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6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6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黄现炯 [清][公元1799年-1864年]

  • (1799~1864)黄现炯,县城南隆街人。壮剧艺人,南路壮剧创始人之一,有“戏状元”雅号。青年时到广东当兵,退伍后在广东学戏3年,光绪二十五年(1846) 辞班返乡途经南宁,因身上盘缠已尽,投班演出,有吞烟喷雾化妆绝技而出名。回到家乡,妻子已回马隘娘家度日,故随妻定居马隘,经组织当地艺人模...[详细]

黄文英 [清][公元1838年-1864年]

  • 黄文英(1838—1864),文地镇汉平村人。为人刚毅文静,幼丧父母。由堂兄文金抚养长大。13岁跟堂兄文金、文玉等亲属赴金田村参加起义誓师大会。后随文金所部太平军行军作战,挥戈桂北,进军湘鄂,扫荡长江,定都南京。在倥偬的戎马生涯中成长。其主要差事是筹措军饷,经管粮草并兼理文金家务。长期往复奔驰于...[详细]

黄燮清 [清][公元1805年-1864年]

  • 黄燮清(1805—1864),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海盐武原镇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应会试不第。以实录馆誊录用为湖北知县,因病未赴任。从此怡情山水,修葺县城南门别墅拙宜园,改晴云楼为倚晴楼,后又购得砚园废址,栽花种竹,自号“两园主人”。每日与知友觞咏其间,以...[详细]

陈德才 [清][?-1864年]

  • 陈德才(?——1864),又名得才。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上巷村人。父国风,母黄氏,兄弟四人,大哥德贵、三弟德源、四弟德凤(即松王陈德凤)。英王陈玉成之宗兄。 童年时,曾在大黎里国安村私塾读书,不久因家贫辍学务农。咸丰元年闰八月(1851.9)与陈德凤、李秀成、陈玉成等参加北上永安途经大...[详细]

谢颖苏 [清][公元1811年-1864年]

  • 谢颖苏(1811~1864年),北关人。初字采山,后改琯樵,号懒樵、懒云山人、北谿渔隐、书画禅。其叔祖谢廷爚、父谢声鹤、姐谢浣湘、兄谢维崧、弟谢颖锋多擅诗词书画,饮誉当时。颖苏家学渊源,兼受邑中风气薰陶,9岁即能画能诗能琴,尤工书法。稍长,无意科举,埋首丹青。初拜沈锦洲为师,奠定周密不苟、秀劲工...[详细]

林枫 [清][公元1798年-1864年]

  • 林枫 (1798~1864年) 字芾庭,号退村居士。侯官县人,家住城内西门。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工诗;喜访古探胜,广泛搜集地方掌故资料,勤于著述。晚年家境清贫,“老屋三楹,炊烟不继”,行医自给。年67岁卒。著有《榕城考古略》上中下卷、《听秋山馆诗钞》10卷、《全闽郡县图记》8卷...[详细]

廖鸿荃 [清][公元1778年-1864年]

  • 廖鸿荃 (1778~1864年) 初名金城,字应礼,号钰夫。祖籍将乐,后迁侯官(今鼓楼区),家居城内北大街。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升至工部尚书、经筵讲官,赐紫禁城骑马。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典试陕甘;生平总裁会试一次,典乡试、分校京兆试各三次,参与朝考阅卷...[详细]

黄宗汉 [清][公元1803年-1864年]

  • 黄宗汉(1803~1864年),字寿臣(一说字季云,号寿臣),泉州登贤铺(今镇抚巷)人,清嘉庆八年(1803年)生,7岁丧父后由嫡长兄黄宗澄(嘉庆二十四年举人)教养成长。道光十四年(1834年),正式中举,第二年联捷中进士,初选庶吉士,散馆改兵部主事,充任军机章京,历任员外郎、郎中,升御史、给事...[详细]

唐仁 [清][公元1781年-1864年]

  • 唐仁(1781~1864) 原名尧心,讳正仁,桂林市人。清嘉庆六年(1801)举人,十九年举进士。历任柳州、庆远、泗城、镇安府教授,升内阁中书。辞官回桂后,于咸丰年间主办团练以对抗太平军。因守城有“功”,加四品衔,赏戴花翎,诰授中宪大夫,晋赠资政大夫。...[详细]

托和络·穆荫 [清][?-1864年,顾命八大臣]

  • 托和络·穆荫(?-1864年),字清轩,隶满洲正白旗,晚清大臣,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 由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翰林侍读。咸丰元年,命以五品京堂候补,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三年,迁礼部侍郎,署左翼总兵,寻调刑部。八年,擢理藩院尚书兼都统,调兵部尚书。十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与怡亲...[详细]

林绍璋 [清][公元1826年-1864年,太平天国将领、章王]

  • 林绍璋(1826-1864)太平天国将领、章王。广西人。长兄求王林凤祥、三弟敬王林大居、四弟勤王林始发。他参加金田村起义后,于1852年(文宗咸丰二年)底克湖南岳州(今岳阳市)升监军。次年,擢总制。随腑王朱锡锟攻江苏-(今-县,位于仪征市西北),诸军皆败,唯其全军独还,乃封恩赏丞相。十月,旋升春...[详细]

李春发 [清][?-1864年]

  • 李春发 ,广西人。在家乡参加太平军。1854年为尚书,1858年,擢益天福,与赞王蒙得恩等掌管朝政。12月底,曾与英国特使的随员威妥玛、李泰国等会晤,提出嗣后英国船只通过天京需先行通知。次年10月,天京举行天试,任正总阅官。 1860年2月奉干王洪仁玕之命与副总阅官、助王黄期升撰《劝戒士子文...[详细]

黄鼎凤 [清][公元1830年-1864年]

  •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详细]

洪钰元 [清][?-1864年,太平天国定王]

  • 太平天国定王。广东花县人,勇王洪仁达长子。太平天国后期(约1861—1862年间)封定王。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21日被杀于南京湖熟侨镇,时未满10岁。 ...[详细]

洪天贵福 [清][公元1849年-1864年]

  • 洪天贵福(1849年11月23日-1864年11月18日),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长子。广东花县人。初名天贵,后加“福”字。登极后,玉玺于名下横刻有“真主”二字,清方又误称为“福瑱”。生母赖莲英、清代广东省广州府花县官禄布村人。 1864年7月天京失陷,洪天贵福逃出天京(今江苏南京),到达浙江湖...[详细]

洪仁政 [清][公元1812年-1864年]

  • 洪仁政(1812──1864)一作洪仁正。洪秀全堂兄。参加拜上帝会。1864年7月天京陷后,护幼天王洪天贵福走安徽广德,转赴浙江湖州。8月,复回广德,往宁国县,旋走浙江昌化、开化,转入江西铅山、新城、广昌。10月12日在石城为清兵所俘,后月口供《洪仁政自述》。11月23日,在南昌牺牲。 18...[详细]

洪仁达 [清][?-1864年,太平天囯福王]

  • 洪仁达(?-1864),清朝广东花县官禄土布(左土右布,念bu)村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864年。太平天(上长下短)囯大道天王洪秀全二兄,洪镜扬次子,母王氏。洪镜扬家境中农,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洪镜扬共生3子,长子洪仁发、次子洪仁达,第3子洪仁坤(即洪秀全),为了给洪秀全读书,长兄与次兄便...[详细]

陈得才 [清][?-1864年]

  • 陈得才(?—1864年),又名陈德才,清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将领,封扶王。陈得才在1862年初率太平军西征河南陕西。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清军攻陷后,陈得才率军在安徽一带继续作战,11月兵败 。 陈得才是太平军名将陈玉成堂叔,1851年加入太平军,后来被封扶王,1862年初奉命带领遵王...[详细]

刘韵珂 [公元1792年-1864年]

  • 刘韵珂 (1792—1864)字玉坡,号荷樵。汶上县刘楼村人。1806年(嘉庆十一年),中拔贡,朝考第一,授刑部七品官。后擢升员外郎、郎中。1826年(道光六年),京察列为一等,授道府级品位。其后,历任徽州、安庆知府,云南盐法道、浙江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详细]

朱熊 [清][公元1801年-1864年,嘉禾八子]

  • 朱熊(1801-1864)字吉甫,号梦泉,又号蝶生,别署墨禅居士,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与张廷济、文后山诸人游。又与张熊、任熊称沪上三熊。画花木竹石,脱尽前人窠臼,自出机杼,别开生面。 嘉兴朱熊少年时与同乡文鼎(1766~1852)、张廷济(1768~1848)、殷树柏(1769~184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