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馥(1837~1921)字玉山。安徽建德(今东至)人。早年因多次应试未中,遂投笔从戎,在淮军中做了一名文书。后又升任县丞、知县、直隶知州留江苏补用、知府留江苏补用。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道员身份留直隶补用,其间积极筹划建立北洋海军事宜,同时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武备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光绪...[详细]
杨毓泗 (1864—1921)字润东。济宁直隶州(今市中区) 东门大街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以解元中举。次年,中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被选送日本留学。1908年,学成回国。经考核,名列前茅,加侍讲学士衔。是年,正值清廷议修津浦铁路,原计划经由济宁,但...[详细]
汪赞伦(1839-1921) 字作黼,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咸丰十年(1860年)夏,太平天国改江苏为苏福省,举行科举考试。汪在县试中莠士;在省试中博士(又称约士)。武进、阳湖两县考中的约士有徐、包、杨、汪四人。相传其中的汪即汪作黼。 光绪十至十二年...[详细]
王燕卿(1867—1921)名宾鲁。诸城县城关镇普桥村人。自幼喜爱古琴,因家境贫寒,便在书桌上拴麻绳当琴操练。后跟同族叔父王冷泉学习古琴,受“金陵派”影响较深。在继承传统的演奏风格的同时,大胆创新,独树一帜。在指法上,灵活运用,注重技巧,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并善于从民间音乐中吸收营养,革新琴风。他...[详细]
王心葵(1878—1921)名露,号雨帆。诸城县城里人。自幼爱好音乐,15岁跟古琴家王心源学琴,“初学虞宗数小操,旬日得其梗概,逾月克尽其妙,三载而尽通其业。”经过十几年的苦心钻研,终于融汇王心源、王冷泉两家之长,兼收并蓄,独成一家。其琴艺精湛,出神入化,备受同行的推崇。他不仅精古琴,且对琵琶弹...[详细]
王眉寿,字莪庄,福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848年)出生。王家世代书香,眉寿自幼知书达礼,弟王仁堪状元及第。眉寿长大后嫁与陈宝琛为妻。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宝琛罢官回福州,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王眉寿积极参与,发起创办女学。她首先在家乡螺州办起女子家政学堂,聘请女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和家...[详细]
屠寄(1856~1921) 又名庾,字敬山,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武进人。11岁从师读书,勤奋好学。后曾在北京等地任教。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3年后应两广总督张之洞邀到广州,任广雅书局校阅兼广东舆地局编纂。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五城团练局总稽查、黑...[详细]
田智枚(1862—1921)字介臣。潍县(今潍城区)城里人。1892年(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历任云南省乡试主考、贵州学政、资政大夫、弼德院枢秘长等职。曾举办小学,在济南、潍县两地开设德和堂中药店。对穷苦患者施舍成药,得善行之誉。 ...[详细]
劳乃宣(1843—1921),字季瑄,号玉初,别署矩斋,晚号韧叟,桐乡人,出生于广平府(今河北永年)。先世本山东崂山人,祖父寓居苏州时入籍浙江桐乡。清同治十年(1871)进士。 李鸿章主纂《畿辅通志》,乃宣入志局襄助多年。光绪五年(1879)后,历任直隶(今河北省)临榆、完县、南皮、蠡县、吴...[详细]
德馨(1838—1921)号显伦,俗名孙万安。济宁直隶州(今任城区)李集村人。8岁时出家,1857年(咸丰七年)受戒。1867年(同治6年)接法于广邑慧远大师。1918年赴济南主持扩建净居寺,使该寺成为济南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进而被推举为佛教会长。1921年10月26日,圆寂于济南。 ...[详细]
陈富庆(1861—1921)本名陈连生,艺名富庆。新泰县(今新泰市)龙庭区马庄乡后谷山人。莱芜梆子演员。1874年(同治十三年)入章丘朱凤集-春班学艺,工小旦。因他身材矮小,排队总在末尾,科班人均称其为“末旦”。他演唱技艺高超,深受观众爱戴,谐音而得绰号“魔旦子”。他演出时,踩跷动作灵活,功底深...[详细]
张紫仙 张紫仙 出生:1860年2月27日,咸丰十年(庚申)二月初六日 逝世:1921年11月26日,农历辛酉年十月廿七日 人物分类 昆曲 旦角家门演员 张紫仙,男,昆曲旦角。名敬福,小名六儿;北京人。 原在聚得堂,继入四喜部名昆生曹春山之敬善堂。习昆旦兼乱弹青衣,后...[详细]
易白沙 (1886—1921)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习,新文化运动学者。 湖南省长沙县人。1886年生于长沙,家居白沙井。因平生钦敬明代名儒白沙先生陈献章的言行文章,而改原名易坤为易白沙。从小刻苦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等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1903年应邀...[详细]
韦玉珊(1849—1921) 名玉,字宝珊。香山县人,清首道光二十九年(1849)出生于香港。香港富商韦光之子,黄胜之婿。早年入读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1867年留学英国,先就读利些时打学校,次年转读苏格兰大来书院。1872年返香港于有利银行供职,协助父业。1880年参与创办保良局,又...[详细]
苏培桂(1847-1921年),号丹墀,顺阳都青山堡那哨(今松柏镇)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生。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培桂倡议将“阳春试院”改建为“阳春县立中学堂”(未正式招生)。光绪三十四年春,培桂与严兆梯、莫鸿渐等...[详细]
罗世馨(1857-1921),字兰芬,号芗溆,雄城世显街人。生于咸丰丁巳(1857年)。州庠生,报捐盐场,指分福建,历充盐务要差。在任清廉刚正,日理盐钱,不假贪占。光绪十五年(1889年),闽浙总督卞宝第大计福建官吏,张榜公布考察结果,榜中获优等评语“刚正不阿”的,全省仅3人,世馨名列其中。次年...[详细]
黎允恭(1855年~1921年),字汉光,原三水县龙安乡蒋岸黎家村人。幼家贫,得其叔父携养于香港。香港皇家书院毕业后,入香港皇家船厂学习机器数年。时适清政府倡办海军,在香港招考青年出国留学,允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赴英学习机械6年。回国后任粤海舰队万年青号机械师及教练,三...[详细]
林修梅 (1880—1921) 孙中山-代理参军长,陆军上将。 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人,1880年3月1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幼时随叔父读书,学习刻苦,经常帮助堂弟林伯渠学习。1903年考入长沙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湖南新军炮兵营长。1906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先后加入孙...[详细]
陈慈黉(1843一1921年) 又名陈步銮,隆都镇前美村人。少即接管其父业务,1871年于泰京曼谷创设陈黉利行专营出入口贸易,陆续创设各火砻于曼谷。与族人集资创设陈生利行(后改为陈元利行)于新加坡,联泰国、新加坡、香港、汕头经营于一环;61岁时回乡,捐资修桥筑路,倡建新村,创办成德学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