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必强(1531~?) 字益斋,号源沙。海南省琼山县新坡镇梁沙村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赐进士,授福建省泉州晋江知县兼考校案员。在任期间,极力主张废除八股,改革考务,实施闻名的“晋江考才法”;并创立“原、入、合、支、存”记帐法,一时轰动泉州。被朝廷主考文宗赞誉为“天下才子让晋江,晋江才子让必...[详细]
陈东升,湖北天门人,1957年12月27日生。1983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融保险专家。陈东升曾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部门从事经济研究工作,首创“中国500家最大企业”评价。1988年至1993年5月...[详细]
朱文奎(1396—?),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母皇后马氏。生于南京,祖籍安徽凤阳。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晦日,据说朱文奎出生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建文元年(1399年),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之后,与其父朱允炆一起失踪。 南明时期,明安...[详细]
钟允谐(1886—?) 字琴石,本县山口乡人。前清举人,历官四川犍为知县。民国2年(1913),任首届国会参议员。4年(1915),同蓝培元创办南郑县立高等小学校。7年(1918),任二届国会众议院议员。著《诗稿》一卷,已佚,仅存《秋感》一首,已收入《续陕西通志》。...[详细]
曾添诰(约1815~?),本名天诰,因避天字讳,改名添诰。曾添养之弟。清代归善县人,生于广西浔州(今桂平)。1851年随兄参加金田起义。从广西至南京,都在曾添养军中。1853年,得封功勋,升殿左二十七指挥,随石达开西征,进军安徽。治军极严,部众畏服,称他曾七哥。1854年7月,与韦俊率军攻湖南湘...[详细]
姚见(生卒年不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武进士,阳西上洋白石村人。 姚见生于上洋大族,自幼父母娇宠有加,长大后习惯于意气用事,中武进士后,朝廷委派他任连县守备。未到任,家兄因田产事与地方许姓富豪发生纠葛,被捕入狱。姚见甚为不满,为此大闹公堂,得罪地方官。地方官阴谋密奏朝廷,告状姚见谋...[详细]
颜培瑚(1809~?),字铁山,号夏廷,连平元善镇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考取举人。道光二十一年会试中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检讨。历任山西、陕西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辛亥恩科陕甘乡试副主考,江苏扬州府知府,署淮安府知府,江苏候补道,署淮徐扬海兵备道。赏戴花翎,钦赐按察使衔加...[详细]
颜樾(1769~?),字荫仿,号侣石,连平元善镇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与其兄颜模同榜中举人。历任广西博白县知县、直隶省冀州知州、山东武定府知府等职。 颜樾才华出众,尤精书法。当时,他与练廷璜的书法同负盛名,曾风行于京华一带。达官显宦中多人求索、收藏其书写的对联条幅。 元善镇 ...[详细]
徐荣村(1822—?) 原名瑞珩,字德琼,号荣村。香山县拱北(今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办事处)北岭村人。为谋生计,年轻时就离开家乡,与弟弟到过东南沿海许多口岸,最后选中鸦片战争后刚刚“五口通商”的上海为发展之地,成为最早抵达上海当买办的香山人之一。通过与洋人接触,了解到中国的蚕丝和茶叶享誉世界...[详细]
谢仕矩(1653-),字洁君,永义铺义山甲(今赤坑花山)人,自幼聪明,沉迷于读书,听到有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怕长途跋涉,背着书包向师请教。善作文,有正始谈玄的风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授福建省上杭知县,改授琼州(今海南省)澄迈县教谕。澄迈僻处海上,风俗淳朴。仕矩在学中每日与学生讨论经义...[详细]
清光绪二年(-第十五饶迥火鼠年,公元1876年),民久伦珠出生在西藏拉堆地方协嘎宗林奴谿朗卡、一个名门贵族之家。他的祖父曾任藏军定日代本,在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的战争中,英勇顽强,战功卓著,获得“后世子孙亦可封官袭爵”的封文,并被赐予协嘎宗林奴谿豁卡,形成了西藏贵族世家之一——协嘎林。 但是,...[详细]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第八饶迥阳土狗年,公元1478年),索南扎巴出生于泽塘地方。父名襄巴朗巴。 弘治七年(1494年),索南扎巴16岁时出家为僧,从师钦波索南扎西,遂名索南扎巴。以后在桑浦尼玛塘及色拉杰两地方求学,依-屯月贝甸巴,学成文殊菩萨之道。为了进一步求得佛学知识,他在泽塘地方巡回辩经...[详细]
清乾隆四十六年(-第十三饶迥阴金牛年,公元1781年),夏尕仓出生于安多地区的日贡地方(今青海同仁县),他又称坚贡霞噶尔。青年时,他度过了苦行游僧的一生,留下了不少传奇式的故事,其事迹颇有点像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米拉日巴,故有人称之为“大解脱者。” 夏尕仓曾用名那旺扎西、措周让照等,他信奉宁玛教...[详细]
温大有(640一?),字彦将,温君悠三子。隋朝仁寿年间,经李纲推荐得授翼林骑尉。李渊起兵反隋,任太原令曾跟着秦王李世民巡视河西地区。临行时李渊嘱托,兵马单少小心从事。特命温大有为参军,大有不负使命。巡视归来.任职大将军府记室,与兄大雅同掌机密。为避嫌疑,自请调离。高祖李渊说:“我真心待您,不必多...[详细]
王卓之(1869~?) 本县兴隆乡沙河村人。晚清武生,会武功,力举320斤的石头至顶,行百步而不喘气。民国初,先后任朝邑、镇安两县知事。19年(1930),在西安与一日本武士作拉铁链的比赛获胜,使日武士收敛骄意。晚年还乡,有国民党士兵数人来村伐竹,他阻止说:“要多少,我替你们拔?”言讫,手抓粗竹...[详细]
(1815—?) 王韶光生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于光绪年间(具体年限不详),原名天富,字春野,嘉应州荷田堡(今梅县荷泗镇)人。小时由于家贫,随族人到汕头学理发。后在讼师门下任司书兼习诉状,不久成为土讼师。因求其书写状纸者众,便薄有积蓄,回乡捐得一名监生(位同国子监太学生,赏七品顶戴...[详细]
汤用巨(1831—?),原名华才,高思镇高思村赤岭背人。1848年考取秀才。咸丰五年乙卯(1855)考取举人,第二年获“例进士”。钦加翰林院待诏,诰授奉政大夫。在京几年后,衣锦返乡。曾为祖屋题“联新居”,撰联“联理同心花萼秀,新铭又日幅陨长”,以勉励后世兄弟友爱。题三副堂联。其中正堂联:赤岭启堂...[详细]
明代,立于广州闹市的著名的四牌楼中,有座“惠爱”坊,是为纪念在广州有爱民政绩之名宦而建的,北宋广州知州邵晔名列其上。《宋史》也有邵晔的传。但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邵晔是连县人,今《韶关市志》、《广东省志·人物志》均未收入其传。 邵晔,字日华。祖籍陕西长安,唐末丧乱,曾祖邵岳携族南下,任连州知州...[详细]
明景泰三年(-第八饶迥阳水猴年,公元1452年),桑吉坚参生于藏地区的娘堆扎西喀呷。父名桑吉拜登,母名桑杰珍。据说,他家系吐蕃时期娘氏家族的后裔,世代均为持密咒者。桑吉坚参排行第四,在他出生3天后,父母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诞生庆祝会,取名曲杰伦布。 小曲杰伦布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刚满7岁便被送入...[详细]