潘铎与顾逊之,既为江宁同乡,少时二人又同塾读书,因此邀他来课其子。顾逊之来汴一年,因病去世。临终曾留遗言,"葬吾汴梁郭外,后世子孙其勿离此"。顾家遂落籍开封。其父顾...[详细]
方尔咸(1873~1927),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扬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乡试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因回避考官而未能入场”。其间,结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诗酒唱和,同游京都。因目睹清廷腐败,知科举非兴国之途,遂不再应试。为择求富国强兵之道,曾客游武昌,入湖北张之洞幕数年。返...[详细]
戴锡禄(1903.8~1927.10) ,又名戴为公。广西苍梧县人。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广西省立二中(设在梧州) 就读。14年冬,加入共青团。15年4月经入学考试入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 期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9月11日,学习结业回到梧州,任苍梧县农民协会筹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